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舰载超视距雷达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视距雷达提供了可探测超过直视距离的远程目标扔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波和地波超视距雷达的工作机理,着重探讨了舰载主/被动微波超视距雷达和高频表面波超距雷达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了超视距雷达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舰载超视距雷达不仅是探测视距以外的远程海上和低空目标的有效手段,还是对抗反辐射导弹、隐身目标和电子干扰的有利武器。本文描述了舰载超视距雷达的特点以及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和优势,介绍了作为舰载远程探测设备的地波超视距雷达和微波超视距雷达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外高频地波舰连超视距雷达发展的情况,着重分析了舰载超视距雷达需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对该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4.
王新  袁业术 《电子学报》2002,30(3):305-308
在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中,雷达平台的运动导致了一阶海浪谱(Bragg谱线)的展宽.提取和检测落入此展宽区的目标是舰载条件下面临的主要困难.本文分析了Bragg谱线展宽的原因,提出了用单零点波束提取目标并用分裂的双零点波束测角的具体方法.在文章中用计算机对该种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作为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综合脉冲/孔径雷达采用多个天线同时向全空域辐射多个载频信号,而在接收端通过信号处理获得发射方向图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多基地“无源”定位雷达系统。该系统既利用在岩上发射,在舰船上接收而构成岩-舰多基地雷达,又由于在接收站不发射信号而相当于无源定位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与常规地波超视距雷达、双/多基地雷达相比的显著特点,给出计算机模拟结果;最后讨论了该雷达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未来海战的特点和舰载雷达所面临的“四大威胁”出发,阐述了舰载雷达组网、相控阵雷达、双-我基地雷达、超视距雷达、冲击雷达、数字波束形成、低副瓣和极低副瓣天线、抗海杂波和多路径效应及电磁兼容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及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提高舰载雷达的“四抗”能力和适应未来海战能力的潜在优势及国外在这方面提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雷达实现反隐身探测和反电子侦察通常是矛盾的,反隐身探测需要提高雷达发射机功率,而反电子侦察需降低发射机功率。通过对雷达的探测性能、反隐身技术以及反电子侦察干扰技术的分析,从战术和技术综合的角度出发,提出采用超视距体制雷达、多波束一维相控三坐标转达、双/多基地雷达结合干扰战术使用,实现雷达反隐身、反侦察测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舰载双基地雷达系统能提高抗电子干扰、超低空突防、隐身武器、反辐射导弹的能力。对舰载双/多基地雷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对其设计概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FMICW信号在岸-舰双/多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探测距离与分辨率的矛盾,并在后续信号处理中避开直达波的影响,岸-舰双/多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适合采用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FMICW)信号。文中结合该雷达的发射信号模型,分析了回波信号所包含的目标距离信息和多普勒信息,介绍了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方法,对回波信号进行数字解调等处理后,得出了目标的距离信息和多普勒信息。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用FMICW信号作为该雷达的发射信号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工程》2017,(1):67-70
针对现代作战平台实现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需求,提出了在舰载相控阵雷达中增加超视距功能,是未来作战平台电子综合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从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二者的工作频率、发射功率、信号波形和信号带宽等方面,介绍了舰载相控阵雷达与超视距通信的共用基础、共享的可行性及共享的方式,给出了舰载相控阵雷达与超视距通信一体化装备的解决方案,并根据某种雷达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对超视距通信能力进行了示例分析,为雷达与超视距通信一体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舰载超视距雷达海杂波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舰载高频超视距雷达信号体制的分析,实现了目标距离和速度信息的提取;针对舰载超视距雷达的特点,重点对海杂波的展宽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仿真方法,并与实际采集的海杂波信号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仿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日本舰载相控阵雷达的研制跨越了无源相控阵的台阶,具有创新的特点。日本半导体工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为其研制有源相控阵雷达提供了扎实的器件基础。本文概述了日本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日本OPS-24、FCS-3和FCS-3(V)等典型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就其最新发展动向作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AHP法的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工作特性和作战任务,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的层次结构,确定了各效能指标及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得出了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为该雷达的发展改进及作战使用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工作带宽窄,定位精度差,且与目标位置有关的问题,利用双基地地波雷达在单/双基地同时工作模式下能够获取多种测量集合,提出应用三角形几何重心法和三点加权平均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该体制雷达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卢琨  王永诚  陈志坚 《现代雷达》2006,28(5):27-29,57
主要描述了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仿真系统的设计框架、模型建立及系统实现的内容。针对天波超视譬雷达的特点,采用了相应的模型来仿真电离层各类效应对回波的影响,将其体现至数据处理输入端的点迹数据中。Matlab平台下实现了上述系统,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为天波环境下数据处理新算法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舰载相控阵雷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  罗军 《电讯技术》2005,45(3):7-14
从现代海上作战需求出发,综合分析了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优越性,回顾了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外舰载相控阵雷达装备及研制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并预测了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大气波导对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雷达在大气波导条件下可实现超视距传播,可提高雷达探测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军事价值。详细介绍了产生大气波导的各种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在大气波导条件下的雷达探测距离的计算公式,并对标准大气和大气波导条件下雷达探测性能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提出了构建基于低截获概率(LPI)的双基地雷达,介绍了该雷达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其LPI性能和反隐身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雷达体制具有良好的综合对抗能力,是雷达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频地波舰载OTH双基地雷达目标回波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频地波舰载OTH双基地雷达中,雷达平台的运动必然增加整个系统的复杂性。该文分析了移动双基地系统的动态几何关系,以及动态几何关系的变化对LFMICW信号的目标回波产生的影响。重点对目标回波的中频相位与雷达平台运动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简要地讨论了在这种复杂动态系统中目标距离和速度信息的提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近距离目标的多普勒谱线的展宽。  相似文献   

20.
现代雷达“四抗”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体制雷达层出不穷。从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对抗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雷达和对抗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概述了舰载雷达的技术体制发展方向,并给出了舰载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