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孔子诗论>所评<可斯>,当是<小雅·何人斯><何人斯>非为"苏公刺暴公"的绝交之作,而是被弃之妇辗转反侧之夜的凄怨歌吟.<孔子诗论>的评述,正是抓住了女主人公的被弃遭际,揭示了她在夫家名为妻子,实如雀儿一样的可怜处境,并从情理上指明了其产生哀怨不平的必然性.孔子说诗多从诗之实际内容出发,而与后出的<毛诗序>多从政治教化附会诗旨,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和其它经典故训,大体皆认为<诗·泰风·兼葭>"苍苍"、"萋萎"、"采采"三词同义.然考之汉魏故训,汇通<诗经>毛郑相关释义,结合前辈理解及日常生活知识,可知三词实有很微妙的递进指称.蒹葭颜色随诗人心情而清晰和丰富,恰能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感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赋文学的特征的梳理以及对荀子、宋玉赋特点的讨论,足可证汉赋继承了<诗经>传统,并且汉赋的繁荣是汉代皇帝及汉赋作家自觉继承和发扬诗经传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内容分析法 1.内容分析法的内涵和特点.内容分析法有很多定义.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Berelson在<传播研究的内容>一书中提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确立了内容分析法在传播学界的地位.而真正使内容分析法系统化的是J.奈斯比特,他主持出版的<趋势报告>就足运用内容分析法,有规律地考察各地区的报纸,研究荧国社会变化的动态和趋势.从此,众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内容分析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  相似文献   

5.
马悦凌以多年的亲身实践为基础,独创食疗、经络疗法,写出的<不生病的智慧>,受到了很多老人的喜爱;她首次将温度提高到生老病死的高度,<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一书受众极广,受到医界人士的好评;她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更是让家长爱不释手,受益匪浅.在她的书热销的同时,马悦凌"健康教母"、"民间奇医"的美名也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6.
关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说它"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是宫体诗的顶峰;程千帆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一文中对闻一多将其作为宫体诗这一问题进行了辨证,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宫体诗.尽管二人对这首诗是否为宫体有不同的意见,他们的理由其实是一致的,即此诗本身所具有的真情,而真情正是宫体诗转变的一个关键,闻、程二位先生在这一点上对宫体诗的认识可谓殊途而同归.  相似文献   

7.
<周颂>中的<大武乐章>由<我将>、<武>、<赉>、<般>、<酌>、<桓>组成,又名"象武"、"象舞".歌词具在而音乐消亡.古籍中<勺>、<象>、<武>连言.事实上,"象乐"、"象舞"、"勺"源于大舜古乐的"韶乐",是周初武王、周公改作的"新乐".<勺>即<周颂·酌>,是象乐的代表作品."象乐"、"勺乐"与<大武乐章>歌词、舞容的结合,代表了周代宗庙乐章中诗舞综合艺术的最完美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潘向黎用自己的笔将其对生活与生命的关注进行了审美的再现,让读者感受到来源于小说这种文学影式本身的魅力.女性的视角造就她小说温情之美,而意象叙事的运用形成她小说诗的意蕴和散文化的风格.在<我爱小丸子>、<白水青菜>、<永远的谢秋娘>等的艺术创造上,充分体现了潘向黎对文学的现实性与美的坚守.  相似文献   

9.
<麟台故事>辑本是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人著述之一.由于<永乐大典>原本在清末被毁劫,至今刊出的残存者仅及原书整体的百分之三强,故以<永乐大典>所载考查<麟台故事>辑出时的情况,早已成为不可能.然所幸的是现残存的<永乐大典>中载有<麟台故事>的两部分材料,但一向又不被学界所重视.对此进行考证后,发现<永乐大典>所载与四库馆臣所辑出的<麟台故事>辑本之间的差异较大,堪称<麟台故事>的第二次成书.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无常和宿命的无奈——洛夫《漂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的无常和宿命的无奈,是洛夫展示在<漂木>长诗中全部人生历练的感悟.明了生命的悲剧存在,却敢于打开伤口与伤口对话,从生命悲剧中淬练出生存的智慧和力量,是<漂木>至为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11.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每首乐府诗表现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孔雀东南飞》作为汉乐府中最长的叙述诗,它由民间传说发展演变,经历漫长过程,被乐府收录,最终进入文人的作品集。正是演变、升华的过程,成就这首诗的历史地位——它被誉为汉乐府"双壁"之一。《孔雀东南飞》由民间文学形式到乐府诗是一种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12.
云梦睡虎地秦墓漆器图像主要分为写实图像和抽象图像。写实图像以《诗经国风》所描述的情爱为主题,洋溢着清新健朗的气息,浸润着民间艺术的淳朴之风;抽象图像是写实图像的简化和衍生,是龙凤图像的演变,以及受民间文化影响的结果。从纯形式上说,秦漆器图案呈现X型、盘缠型、环绕型几种骨格,它们都是生殖、情爱主题的图式化。从图像学看,秦漆器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风格转变的中间环节,它承继着楚国艺术的浪漫风韵,将商周以来的巫风一扫而尽,开启了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汉代艺术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卫风·氓》与汉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闺怨情诗的先锋之作。通过对两部作品女子形象的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封建礼教制度的确立,女性地位由独立自主逐步走向封锁禁锢的历史印记;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对我们解读当今社会的女性意识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孔子私学与墨子私学比较研究,揭示孔墨私学类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显学”,而西汉以后儒学成为正学、墨学成为绝学的缘由;从中引发了对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与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教政策、教育家主体意识等种种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是对易学思想琢磨最透、领会最深、发挥最为出色的人,其特点是不讲卦爻、不拘泥于字、不分象数,只注重它的精神实质,而又能融会贯通、结合实际予以恰当地运用。在《孟子》中虽无一处提及《周易》,更无一处引用《周易》,但其言论却处处充满了易学思想,闪耀着《易》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和任务,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皖西北地区农村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效应和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皖西北地区农村初级中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较差,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力,对阳光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宣传力度不大,部分中学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结论:皖西北地区农村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效应不佳.从完善和发展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生积极参与的角度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专家咨询等方法,从整体性、综合性角度,对黑龙江省示范性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进行了宏观的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示范性高中体育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亦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传统德育在其观念上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性,就其内容看抽象了人性的本质内涵,在德育模式方面则把品德的形成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知过程,从而造成当今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于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目标和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成了每一位德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也在积极探索中.几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一些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本文就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优先研究课程理论的意义、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体育教材与体育教科书、编制体育教材的标准和选编体育教材的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新一轮的深入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