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冬青 《浙江实用医学》2004,9(2):129-129,133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其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痉挛.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生物活性分子,既是细胞信使分子,又是细胞毒性分子,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生物过程[1].NO是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is,NOS)作用下合成的[2],不同形式的NOS在哮喘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O及其合酶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是在80年代后期被发现和证实的。90年代NO的研究迅猛发展,其在多个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断被阐明,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在与NO有关的研究中,常需对NO水平进行测定。下面就细胞中NO含量的测定方法现况作一介绍。1NO的生物合成及代谢[1,2]。催化NO生物合成的酶是一氧化氮合酶(NOsynthese,NOS)。NOS以L-精氨酸(t-Arg)和氧分子为底物,NADPH作为辅助因子提供电子,中间体经过对羟基L-精氨酸,最终形成NO和L-…  相似文献   

3.
NO、NOS对学习记忆和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伟忠民  佟宇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4):369-372,375
一氧化氮(NO)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信使分子,发挥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NO既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又表现出神经毒性。由于NO非囊泡释放、性质活泼,半衰期仅为3-6秒,在体内不稳定、难以检测,而一氧化氮合酶(NOS)作为脑组织中催化精氨酸生成NO的唯一关键酶,其性状相对较稳定、酶活性持续时间长且检测方便,因此观察NOS的变化可了解NO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 HT)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分析HT患者体内NOS、NO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HT患者、HT治愈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NOS、NO、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及基础代谢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HT患者体内的NOS及NO 含量增加,并且与基础代谢率(BMR)呈正相关.结论HT患者体内的NOS及NO 含量增加,说明HT患者体内的NOS、NO的增高可能与其代谢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甲基苯丙胺对大鼠纹状体小胶质细胞及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对大鼠纹状体内小胶质细胞的影响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结构性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变化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METH给药模型,实验组给予METH,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OX-42免疫组化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采用酶化学方法测量纹状体内的NOS、iNOS和cNOS的活性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纹状体区小胶质被细胞激活,数量显著增加(P<0.01),呈现为"灌木丛"(bushy)甚至"阿米巴样"(amoeboid),同时NOS、iNOS和cNOS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胶质细胞被激活,NOS活性升高,可能是METH引起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体分子一氧化氮(NO)的发现开创了气体信号分子这一新型研究领域,目前已发现3种气体信号分子:NO、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他们在体内内源性生成,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仅就3种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在心血管系统中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NO、CO和H2S分别与其相应的合成酶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红素加氧酶(HO)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形成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体系(NO/NOS体系、CO/HO体系、H2S/CSE体系),不仅参与心血管系统生理状态下功能和结构的维持,而且在高血压、肺动脉高压、感染性休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代谢异常和糖尿病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一氧化氮(NO)作为信使分子和具有细胞抑制、细胞毒作用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具有双重调控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NO的代谢异常与其高糖状态、细胞因子的刺激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改变等诸多因素有关,其结果可导致胰岛细胞、血管内皮、神经细胞等损伤。  相似文献   

8.
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构简单、高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作为重要的细胞信使和效应分子,并介导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起着重要作用。一氧化氮的合成过多或不足或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关。本文就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多种功能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NO)是体内的信息分子和效应分子,是一种气态的内源性介质,由左旋精氨酸通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合成,化学性质活泼,在组织中半衰期极短,约10-60秒钟,但在组织外或有氧条件下半衰期可延长至4分钟。随着NO在多个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断被阐明,使有关NO的研究已经渗入众多学科,成为生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0)是一种气态分子的自由基,在生物体内作为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是在80年代后期才被发现和证实的.一氧化氮作为一种神经介质、血管扩张剂以及细胞毒化学剂,愈来愈多地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合酶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催化合成一氧化氮(NO)的重要的酶.大量研究已表明在脑缺血时NOS表达增高,催化合成过量的NO,从而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对脑缺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众多证据表明,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在脑缺血中既有毒性作用又有保护作用,现作一综述。1 NO、NOS概述  NO是一可通过细胞膜扩散的可溶性小分子气体物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极不稳定,反应性强,半衰期极短,仅5s左右。在体内,NO的产生是以L-精氨酸(L-Arg)为底物氧化后生成的,其生成唯一的关键酶是NOS。目前在哺乳动物脑内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NOS:型为神经元起源的NOS(NeuronalconstitutiveNOS,nNOS),为钙依赖性酶;型为诱导型NOS(InducibleNOS,i…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 ,在哮喘发病机理中具有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作用。现就 NO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对其炎症前作用及其代谢和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 NO的合成及 NOSNO是 1 987年发现的内皮衍生的舒张因子 ,是由NOS催化左旋精氨酸 (L-Arg)生成 ,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参与血管舒缩调节和神经介质、细胞毒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NOS可分为两大类 :组织型 NOS(c NOS)及诱导型 NOS(i NOS)。c NOS主要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对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人体重要的信使分子,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催化而成,合成后的一氧化氮迅速跨膜扩散释放,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许多生理系统具有重要调节功能。血管系统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可增强血管系统功能、舒张血管、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存活、抑制血小板积聚和抑制白细胞浸润。然而,病理情况下一氧化氮过量产生可能通过细胞毒性作用与细胞抑制作用导致组织损伤。本文从中药调节NOS/NO系统介导相关疾病出发,综述了近五年有关中药调节NOS/NO系统及相关通路作用的研究,以期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或参考,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内和细胞间信息性气体物质,它参与心血管、外周和中枢神经以及免疫等系统生理过程和生物信号的调节.当前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由细胞质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L-精氨酶,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1].NOS是合成NO的限速酶,NOS活性的变化以及影响NOS基因转录、翻译的因素,都可以影响NO的合成 .现就NO及NOS在新生儿科的应用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体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复制吗啡戒断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的含量。结果:吗啡戒断大鼠血液和脑组织NOS和NO含量增加,针刺足三里穴后血清NO和NOS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结论:针刺通过抑制NOS活力与NO生成,在改善吗啡戒断症状过程中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2型糖尿病(NIDDM)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DM)患者的预后和生存.NO是新型的生物信息传递分子,具有舒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等功能.因此,本文通过对NO、NOS的配套测定,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进  杜波  单爱军 《医学综述》2014,(4):580-583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细胞间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体内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一氧化氮合酶是合成体内一氧化氮的关键酶,其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是重要的关键酶之一。eNOS是由eNOS基因翻译、转录而来。近年来,eNOS基因多态性研究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重要热点,该文就eNOS基因多态性与体内NO水平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供体、NOS抑制剂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华 《医学综述》1999,5(1):33-35
<正>1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特性 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并释放一种舒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衍化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而且许多外源性和/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舒血管效应都是由EDRF所介导。Palruer(1987年)和Moncada(1988年)相继定量证明EDRF是NO。1991年NO合酶(NOS)克隆成功,从此对NO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NOS的催化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春美  杨卫忠 《医学综述》2005,11(12):1057-1059
一氧化氮(NO)是机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为神经传递、血管舒张、神经功能的内源性介质,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关系密切。近10余年来,其研究已迅速发展为当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NO作为内皮细胞舒张血管因子(EDRF),可调节脑血管的神经性支配,在维持神经元功能的完整性,脑血流恒定方面有重要作用。作为NO生物合成限速酶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具有催化工.精氨酸(L-Arg)生成NO和瓜氨酸的功能,可调节NO生物合成的活性和数量,其在脑血管运动的神经性支配的调节作用已越发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