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娟  郭杰  田野 《油田化学》2016,33(4):756-760
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盐性,且驱油效果好,在三次采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近五年来国内外驱油用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和阴-非离子型)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碱或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的驱油剂的性能和驱油效果,针对目前聚氧乙烯 醚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参37  相似文献   

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种类、制备方法、应用和研究趋势。三次采油中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应用最为普遍,其中以石油磺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为最多,已有工业化产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与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可提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抗二价阳离子能力;生物发酵法制备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并已有工业化产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驱油体系;孪生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三次采油中应用前景广阔。研制耐高含盐量、耐高温、吸附损失低、成本低的表面活性剂成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脂肪醇醚磺酸盐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有热驱油法,二氧化碳注入法、碱水驱油法、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法等。本文着重介绍脂肪醇醚磺酸盐的合成方法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的三次采油工艺中,表面活性剂驱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三次采油技术。为降低三元复合驱的综合成本,文中结合采油工艺的需求,采用C16的α-烯烃和二苯醚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和磺化反应合成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新型表面活性剂。并分析和验证了该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性能,为油田三次采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复合驱是一种继聚合物驱之后的三次采油新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各化学剂的增效协同作用,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从复合驱油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出发,分析了传统表面活性剂面临的挑战,对具有发展前景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指出新型复合驱油技术的关键是研制抗盐性能强的双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是三次采油复合驱的现代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提高出采率、效率高、成本低,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介绍了三次采油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特点、基本类型及其应用现状,以及三次采油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起步较晚,但在三次采油中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手段,即可借助三元体系中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协同效应,达到驱油作业目的,且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损失,提高驱油能力,并将采收率提高20%。即三元复合体系拥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应针对其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由此优化现代驱油手段。本文从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条件分析入手,并阐述了影响因素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采用烷基芳基磺酸盐(XWY)、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HLZT)和腰果酚磺丙基甜菜碱(XCBS)三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了一系列表面活性剂体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利用含量为0.30%(w)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聚合物组成的二元驱油体系在贝雷岩心上进行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XWY表面活性剂、HLZT表面活性剂与XCBS之间具有很好的配伍性和协同效应,在三次采油中将化学驱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驱结合,能显著降低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稳定性好,抗吸附性能符合二元驱表面活性剂的要求,注0.3 PV含量为0.30%(w)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组成的二元驱油体系段塞,总采收率可达到63.9%,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三次采油中聚-表二元驱与强碱复配使用的弊端;介绍了驱油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特点;介绍了无碱条件下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可达到超低(10~(-3)m N/m)水平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甜菜碱在三次采油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奎祥  王青 《油田化学》2002,19(4):354-354
济南华峰实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的集科研、开发、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公司。近几年来公司根据我国油田的实际情况 ,由博士导师、博士、硕士和专业人士组成科研群体 ,孜孜以求 ,致力于三次采油领域 ,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站在了世界同行业技术的前沿。华峰公司研制并生产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在全国各大油田的驱油、降粘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产品是由阴离子、非离子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多种助剂精制合成。HF各系列表面活性剂 ,在三次采油三元 (ASP)复合驱、二元 (SP ,无碱 )复…  相似文献   

1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元复合驱是三次采油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采用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合物混合构成驱油剂的一种驱油技术,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由于三元复合驱中使用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使得油田采出液形成的乳状液更加稳定,破乳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对三元复合驱过程形成乳状液的机理、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依靠表面活性剂的化学能力促使原油流动,通过聚合物的流动特性驱油,这与其它三次采油技术相比,原油的采收率高。本文通过现场试验论述了胶束—聚合物驱油。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强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往往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进行驱油。但这种体系通过孔隙介质时,因其吸附能力的差异以及在油、水相中分配的不同而发生色谱分离。考虑到混合胶束行为、各种类型的吸附等温线以及在油、水中的分配等物理化学过程,给出了一个描述这一复杂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细管实验结果相吻合,较好地描述了色谱分离的实际过程。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三次采油中采用的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油藏中的色谱分离过程,因而可作为选择驱油体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乳化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之一,对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三次采油的驱油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通过一系列室内实验,对比分析了2种乳化性能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应用于单一表面活性剂驱和聚/表二元驱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种强化采油方式,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乳化效果好的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更加明显,相对于单一表面活性剂驱.二元复合驱中乳化作用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变弱。当渗透率较高时,良好的乳化性能可明显提高采收率.同时对注入压力的影响较小;当渗透率较低时,乳化作用的改善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并会引起注入压力的急剧升高。相对于中高渗地层而言,低渗地层化学驱更适于选用乳化性能较差或一般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三次采油技术中研究和应用比较多的是碱/复合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驱油。而现在油田最普遍的使用方法是将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但这种驱油体系在地层中会发生严重的“色谱分离”,从而无法实现其最优设计。为避免发生“色谱分离”,可将非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同时设计在一个分子结构中。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胜利油田三次采油后期(包括注聚、注胶)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拓宽三次采油研究领域,开展了高效驱油体系的研制工作。针对胜利油田的油水特点,筛选出多种表面活性剂试样及其复配体系进行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成功研制出具有良好驱油性能的复合驱配方。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结果显示,这种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9%。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可应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内酯型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驱油剂,系统评价了其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界面活性、乳化性能及耐温耐盐能力,并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其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内酯型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0 mg/L,具有良好的表面和界面活性及乳化性能,其乳化性能比石油磺酸盐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温耐盐能力,适用于高温高盐的油藏环境;内酯型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有效驱油质量浓度为10 mg/L,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驱油效率成倍增加,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0 000 mg/L时,可提高采收率7.15%,具有良好的驱油性能.通过实验还发现石英砂对内酯型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较少,说明其是比较经济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金光勇  何志强  方云  陈骥 《石油化工》2013,42(3):253-259
"Extended表面活性剂"是指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特别是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与亲水离子头之间嵌入含聚氧丙烯链段的新型表面活性剂。结合文献报道和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介绍了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沿革与发展,着重从品种归属和合成反应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预期了Extended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指出进一步开发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重点为:1)针对无碱驱油需要,合成抗高温高盐和耐水解的磺酸盐型Extended表面活性剂;2)开发磺基甜菜碱型Extended表面活性剂,预期将有更好的性能和用武之地;3)研究Extended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拓展其在三次采油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能力的三种重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三次采油的特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HAP)的相互作用以及HAP的吸附和临界缔合浓度对HAP驱油能力的影响。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均能使HAP溶液粘度大幅度降低。原油的活性组分可生成上述物质,油田水处理也可能引入微量表面活性剂,所以这些影响因素不可忽略。HAP的结构特征使其在岩石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约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1.7倍。根据HAP的缔合特性要求,其驱油体系的有效浓度须高于缔合浓度,以保证足够的驱油能力。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HAP增粘体系在油田应用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以生产十二烷基苯的副产物重烷基苯为原料,用适当改进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生产装置可以制备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干燥、SO3发生、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中和复配等步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重烷基苯的组成较为复杂,导致影响因素的复杂化;通过对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及对生产装置各个单元设备的适当改进,生产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可使国内油田的原油与注入液之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级)。应用实例表明,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优良的性能及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