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分期、分经及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5例中风偏瘫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内科药物对症治疗,研究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NIHSS)与运动功能(Fugl-Meyer)及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等中医证候评分、NIHSS与Fugl-Meyer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可优化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神经与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风偏瘫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和中药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5%,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确切,可迅速提高患者机体能量,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61-163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9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神识昏蒙、偏身感觉异常等主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可作为临床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单予补阳还五汤;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邓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1994-199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63例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MMESE、简式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自在MMESE评分、简式FMA及Barthel指数的自身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各评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针灸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患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则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内服治疗中风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中风后偏瘫后遗症患者共60例,依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内服确可改善中风后偏瘫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具备明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以补阳还五汤配合董氏奇穴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体效果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35天和第6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针灸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后偏瘫后遗症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扶沟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进行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比对照组高,且NIH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 %高于对照组的6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使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风后遗症,促进生活自理,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诊治的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灸及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4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49例,总有效率81.67%。经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athel指数高于60分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40分和41~62分的数据,对照组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偏瘫、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语言謇涩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利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