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大田示范研究了化控剂玉黄金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化控处理可有效降低夏玉米倒伏倒折率6%左右,有利于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但在不倒伏条件下不同形式的化控剂处理均影响夏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降低产量,化控对大面积提高产量没有明显的效果。在倒伏严重的地区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倒伏不严重的地区降低了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倒伏是限制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玉米密植,徒长晚熟,加上环境因素及病虫害,易引起倒伏。据统计,玉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控制作物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过程及生长发育进程称为化控技术。合理应用化控技术可有效控制玉米倒伏。1化控技术控制玉米倒伏的机理玉米化控技术主要是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延缓)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主要是阻碍顶端分生组织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分化作用,结果是顶端优势丧失,影响当时生  相似文献   

3.
李铁华 《农技服务》2014,(5):181-181
玉米密植,徒长晚熟,加上环境因素及病虫害,易引起倒伏。合理应用化控技术可有效控制玉米倒伏。据统计,玉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本文就密植型玉米生长中应用化控技术的时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东北黑土区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化控剂调控试验,探讨化控剂对玉米茎秆和根系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剂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穗位高、植株下部节间长,显著提高了玉米气生根层数、总根条数、节间密度和折断力,因而化控剂的使用能明显增加玉米抗茎折和根系倒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和化控制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化控剂和种植密度均对产量及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三者之间互作相关性不显著.在使用化控剂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化控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且随着密度增加百粒重变化幅度很小.不同化控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和穗位,降低了植株倒伏率.适宜高密度和化控剂可协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表明化控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密度条件对玉米倒伏率的影响;同时施用玉喜化控剂对作物的株高、穗位有更佳的调控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倒伏率.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低温寡照,降雨量大,种植玉米容易发生倒伏,而使用化控防倒伏技术可解决这一难题。文章通过近几年化控防倒伏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淮北地区玉米倒伏成因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玉米倒伏的成因,提出选用抗倒宜机收品种、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控水松土、防控病虫、化控防倒等防御倒伏的措施,以为该地区夏玉米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低温寡照,降雨量大,种植玉米容易发生倒伏现象,而使用化控防倒伏技术可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通过近几年化控防倒伏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出关键技术要点,并进行了应用效果的分析,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玉米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和价格的上升,玉米成为垦区旱作农业大面积种植的首选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株间竞争,造成植株群体通风透光不良、植株早衰、易倒伏,从而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喷施化控剂,可以控制株高,减少倒伏,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产量。为了进一步研究化控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新华农场2013年玉米应用化控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玉米这一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每年因倒伏、空杆、贪青、秃尖、小穗等,至少要损失粮食三成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在玉米机械化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中,化控防倒伏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选择适宜的玉米化控剂,以获得玉米高产高效是目前玉米生产急待解决的新课题。针对这一生产中热点难题,2012年科技示范园区将生产上常用的七种化控剂进行比较试验,以便筛选出适宜广大种植户推行应用的玉米化控剂品种,为大面积推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玉米倒伏的表现类型,分析了玉米倒伏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选用抗倒高产玉米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适时化控、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夏玉米种植方法的改进和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玉米倒伏问题已经成为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品种、耕作、施肥、种植密度、病虫害等因素均可造成玉米倒伏,针对玉米倒伏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如选择抗倒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化控等,能有效地防止夏玉米倒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随着夏玉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以及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性天气频发,倒伏已成为限制玉米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倒伏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玉米进行化控,不少地区玉米在7月正值拔节期,是进行化控最适宜的时期。化控不仅能使玉米茎秆坚韧、根系发达,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可使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增强光合作用。一般可使株高降低10~15厘米,穗位降低10~12厘米,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并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玉米杂交种丹玉336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75 000株/hm~2的化控处理产量最高,达13 736.6 kg/hm~2,高于60 000株/hm~2条件下的常规种植产量;在75 000株/hm~2和90 000株/hm~2密度下同密度水平内比较,化控和常规种植产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在75 000株/hm~2密度下,常规种植的丹玉336发生38.5%的倒伏,而化控处理的玉米没有倒伏;在90 000株/hm~2密度下,常规种植的丹玉336发生84.6%的严重倒伏,而化控处理的玉米倒伏在35.8%,相比之下减少48.8%,说明在中高密条件下,化控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株高、穗位和重心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株型、改善茎秆质量性状、增强抗倒伏能力,从而增强了田间通风透光能力、提高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量,实现玉米增产。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实现玉米增密保匀,防治玉米倒伏,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于2013年进行了玉米化控剂的药效试验,旨在验证不同化控剂的抗倒伏效果,同时找出化控剂的适宜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前喷施化控剂,玉黄金矮化株高22cm,矮多收矮化38cm,矮化效果显著,抗倒伏性强。拔节后期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玉米倒伏常有根倒、茎倒和茎折断3种类型,其中茎折断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最大。提出玉米抗倒伏的有效措施,如选用耐倒伏品种、适当密植、合理增加行距、科学肥水管理、中耕培土、苗期蹲苗、采用化控技术等。为减轻倒伏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生产中,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17叶展后发生根倒减产超过30%。吉林省近几年风灾频发,尤其是2012年8月下旬全省遭遇了"布拉万"台风侵袭,玉米大面积倒伏,损失严重。通过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化控株高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玉米倒伏。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增加密度是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增加密度将导致植株间竞争加剧,玉米群体通风透光不良,易倒伏,导致玉米产量、品质下降,倒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八五二农场2013年进行了密高化控剂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以验证其对玉米的化控效果,进而为生产上大面积应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防止玉米密植生产中倒伏,实现高产稳产,采用6种化控试剂连续处理3 a,研究其对玉米植株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和基部节间长分别较对照降低10.4%,19.0%,12.0%;平均茎粗增加3.9%,有效穗数增加0.4%;抗倒伏能力明显增强。在不倒伏情况下,对玉米产量影响不稳定,2011,2012年化控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3%,4.4%;2013年较对照增加4.6%。在特殊气象年份,化控处理可以作为一项抗倒伏稳产措施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玉米化控剂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玉米密度和长势,在玉米6-10片叶之间喷施化控药剂,能起到矮化、壮秆、防倒伏、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