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猪蓝耳病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2004-2015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SCI、EI、核心以及CSSIC来源期刊的论文数据为对象,从论文的发表时间、论文所覆盖的学科、论文所属的期刊分布、论文研究层次分布、主要基金项目来源、作者和研究机构、关键词词频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比较。我国猪蓝耳病研究相关论文主要集中于畜牧与动物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猪蓝耳病研究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8年;核心期刊《动物医学进展》载文最多,畜牧兽医、动物相关期刊是猪蓝耳病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期刊;主要研究学者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中论文数量发表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南京农业大学;目前猪蓝耳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疫苗的研制和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防控猪蓝耳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但是传统的控制方法,对于新出现的变异蓝耳病病毒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加强猪蓝耳病病毒遗传变异的监测,掌握病毒的变异趋势是当前猪蓝耳病研究的前沿领域,而研发更为有效的疫苗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已发表的肠道菌群与中医药相关文献报道及其发展趋势,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CNKI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数据库中所收录的肠道菌群与中医药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总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86篇。文献发表的数量在2003年以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发表文献在10篇以上的单位共有15所,其中最多的单位发表42篇;25.70%的文献受到各级科研提供的资金支持和帮助。文献中以实验研究报告的类型为主,是总体数量的37.79%。文献被引用频次总体偏低,被引用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占60.43%。结论肠道菌群与中医药的科研工作还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并且应该在提高文献数量的同时,努力加强文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肠道菌群与健康的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肠道菌群与健康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单位、基金资助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79篇。文献数量在2002年迅速增长;发表文献10篇以上单位共6所,最多达到43篇;与医学有关的文献以实验研究报告为主,占11.47%;与医学有关的文献并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的占7.43%;文献被引用频次总体偏低,54.52%为零引用。结论肠道菌群与健康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尚有待加强。应在逐步提高文献报道数量的同时,着重于提升文献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文引用率影响因素——中外生态学期刊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红  袁飞  邬建国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5):1253-1262
本文选择8种有代表性中外生态学期刊,对其一定发表周期内的论文引用率进行分析,探讨生态学论文引用率的影响因素及中外生态学期刊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英文期刊的年均被引次数均远大于4种中文期刊;英文期刊1位作者的论文数量百分比相对较高;所有期刊的合著论文比例均较高,体现了合作性在现代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论文作者数量与引用率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英文期刊论文的长度显著高于中文论文;随着论文长度的增加,年均被引次数增多.对中外期刊论文的引用率变化动态进行分析表明,英文期刊中总被引次数高的论文其增长速率也较快,表明其持续影响力强于中文生态学论文.我们希望这些结果会对生态学者以及相关期刊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2.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  相似文献   

6.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2.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相似文献   

7.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2.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数据共享和发表: 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实践、自然资源管理及科学决策等越来越依赖于大量数据的共享和整合。虽然关于数据共享的呼吁和实践越来越多, 但很多科学家仍然主动或被动地拒绝共享数据。关于数据共享, 现实中存在一些认知和技术上的障碍, 比如科学家不愿意共享数据, 担心同行竞争, 认为缺少足够的回报, 不熟悉相关数据保存机构, 缺少简便的数据提交工具, 没有足够时间和经费等。解决这些问题及改善共享文化的关键在于使共享者获得适当的回报(比如数据引用)。基于同行评审的数据发表被认为不但能够为生产、管理和共享数据的科学家提供一种激励机制, 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数据再利用。因而, 数据发表作为数据共享的方式之一, 近来引起了较多关注, 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出现了专门发表数据论文的期刊。在采取数据论文的模式上, 数据保存机构和科技期刊采用联合数据政策在促进数据共享方面可能更具可行性。本文总结了数据共享和发表方面的进展, 讨论了数据论文能在何种程度上促进数据共享, 以及数据共享和数据发表的关系等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1)个体科学家应努力践行数据共享; (2)使用DOI号解决数据所有权和数据引用的问题; (3)科技期刊和数据保存机构联合采用更加合理和严格的数据保存政策; (4)资助机构和研究单位应当在数据共享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2.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本学科科技论文引用文献的被掌握及利用情况进行研究,了解期刊的自引率、他引率,影响程度,以及刊载论文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累积性,以便更好地办好期刊.为此,笔者对《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的文后引用文献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期,本所图书馆通过Web of Knowledge中的Web of Science,在SCI-e上检索到2006—2009年《动物学研究》发表论文共有65篇被SCI期刊引用,其引用的SCI期刊有71种(见附录1),总引次数为109  相似文献   

12.
基因组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方面已积累了海量数据。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成为生物信息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相关主题词检索文献,分析了该领域历年文章数量、发文最多的机构和作者、被引用频次居前论文、期刊载文量,并对关键词和被引用频次居前论文的作者进行共现分析。我们发现,生物信息学中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的文献逐年增多,该领域30.1%的文献发表在十个期刊上,分类、聚类、特征选择和支持向量机等数据挖掘方法使用较多。本研究描绘了生物信息学与数据挖掘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概况,为后续数据挖掘方法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相结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表在我国主要中文期刊上的京津冀地区昆虫学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共搜集了2457篇相关文献。探讨了这些文献的文献学特征,包括数量年度分布、研究类群分布、研究领域分布、文献载体分布、研究机构分布和学科方向分布,并对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阶段分析,以期了解该地区昆虫学研究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数据源,对构树近10年(2010~2019)的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被引用情况、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关构树研究发文数量平均在27篇/年,且主要集中于农业科学领域,占总文献的69.57%;刊载文献最多的是《安徽农业科学》杂志;构树相关研究最多的单位是贵州大学;单篇引用率最高的...  相似文献   

15.
2000~2005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和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05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载文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该刊论文平均单篇被引次数为1.70次,被引作者分布于国内23个省(直辖市)和部分国外作者,北京、湖南和广东发表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上的论文被引比率较高.在被引机构中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共有115种期刊引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对《环境昆虫学报》载文在2001~2010年所刊载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间《环境昆虫学报》10年共载文504篇,有343篇论文,被引率为68.06%;被引用1904次,篇均被引次数为5.55,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40次;被引用5次以下的论文占63.57%;引证期刊262种,引用3次以下的期刊占74.81%。同时,对被引论文作者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别阐述了高被引论文的详细信息,从而提出从统计得出的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及研究热点着手,加强组稿,突出栏目特色,提高刊物对高质量论文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广西植物》2005,25(5):440-440
1.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级),现已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本刊报道植物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创新水平的原始研究论文和简报;植物学领域的新发现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结合本人研究工作,反映国际最新研究水平的短篇综述等。2.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题目(20个汉字以内)、作者姓名(6人以内)、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和邮政编码、摘要(简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300字以内)、关键词(3~8个)、以上各项相应的英文、正文、致…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对《学报》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2009年,《学报》为双月刊,共发表综述和研究论文54篇。2010年改版为月刊后,到本期为止97篇。预计这两年共160篇左右。曾经分析过,SCI影响因子是该期刊过去两年发表论文在本年度中被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过去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之商。2011年,将是《学报》在今后几年统计影响因子时分母最小的一  相似文献   

19.
《广西植物》2005,25(3):236-236
1.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的植物学专业学术刊物,现已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为中国生物学类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本刊报道植物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创新水平的原始研究论文和简报;植物学领域的新发现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结合本人研究工作,反映国际最新研究水平的短篇综述等。2.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题目(20个汉字以内)、作者姓名(6人以内)、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和邮政编码、摘要(简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300字以内)、关键词(3~8个)、以上各项相应的英文、正…  相似文献   

20.
国内期刊生态学文献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庭波  陈平留  郑蓉 《生态科学》2007,26(4):381-386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描述学科的发展动态,揭示学科发展规律是新学科发展进程的必要补充.论文以生态学37个分支学科的名称作为关键词,检索和统计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近15年文献.分析认为,国内期刊生态学文献符合指数增长规律,其中六个分支学科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而生态经济、农业生态文献所占比例明显呈逐年下降趋势;文献量较小但增加迅速的学科有五个分支学科;发表文献的作者人数分布呈幂函数关系,发表10篇论文可为高产作者的分界点;发表生态学论文较多的主要机构集中于农林高校、综合性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生态学文献在各种期刊中的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科学文献的分散与集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