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FNA)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月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的474例连续病例资料.B超引导下穿刺218例(46.0%),触诊穿刺256例(54.0%).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六级:无法诊断、良性、不典型细胞、滤泡样肿瘤、可疑恶性及恶性.将其中157例手术患者术前细胞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7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1例为恶性,术前FNA诊断为无法诊断2/7、良性16.7% (9/54)、不典型细胞3/9、滤泡样肿瘤1/3、可疑恶性83.3%( 35/42)、恶性97.6% (41/42).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6.9%.阳性预测值90.5%.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能够为甲状腺疾病提供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六级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触诊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触诊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9年3月-2004年12月348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的病例,以术后常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结果348例行FNAC的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为61.8%,灵敏度为47.1%,特异度67.9%,其中囊性变的取材成功率65.4%,实性取材成功率84.1%。结论触诊下FNAC可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的初次检查方法。甲状腺实质性结节比囊性病变更适合行触诊下FNAC。细胞学诊断为阳性的结果比阴性的结果更可靠,细胞学诊断为阴性时需要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医师操作下,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对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 例患者122个结节的FNAC结果与手术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17个结节(13.9%)未获得满意的细胞学诊断结果,余105个结节FNAC与组织学结果的符合率85.7%。诊断敏感性78.6%,特异性93.9%,阳性预测值93.6%,阴性预测值79.3%。≤1 cm与>1 cm组只有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cm与>1 cm组、良恶性结节间、不同医师操作下FNAC取材不满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FNAC能有效鉴别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甲状腺结节(≥4 cm)穿刺后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方法检查甲状腺结节(≥4 cm)中的假阴性率,进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甲状腺结节(≥4 cm)患者,先后予FNAC检查及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是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常见的病理亚型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临床很难仅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常规组织病理确定其病理亚型,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有助于PTL的诊断。本文就近年来PT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结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的490例患者的598个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所有结节均行TI-RADS分类和US-FNAB,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FNAB、TI-RADS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Z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TI-RADS分类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3.9%、82.0%、83.4%,而FNAB结果的TBSRTC分类法为99.0%、46.7%、89.6%。TBSRTCⅡ类的结节总体恶性率为7.8%,其中TI-RADS 4b、4c、5类结节的恶性率为50.0%;Ⅴ、Ⅵ类结节的总体恶性率分别为84.7%、95.3%,其中TI-RADS 4a类结节恶性率分别为58.2%、85.3%;Ⅰ、Ⅲ类结节总体恶性率分别为31.6%、31.8%,其中TI-RADS 4a类结节恶性率分别为10.0%、4.6%;而4b、4c或5类的结节分别为55.6%、82.6%。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9.8%、82.3%。结论 FNAB与TI-RADS分类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及时地检测甲状腺癌,并有助于FNAB后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美国放射协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ACR TI-RADS)4类结节分值、强回声灶类型与细针穿刺病理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TI-RADS 4类且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病例203例,将其超声评分、强回声灶类型与细针穿刺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3例TI-RADS 4类结节中,不同分值结节的细针穿刺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6,P0.001),结节分值与穿刺Bethesda分级呈正相关(r=0.470,P0.001);4种不同类型强回声灶结节的细胞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50,P0.001),两两分析时,粗大钙化与点状强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2,P0.001),与大彗星尾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2,P=0.350);环状钙化与点状强回声及无或大彗星尾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23,P=0.256;χ~2=4.171,P=0.124)。结论对于TI-RADS 4类结节,进一步注意其分值及强回声灶特征,有助于结节良恶性的预测及临床决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上的临床诊断效果和准确率。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200例患者均需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00例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的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的检出率、诊断效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00例患者中共有212个结节,其中,检测有36个恶性结节,有176个良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显示,200例患者中共有212个结节,其中,检测有48个恶性结节,有164个良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1.48%,诊断符合率为91.51%;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血流阻力指数和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为理想,不仅诊断准确率较高,还能有效鉴别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疾病,虽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的重要辅助检查,然而10%~40%甲状腺结节通过穿刺细胞学无法判断性质.另外,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几乎全部归因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的增加,目前对具备不良预后特征的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式越来越被认同.本文就甲状腺癌中常见的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诊断、预后之间相关性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同型号穿刺针和芽刺手法对甲状腺结节细针芽刺细胞字检查(FNAC)标本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59例(1018个)甲状腺结节FNA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穿刺针直径大小及穿刺手法不同分为4组.22G前后组352例(382个),使用22G针配合前后穿刺手法;22G螺旋组289例(300个),使用22G针配合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使用带芯针或者空芯针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标本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完成的甲状腺FNAC患者1614例1773个甲状腺结节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时使用针具不同分成空芯针组(n=837)和带芯针组(n=936),主要指标为标本满意率,次要指标为恶性诊断率及标本不满意原因。结果 两种针标本满意率比较,空芯针组标本满意率高于带芯针组(χ2=16.456,P<0.05)。标本不满意原因分析,带芯针标本中“血液污染遮蔽滤泡细胞”及“滤泡细胞少于最少诊断需要”原因高于空芯针(χ2=7.476、20.298,P<0.05)。两种针标本恶性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1,P>0.05)。结论 对于经验丰富的穿刺操作者,使用带芯针无法提升标本满意率,同时显著增加患者的穿刺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鉴别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的179例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浅静脉注入造影剂微泡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并采用TomTec软件进行量化分析,获得造影定量参数,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以评估其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良性结节110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中46例伴粗大钙化和16例伴微钙化;腺瘤中28例粗大钙化和1例微钙化;桥本甲状腺炎中13例伴粗大钙化和4例伴微钙化,2例缝线肉芽肿均伴微钙化.恶性结节69例,其中乳头状癌中60例伴微钙化和8例伴粗大钙化,1例髓样癌伴微钙化.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弱增强,峰值强度(51.38±14.33) dB,低于良性结节(92.37±33.36)dB,而良性结节为等增强或高增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3,P<0.05),但是造影定量参数中始增时间与达峰时间良恶性结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诊断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5%、90.91%、86.49%、95.24%、91.62%.结论 超声造影对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影像学结合临床查体分级系统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我院甲状腺超声影像学结合临床查体系统分级诊断的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作了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比较两者间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组和甲状腺恶性结节组比较,肿块形态、纵横比、边缘、回声类型、声晕、结节内微钙化、淋巴结、CDFI、触诊质地、表面光滑程度、活动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别。查体提示结节质硬、活动度差、表面结节状的多为恶性结节。肿块超声结合临床查体诊断良性结节104例,而手术病理诊断良性结节116例;超声结合临床查体考虑恶性结节196个,手术确诊恶性结节184个。采用超声及临床查体综合分级进行评价,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良性结节以I^III级为主,恶性结节以IV^V级为主。结论超声影像学结合临床查体系统分级将更有利于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在微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以87例微小甲状腺结节病例(收治时间2019年1~2019年10月)为回顾性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功能模态超声扫描和声触诊组织成像扫描。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硬度评分及定量技术分别进行微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声触诊组织成像硬度评分和定量技术的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并采用ROC曲线法分析声触诊组织成像硬度评分和定量技术的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诊断显示:本组87例病例的107个微小甲状腺结节中,良性微小甲状腺结节77个,恶性微小甲状腺结节结节30个。恶性微小甲状腺结节的声触诊组织成像图中结节呈灰黑色或纯黑色,硬度评分在4分或5分,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图红色或黄色,剪切波速度值通常在3~6m/s之间。良性微小甲状腺结节声触诊组织成像图中结节呈白色或灰白或灰白混合,硬度评分在1~3分;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图绿色或蓝色,剪切波速度值通常在3m/s以下。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93.53%、88.72%、91.58%)均高于声触诊组织成像硬度评分(74.51%、77.47%、74.61%)(P0.05)。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的病灶良恶性检出符合率(97.40%、96.67%)优于声触诊组织成像的硬度评分(85.71%、66.67%)(χ2=6.913,P=0.005)。结论声触诊组织成像硬度评分及定量技术均有助于微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但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在微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上海新华医院行甲状腺超声造影的12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29例中共有甲状腺结节132枚,超声造影诊断为甲状腺癌103枚、良性结节24枚、甲状腺炎5枚。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造影诊断准确度88.6%,灵敏度92.2%,特异度75.9%。31例诊断不符合,8例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结节,3例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恶性 结节以乳头状癌居多,在超声造影中以“低增强”与“慢进快出”为特征表现。结论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理想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低增强”与“慢进快出”征象为甲状腺癌的重要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及检出率日益增高,甲状腺结节的分子标记物在鉴别结节的性质,术前诊断及患者预后都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归纳关于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检测手段在甲状腺结节诊治中的更新进展,结论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单个致病分子的研究较为成熟,多分子联合检测手段可提高诊断精确率,同时提供更加可靠的分子依据,指导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尽管其还未能替代“金标准-病理诊断”,但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管理和治疗,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儿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较成人低,恶性风险较高,但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临床鉴别结节的良恶性非常重要,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进行。儿童甲状腺恶性结节采用甲状腺全切术为首选。术后宜密切随访,并正规实施后续治疗。对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放射碘全身扫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等。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手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准确性及其对决定手术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05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行冷冻切片检查将患者分为冷冻切片检查组(FS组)和非冷冻切片检查组(NFS组)。结果:FS组共750例,其中冷冻切片检查诊断良性病变626例,恶性117例,冷冻切片检查不能明确者7例;常规病理检查诊断良性病变623例,恶性127例。117例冷冻切片报告为恶性的患者均得到常规病理检查确认。无假阳性,假阴性5例,真阳性117例,真阴性621例。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100.0%,确诊率为98.4%,不符合率为1.6%。NFS组共307例,术前临床诊断均为良性病变,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良性病变277例,恶性30例,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为9.77%。两组不符合率经二项分布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FS组的不符合率明显低于NFS组的不符合率。结论: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可以明确多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对决定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的切除范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细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耳鼻喉科的头颈部肿块病人的临床应用。作者对120个病人的142个单个肿块进行针吸,使用的是40mm针头连接10ml金属把注射器。涂片分别用空气凉干和95%酒精固定,前者用MayGrunwald-Giemsa(MGG)染色,后者用Papanicolaou(Pap)染色。检查结果发现142份针吸标本中64.08%为淋巴结,21.3%为涎腺,2.11%是甲状腺结节。其中120份标本(84.5%)的细胞材料适合于诊断用,22份(15.9%)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Hurthle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对11例Hurthle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Hurthle腺瘤均为良性。所有患者均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确诊7例,确诊率为63.6%;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1例,确诊9例,诊断准确率达81.8%。11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随访16~80个月,无复发、死亡病例。结论术前FNAC检查结合术中冰冻检查,能提高Hurthle细胞瘤的术前、术中确诊率,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