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结合铁路客票业务需求和系统现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铁路旅客用户画像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标签体系及其实现。在此基础上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探索了画像系统在客运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在旅客行为分析、精准营销、数据增值服务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客票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已建成覆盖全国的超大型分布式售票网络.为了适应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体现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迫切需要研发和应用新一代客票系统.新一代客票系统将适应旅客服务、市场营销以及营运管理等方面的业务需求,采用两地三中心的集中式体系架构,基于三星型的广域网络结构,设计实现全新的功能体系.系统的建设将对发展现代化铁路售票方式,促进客运服务方式转型,加快客运营销从传统方式向电子商务的转变,加快客票系统从内部服务型向以旅客为中心的外部服务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铁路客票系统将促进客运营销从传统方式向电子商务的转变,加快客票系统从内部服务型向以旅客为中心的外部服务型转变,实现客票系统的再一次飞跃。新一代铁路客票系统是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工程,与系统建设相配套,开展测试业务及集成化测试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铁路客运的要求逐渐提高。基于客运大数据统计、分析等需求,提出铁路客运大数据集约化整合平台总体方案,设计客票数据分析、重点旅客分析、客运数据分析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该平台的应用效果,实现客运数据的统一处理,为实现改进铁路客运服务、提高运输管理效率及增加运营收入等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5.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4,13(1):48-49
铁路客票系统应用现状:中国拥有总里程超过5万km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网之一,铁路客运服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业务,有5000多个车站承办客运业务,日开列车2000多列。为了改善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提高客运运营管理效率,铁道部开发建设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以下简称:客票系统),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买票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铁路旅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旅客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铁路客票系统的旅客信息保护安全应用“中铁客户码”,以及一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铁路旅客信息数据保护和应用流程体系,同时,提出了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创新方法步骤,最大程度地确保铁路科研人员在使用旅客大数据过程中旅客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完善智能铁路系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并解决旅客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提升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的服务能力,实现铁路运营企业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同时,有效避免探索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舆论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常住地是判断旅客消费能力与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利于根据旅客常住地进行个性化产品推荐。针对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的海量出行数据,依据逻辑判断与概率计算设计了铁路旅客常住地智能识别算法;最后利用Scala语言在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上实现算法,并针对最近两年铁路旅客出行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结论表明:该算法有效,旅客常住地信息的识别率为67.7%。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受到人身意外伤害的旅客获得及时救助,同时减轻铁路企业的经济和舆论压力,铁路急需开展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以新一代客票系统的整体框架为基础,论述铁路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集中模式、三级应用的系统架构,运用C/S和B/S相结合的技术,从12306网站和车站窗口2方面阐述乘意险销售、变更、退保等业务功能设计。在稳定可靠的技术架构支撑下,保险销售业务实践效果良好,满足业务需求,社会效益显著。展望了其他客运服务的愿景。  相似文献   

9.
将车站补票系统作为客票系统业务延伸,弥补客票系统在车站补票领域的空白,完备客票系统对铁路旅客运输统计分析中的数据来源.研究提出车站出站口补票系统的总体框架,网络结构及系统功能,设计系统主要功能和实现流程.按照所开发的客运车站补票系统将较大地改善武汉铁路局的车站补票业务现状.  相似文献   

10.
1 铁路客票系统应用现状中国拥有总里程超过5万km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网之一,铁路客运服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业务,有5 000多个车站承办客运业务,日开列车2 000多列。为了改善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提高客运运营管理效率,铁道部开发建设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以下简称:客票系统),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买票难问题。从1996年开始至今,客票系统历经了4次升级,实现了全国的联网售票,铁路客票信息化成功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期间SY-BASE中国公司作为数据库软件提供方也积极配合铁道部客票总体组,从产品和技术支持两方面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的运营特征,为满足办赛/观赛方和高铁运营方的多元化运输需求,分析铁路新一代客票系统时期和铁路电子客票时期两阶段的铁路票务模式,以需求引领业务创新的方法,从多模态信息融合、多模态感知交互、多模态智能计算3个方面开展一系列票务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京张高铁多模态智能票务模式,形成售票、验票、检票及客服全行程国际化服务闭环,实现京张高铁售票服务国际化和智能化再提升,解决跨区域赛事场景下多元出行需求与高铁多模态票务的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解决原有铁路客户服务系统存在的不能支持资源共享、业务协作、集中管控等突出问题,综合吸纳铁路客货运输改革和客服中心运营管理要求,研究探讨新一代铁路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总体架构与发展方向。论文从管理、技术和业务3个方面,提出新一代铁路客户服务系统建设目标、技术规范与推进策略;融合第5代呼叫中心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设计新一代铁路客户服务系统的逻辑分层架构、云部署架构、多媒体服务架构;初步探讨智能铁路客服中心的发展方向。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建设新一代铁路客户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客流预测是铁路路网规划、线路及场站设计、铁路运营等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多层面、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铁路客流预测业务需求,依托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构建铁路客流预测系统,能够在同一系统平台上完成客流预测方案的测试、评价和规范化应用.该系统集成各类客流预测算法模型,可充分利用历史售票数据,并考虑年度、季节、星期、时间、节假日...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技术更迭,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铁路客票系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票务系统。为支撑铁路客票系统联程联运业务,助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亟需借鉴出行即服务(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实践的先进经验,开展MaaS+智能服务体系研究。文章围绕资源配置最优化、信息共享标准化、联运产品体系化、出行服务一体化、联运保障协同化等业务,在MaaS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设计铁路客票系统Maas+智能服务模式,构建铁路客票系统Maas+智能服务体系架构。研究成果对于巩固和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传统客运乘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敏捷开发框架下,借助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乘务管理移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乘务管理围绕“生产、服务、管理”三大核心业务需求,通过集成既有信息系统、拓展研发新应用等方式构建乘务信息化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辅助生产作业、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能,大力推进客运乘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智慧乘务”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站目前使用的国际旅客联运售票系统为单机版,对数据传输、票据管理、票据查询等采用原始的手工填报形式。针对此现状,本文开发了一种由C/S售票系统和B/S管理查询系统组成的铁路国际旅客联运客票管理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铁路客运段的现状,集成基于GSM-R的无线移动售/补票子系统、车长办公子系统、餐车管理子系统、列车GPS定位与自动语音播报子系统、列车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五大车载系统,构建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在客运段建立集成平台,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客运业务,提供WEB查询服务,并对其中的两个关键子系统给出实现方案。铁路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已在武汉铁路局下属客运段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