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1000例糖尿病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实施系统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果建档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均低于建档前,差异显著(P<0.05)。建档后的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建档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建档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英  朱伟芬 《护理与康复》2007,6(9):579-581
目的 探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 70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每月1次门诊随访时给予护理干预,1年后将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等指标及治疗依从性与干预前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低于干预前,血压、体重控制良好,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实施俱乐部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参加糖尿病病友俱乐部活动的病人109例,在糖尿病病友俱乐部接受12次糖尿病知识培训及4次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前后运用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评价.结果 教育前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及格率为45.87%,教育后及格率为88.07%(P<0.01),自我管理能力在教育后显著高于教育前(P<0.05,P<0.01),教育后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尿病病友俱乐部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病人获得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强化健康意识,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院外胰岛素泵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出院后携带胰岛素泵的40例糖尿病患者建立疾病资料库进行管理。随访组患者出院后由专科护士定期进行疾病及胰岛素泵相关知识教育、技能指导和管理,对照组患者按自身需求门诊随访。比较2组患者糖代谢控制情况、对胰岛素泵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胰岛素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泵相关并发症(意外高血糖、低血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度、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专科护士对携带胰岛素泵的院外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胰岛素泵相关并发症,改善疾病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外追踪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经规范治疗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常规门诊随访,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院外追踪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院外追踪干预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追踪干预能使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对病情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对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技能以及对糖尿病代谢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予问卷形式测试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分别采集培训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并测量体重及血压,监测糖代谢控制指标。结果161例患者培训结束后,糖尿病知识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01);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均低于培训前水平(P〈O.05)。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管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辖区内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分析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血压、血糖与血脂、健康知识认知、服药依从性以及健康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综合健康管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05),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HDL-C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 0.05),高盐饮食、高糖饮食、吸烟、饮酒以及缺乏运动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05),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用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0.05)。结论综合健康管理可以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与血脂水平,提高健康知识认知、服药依从性,改善健康行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周晓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434-3434
目的 探讨对老年人糖尿病健康管理价值.方法 选择福州市某单位老干部2型糖尿病49例,评估个体情况,予以有效健康管理,评估健康管理前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影响.结果 健康管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健康管理促进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改善了糖尿病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2)和对照组(n=64)。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2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量化干预、药物治疗等,对照组为传统糖尿病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自行编制的糖尿病相关问卷进行效果评定,并对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综合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基础上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并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教育组与非教育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变化。结果:参加健康教育组患者症状改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较理想,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普遍提高。而非健康教育组血糖及病情均控制不理想。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新型的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糖尿病护理,观察疾病管理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以及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等的影响。结果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组患者的代谢指标和传统糖尿病组相比较,其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控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相应更全面(P <0.05);而餐后血糖、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腰臀比仅有降低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 >0.05),高密度脂蛋白亦仅略有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个体化阶梯式疾病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的疾病控制明显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定期干预组35例与非定期于预组35例。定期干预组每月1次定期门诊随访时给予护理干预,1年后将定期干预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量等指标及治疗依从性与非定期干预组比较。结果两组相比,定期干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指标低于非定期干预组(P〈0.05),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定期干预组(P〈0.05)。结论定期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徐凤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2004-2006
[目的]评价不同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主要控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给予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糖尿病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体重等方面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自我管理水平及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方式,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与改善糖尿病控制方面优于传统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健康教育疗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测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分为实验组(A组68例)和对照组(B组66例)。在降糖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实验组接受糖尿病教育3个月,对照组未接受糖尿病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结果实验组在3个月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实验期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经蛋白、血脂、血压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掌握,提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促进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持续一年对同一目标人群社区管理前与进入社区管理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确,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将目标人群在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作为对照组.将同一目标人群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后每月血糖测定结果及每三个月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作为治疗组.结果 通过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无论在血糖控制水平,24 h血糖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管理前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该类疾病的跟踪管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而社康中心是管理这类慢性疾病的合适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的模式。方法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强化的医学营养治疗,观察患者对糖尿病营养治疗认知情况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医学营养治疗6个月后,患者对糖尿病营养治疗认知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及P<0.05)。结论个体化+强化的医学营养治疗模式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药教育联合信息化随访对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最终纳入的199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的用药教育与信息化随访。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较干预前降低,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7%比率、血压达标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7%比率、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0.32±0.11)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77±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T2DM患者进行定期的用药教育与信息化随访,可提高患者的血糖、血脂达标率和用药依从性,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同伴支持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监测指标。结果同伴支持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高于教育前(P<0.00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教育前(P<0.001)。结论同伴支持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及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92例自我监测依从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方法:采用对出院患者电话随访,门诊复诊患者问卷调查对9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关自我监测依从性的调查。具体内容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肾功等。结果:被调查的患者对自我监测有一定的认识。自我监测的依从性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有关,与患者是否接受正规糖尿病教育有关。自我监测依从性好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波动幅度小,血压、血脂指标改善。但由于糖尿病是终生病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完全依从自我监测的标准来做。1/3患者认为自我监测只限于血糖,忽略其他内容。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患者在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