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对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左室急性前壁及前间壁心梗并进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对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二维常规超声检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AMI组术前左心室收缩末容量(ESV)及舒张末容量(EDV)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ESV及EDV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左心室EF较术前增大(P0.05);AM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ESV及EDV较对照组比较增大(P0.05),左心室EF较对照组减小(P0.05);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各参数比较,AMI组PCI术前梗死节段局部收缩末期容量(RESV)及局部舒张末期容量(R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左心室梗死节段局部射血分数(REF)较对照组减小(P0.05);AMI组患者梗死节段RESV及REDV术后1个月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梗死节段REF较术前比较有所增大(P0.05),AMI组术后1个月梗死节段RESV及R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梗死节段REF较对照组减小(P0.05);左室16节段从QRS波起点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差值(Tmsvl6-SD、Tmsvl6-Dif)以及用R-R间期校正后的Tmsvl6-SD%(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和Tmsvl6-Dif%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结论:PCI手术前、后应用RT-3DE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17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对AMI患者心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戊乙奎醚与咪唑安定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病种包括子宫肌瘤、宫外孕、单纯卵巢囊肿)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于麻醉诱导前10分钟分别静注戊乙奎醚0.01 mg/kg (A组)、咪唑安定0.01 mg/kg (B组).记录并比较注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患者口干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并比较患者注药前10分钟(P1)、注药后10分钟(P2)、患者意识消失时(P3)、手术开始时(P4)、手术开始后1小时(P5)、手术结束时(P6)、苏醒后1小时(P7)时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并比较术后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量、动脉血乳酸(ABL)含量.结果:对两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分别注射0.01 mg/kg戊乙奎醚和0.01 mg/kg咪唑安定,结果显示B组患者在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心率较A组相同时间点心率有显著升高(P<0.05),口干程度VAS评分B组显著高于A组.手术期间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为B组注药后血压、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注药前后脉搏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B组气管及口鼻腔分泌物的量明显多于A组,且术后测定动脉血乳酸含量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于麻醉诱导前20分钟静注戊乙奎醚0.01 mg/kg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而不致心率增加和血压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对患者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手术期血浆apelin的表达变化,分析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pelin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apelin在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72例于2012年2月~8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MI并成功完成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apelin-13水平;进一步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AMI患者(每组各20例)进行亚组分析,随访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AMI患者术后0 h组apelin水平与术前基线水平明显降低(31.54±5.48 vs35.15±6.48 ng/L,P0.05);术后4小时及24小时组apeli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39.65±5.48 vs 35.15±6.48 ng/L,43.93±5.37 vs35.15±6.48 ng/L,P0.05)。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apelin水平术前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apelin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31.12±5.50 vs 29.21±6.53 ng/L,40.57±5.37 vs 33.49±3.89 ng/L,43.50±7.41 vs 34.54±3.52 ng/L,P0.05)。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T2DM组LVEF值改善明显高于NT2DM组,但MACCE事件无明显差异。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存在血浆apelin表达的升高,其中糖尿病患者在术后血浆apelin表达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提示PCI冠脉血运重建可促进糖尿病患者apelin分泌,调节胰岛素抵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焦虑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行PCI术后合并焦虑的CAD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4片/次,3次/d,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焦虑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改善CAD患者PCI术后合并焦虑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缓解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CRS)患者血浆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CRS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直至目标剂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和血浆IL-6、IL-10的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LVEDD、LVESD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LVEF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浆BUN、Cr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IL-10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维地洛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CRS患者血浆IL-6水平,对血浆IL-10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CS的患者47例,24例接受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23例直接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一周后,检测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尿量、心率、肺动脉楔压(PCWP)、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末端血浆B型尿钠肽前体(NT-pro BNP)指标的变化,多巴胺、速尿和硝酸酯类用量的比较及死亡率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多巴胺、速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酯类用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的血供,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后预后与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心脑血内科收治的AMI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根据是否有侧枝循环形成分为侧枝循环组(n=58)和无侧枝循环组(n=7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6个月时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缺血时间、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枝循环组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l)峰值均显著低于无侧枝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D比较,差统无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侧枝循环组LVEF为(55.52±5.30)%,显著大于无侧枝循环组,LVDD为(46.43±3.37)mm,显著小于无侧枝循环组(P0.05);侧枝循环组总MACE发生率18.97%,显著低于无侧枝循环组的45.71%(P0.05)。经多因素分析,无侧枝循环形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48,95%CI:1.046-2.832,P=0.018)。结论:LDL-C和CTnl可能不利于侧枝循环形成,侧枝循环的存在可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单纯用红霉素3~5mg/(kg·d),3次/d饭前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0.25g/次,2次/d,餐后口服,2周一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酵母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小儿FD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及对血清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94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7例。对照组于臂丛阻滞实施前10分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静脉推注地佐辛。随之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麻醉前(T0),药物注射分钟后(T1),手术切皮(T2)、手术操作5分钟(T3)、手术操作30分钟(T4)和手术结束(T5)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Ramsay镇静评分、VEGF、IL-6和IL-10水平。结果:联合组T1~T5时间MAP(血压)、HR(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1~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T1~T5时间点VEGF均上升,且联合组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显示,联合组IL-6、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在行上肢手术过程中,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同时可有效刺激VEGF分泌,降低IL-6、IL-10炎症因子水平,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米力农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老年病科、心血管科二区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80例记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的80例记为观察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25%(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DD、CK、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较对照组升高,LVEDD、CK、CK-MB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抑郁对心率变异性(HRV)、内皮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出院当日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值将其分为抑郁组(评分值≥53分)41例、非抑郁组(评分值<53分)76例。对比两组患者HRV相关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内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差异,记录两组随访期内MACE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出院当日,抑郁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水平低于非抑郁组患者;频域指标中LF、LF/HF的水平高于非抑郁组,HF的水平低于非抑郁组(P<0.05),两组患者T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的FMD、NMD水平均低于非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抑郁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后合并抑郁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并最终增加MACE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左室重构与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研究对象(50例)均来自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且被诊断为AMI的住院患者,患者均经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规范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50例患者发病后1天、7天、30天的血清vaspin和IL-6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以50例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vaspin、IL-6水平的差异,观察AMI后血清vaspin、IL-6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重构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血清vaspin水平为6.03±1.18 ng/mL,AMI组血清vaspin水平4.22±1.37 ng/mL,AMI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AMI后1月内血清vaspin水平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IL-6水平为12.04±3.97 ng/mL,AMI组血清IL-6水平为26.72±10.06 ng/mL,AMI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MI后1月内血清IL-6水平逐渐升高(P0.05);(2)经相关性分析显示:AMI后1天、7天、30天血清vaspin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IL-6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aspin水平与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室重构的进展伴随着血清vaspin的降低与IL-6的升高,临床上应监测两种指标的变化,对左室重构早期干预,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成功实施PCI的62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按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程序》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结合根据6 min步行试验(6min walking test, 6MWT)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心理干预及随访,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心理状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各心功能指标均较康复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后6个月LVEF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6个月,两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各项目中除敌对、偏执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降低,且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随访期间,研究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9.7%,显著低于对照组25.8%,且6 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 6MWD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可明显促进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器与阿托品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 年2 月至2013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发病12 小时内,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92 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病例分为临时起搏组和阿托品组,并对病例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随访,收集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再灌注心律失 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资料。结果:临时起搏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 梗死后心衰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阿托品治疗组(P 均<0.05),阿托品治疗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临时起搏组(P<0. 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临时起搏器,具有治疗成本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优点,而阿托品治疗在改 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上则显著优于临时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分为Ⅱ级组54例、Ⅲ级组57例、Ⅳ级组47例。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rx1、FGL2水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并根据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rx1、FGL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FG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Ⅳ级组患者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Ⅱ级组、Ⅲ级组(P<0.05),血清FGL2水平明显高于Ⅱ级组、Ⅲ级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Trx1、LVEF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而年龄、血清FGL2及血尿酸、血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Ⅳ级、Trx1下降、FGL2升高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rx1、FGL2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811,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Trx1水平降低,FGL2水平升高,且血清Trx1、FGL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实施PCI治疗后给予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PCI术,术后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比较PCI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结果:PCI术后,患者测定指标SDNN、SDNN Index及SDANN相对于术前均有升高(P0.05);频域分析指标HF及LF相对于术前均升高,LF/HF比值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F、SV及CI均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LVEF、SV及CI较高,LVEDD较低(P0.05)。结论:PCI术能够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而复方丹参滴丸对于PCI术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80 岁高龄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80 岁高龄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115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 例,对照组5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 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 水平,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监测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等指标。结 果:治疗5 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需加用洋地黄类强心 药物的患者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天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血浆NT-proBNP 下降幅度无明显 区别。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能够更快改善≧80 岁高龄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TnT、hs-CRP、NT-proBN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2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左西孟旦)16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163例,对比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和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S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TnT、hs-CRP、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T、hs-CRP、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T、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重塑,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NA-21、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诊的9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miRNA-21、MYO、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水平变化情况及和预后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miRNA-21、MYO、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例组患者LAD、LVE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II级患者血清miRNA-21、MYO、CK-MB水平显著低于III级、IV级患者,III级患者血清miRNA-21、MYO、CK-MB水平显著低于IV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miRNA-21、MYO、CK-MB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iRNA-21、MYO及CK-MB和LVEF之间均呈负相关,血清miRNA-21、MYO及CK-MB和LAD、LVEd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NA-21、MYO及CK-MB及LVEF、LAD、LVEd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NA-21、MYO、CK-MB的表达升高,其与心功能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