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LXC252SCV型双系统电脑横机上编织6种全成形针织物组织,利用电子纱线张力仪测量编织过程中的纱线张力,分析纱线张力测试仪原理及测试方法。通过改变编织速度、侧天线张力、织物密度、织物组织、牵拉张力等工艺参数,探讨各工艺参数对纱线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脑横机编织全成形针织物时,纱线张力主要与编织速度、侧天线张力正相关;织物密度减小、牵拉张力增大使纱线张力略有增加;编织不同织物组织时,纱线张力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
给纱速度超过2m/s时给纱装置引起的张力峰值和波动会导致针织物的质量降低。在安装测试装置情况下可测量分析给纱系统中各部分,如纱线本身、筒管、导纱孔、纱线制动装置(张力器)、纱线喂入装置以及整个系统等所引起的张力的高速动态效果。从研究结果看,降低纱线张力峰值和波动会改善织物质量。通过筛选实验方案和分析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给纱系统的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大小线圈纹理效果织物的变针距编织进行分析,编织方式分为相同粗细纱线与不同粗细纱线编织两种基本方式。提出相同纱线采用多导纱器、多横列的并圈变针距编织和不同粗细纱线采用嵌花编织的方法。针对不同电脑横机的结构和特点,分别对两种编织方法进行编织原理分析,根据粗细线圈的特征与织物的平整性要求进行编织测试,研究电脑横机编织的工艺参数,对毛衫企业编织局部变针距织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电脑提花大圆机编织中的纱线张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张力测量传感器的组成并对张力控制电动机的功率进行了计算,从而设计出圆机上纱线张力检测方案。阐述了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实现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纱线张力检测系统,方案简单、成本较低、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沈扬  陈明 《针织工业》1998,(6):20-23
在电脑横机上,为适应编织多系统和花色组织变换纱线的需要,一般配有8~16个导纱器,文中以德国斯托尔公司的CMS系列的电脑横机为例,分析了电脑横机导纱器在多编织系统上的运动原理,探讨了导纱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6.
瑞士贝宁格公司日前开发出可有效提升整经质量和能力的新型纱线张力系统Multitens。贝宁格公司表示,他们目前是市场上惟一一个采用闭环系统测量筒子架输出端纱线张力的技术供应商。Multitens纱线张力系统包括电脑单元、纱线张力传感器和张力仪,这些元件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电路。传感器测定并传回实际纱线张力值,并与目标值作对比。如果实际值和目标值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花式纱之一的蜈蚣纱的形成方法和编织设备的选择,重点阐述了使用蜈蚣纱在面料编织生产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降低络筒机的速度或减轻张力片质量,以避免破坏织物外观效应;纱线在储纱器上的缠绕圈数应为8~10圈;将进纱张力调整在4.90~7.84 cN范围之内:适当调大牵拉卷取张力;后整理磨毛过程中要顺编织方向磨毛且织物要摆放整齐平顺,施加张力恒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电脑横机上用2把纱嘴进行添纱组织的编织试验,探讨了纱线张力、垫纱角度、纱线粗细和纱线性能等因素对添纱织物覆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2把纱嘴编织添纱组织时,面纱和地纱要分别用窄纱嘴和宽纱嘴,从而保证面纱垫纱始终在前,地纱垫纱始终在后。为了达到良好的添纱效果,地纱张力应该大于面纱张力;面纱垫纱高度应尽量低,垫纱纵角小一些,地纱垫纱高度应尽量高,垫纱纵角大一些;地纱比面纱要细一些。经过打蜡处理的纱线可有效地提高添纱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脑横机双系统编织针织物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2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双系统编织的工作机制和特点的基础上,得出双系统编织针织物的优势包括:生产效率高、改善织物歪斜、避免织物边缘破损、规避因纱线粗细不匀造成衣坯薄厚裆;双系统编织存在的问题包括:纱线浪费严重、下机织物疵点增加、打纱设备及人员增加、设备调试频繁、对导纱器数量及卷速的要求高、织物组织受到限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表明:双系统编织针织物存在着诸多的利与弊,生产管理人员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参考成本核算,最终决定大货生产是否选用双系统编织。文章可为电脑横机针织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和设备调试人员提供技术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添纱效应设计不同风格的针织服装.以及利用添纱效应制成的技术用纺织品等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加有氨纶的添纱织物应用广泛.但是良好的添纱效果却较难达到。本文以龙星电脑横机上用两把纱嘴进行添纱组织的编织为例.通过改变纱线张力、垫纱角度、纱线粗细和纱线性能等因素分析对添纱织物覆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角和四连杆机构组成一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从而解决了因针织横机机头反向运动造成纱线张力突然松弛,致使衣片两边缘成形不良和编织添纱氨纶丝衣片时的疵点问题。中对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和运动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正>岛精电脑横机生产添加氨纶织物时,由于无专门的氨纶送纱系统,只能通过其输纱装置,将氨纶丝输送至编织区。氨纶丝与其他纱线在强力、弹力、摩擦力、退绕张力等方面有区别,当氨纶丝在输纱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过大时,其弹性降低、易断丝,在编织退圈时摩擦受损,在织物表面有零星断丝现象。由于该设备无断丝自停装置,断丝后还会继续运行,从而造成大  相似文献   

13.
为节省芝麻点提花的编织用时,根据织物特点,将导纱器由低号到高号按顺序进行排列,并对各颜色纱线进行相应编号,阐述了芝麻点提花反面各色纱线的编织规则,即在满足1个颜色纱线只使用1把导纱器、2个正面提花横列为1个提花编织循环的条件下,通过将导纱器合理放置在针床两侧,使横机机头左、右移动时,尽可能多地带动导纱器进行编织,避免了机头空行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半空行移动,以提高各色提花的编织效率;说明了双系统电脑横机2~6色芝麻点提花的具体编织工艺。结果表明:编织2、4、6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均可达到100%,3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为75%,5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为83.3%。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四针床电脑横机的成形原理、成形方式以及全成形产品设计方法,借助全成形电脑横机和DS-ONEAPPX 3 设计系统,分析不等长编织、引返、收放针、褶裥、平移对接等编织技术在筒状编织与非筒状编织时的编织工艺,并将编织工艺应用于全成形无袖连衣裙。结果表明:全成形服装后领条与后领弧线拼接时,可依据后领弧的横向与后领条纵向的密度差异确定编织比率;非筒状编织时,采用纱嘴回踢可有效解决停放纱嘴位置和纱嘴上纱线对翻针的影响;在编织前后针床线圈数量相差较大的筒状织物时,需通过翻针将线圈移至线圈较少的针床,使前后针床编织宽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阐述毛衫生产工艺流程,介绍电脑横机主要组成部件及作用,包括起底板装置、沉降片装置、压脚装置等牵拉机构。通过实际案例,详细介绍应用压脚技术的电脑横机无废纱起底编织技术,并运用压脚技术实现毛衫编织的无废纱起底,包括平边形无废纱起底、曲边形饰边无废纱起底、单面织物无废纱起底、立体饰边无废纱起底。指出电脑横机的无废纱起底编织技术可以降低毛衫生产成本、提高功效、节能减排,为织物设计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圆纬机积极式送纱方式中存在的纱线张力及输送速度不可任意调节、纱线张力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为圆纬机输送恒定张力纱线的输纱控制系统。构建了以无刷直流电动机速度环为内环、以纱线张力为外环的纱线恒张力双闭环反馈控制系统,通过自抗扰控制技术获取纱线实时动态指标,并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目标转速进行调整,最后通过磁场定向控制技术驱动无刷直流电动机。详细阐述了纱线张力的形成机制、纱线恒张力输送控制方案、系统硬件设计及控制算法。输纱测试表明,该控制系统可实现多种类型纱线的恒定张力输送。其中,棉纱张力波动标准差为1.5 cN(300 m/min测试条件),氨纶包芯纱的张力波动标准差为0.33 cN(240 m/min测试条件)。输纱速度的调节范围为0~600 m/min,纱线张力的控制范围为2.0~50.0 cN。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针织机械生产中纱线张力波动、断纱、停纱等纱线状态变化影响织物质量的问题,深入分析纱线输送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光投影的光电感应检测方法,阐述了纱线状态检测总体方案,详细论述了纱线状态检测器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根据光电感应信号特点,设计了双路差分检测放大电路,并采用滞回比较电路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化。通过对脉冲信号进行统计归纳,最终得到纱线张力与脉冲个数的关系,进而实现针织机械生产编织过程中纱线状态的动态检测和实时报警。测试表明:光电感应的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可行,设计的纱线状态检测器工作正常,随着纱线张力的变化,测得的脉冲个数也随之变化,两者具有正相关性。研究成果对纱线张力的非接触性检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具有低延伸与低拉伸强力特性的短纤纱原料在高速经编机上高断头率及低编织效率的生产现状,基于特里科型高速经编机经纱张力波动规律与单横列内纱线消耗规律的分析,对比消极式张力杆补偿技术原理,提出一种自适应式经纱动态张力积极调控机构及控制方案,并搭建纱线动态张力高频测试系统,对比分析不同技术方案补偿下的经纱张力变化。结果表明:自适应式经纱动态张力积极调控方案能主动补偿成圈机件瞬时耗纱量与供纱量之间的差异,相比于消极式张力补偿方案,其张力峰值最大可削减51.2%,可显著降低纱线的动态张力峰值、断头率,并提高短纤纱高速经编的生产效率,是一种有效的经纱动态张力调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增强作用更好的纬编空气层针织复合材料,在相同编织原料及编织工艺的情况下,用龙星电脑横机编织拼纱根数不同的纬编空气层组织织物,分别对织物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拉伸测试,并应用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对织物中纱线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空气层组织织物在满足横纵向的弹性及应力最佳时,应选择在横纵向的弹性交叉点及应力交叉点附近的根数较为适宜;空气层组织织物中横向纱线拉伸强力的贡献率远高于纵向纱线的钩结强力;可以通过控制拼纱根数获取弹性及应力最佳的空气层组织增强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纱线张力测试装置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图象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构成的,用于非接触测量纱线张力的测试装置;并论述了该装置的核心器件固态图象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纱线张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