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解决高铁部分车型的16节长编组和重联动车组在司机按照ATP行车曲线控车进站停车时,由于信号机、应答器和站台停车标设置距离不理想,导致尾部车厢不能完全停进站台,尾部车门无法上下旅客的问题,本文将列车出发的追踪时间间隔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的距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并经过详细的计算,提出高铁车站出站信号机-停车标最小及合理距离设置方案。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车站的信号平面设计与站场、轨道、车辆等专业密切相关;(2)列车停车标至出站信号机间的距离为满足出发列车出发及列车追踪时间间隔的关键因素之一;(3)车站到发线有效长650 m,450 m站台,出站信号机距停车标距离为65 m;(4)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大于650 m,出站信号机距停车标合理距离宜为80 m;(5)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铁车站信号平面图设计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车站股道有效长是铁路主要设计标准之一,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土地资源利用及车站选址等。本文以客运专线车站为背景,运用列车运行控制原理及现行铁路运营安全规则,研究探索进一步缩短股道有效长的可行性和方法。研究结论:(1)客运专线车站股道有效长与列车编组长度、列控系统安全距离、出站应答器至出站信号机距离、有无折返作业等有关;(2)客运专线车站股道有效长与运营安全要求有关,本研究基于不考虑设置过走防护区以及完整的紧急防护区;(3)在不考虑设置过走防护区和完整紧急防护区的前提下,通过外移出站信号机至警冲标5 m,调整出站应答器位置等措施,可以进一步缩短客运专线铁路车站股道有效长约100 m;(4)对于运输不太繁忙的客运专线,可以采用设置接车进路延续进路的方案,在缩短股道有效长后保持一定的过走防护能力;(5)本研究结论可为优化客运专线铁路车站股道有效长设计标准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本文针对站场与信号系统工程接口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诸如系统匹配设计、车站股道有效长与站台设置、安全线、延续进路、到发线中岔以及车站道岔设置等技术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的有关研究内容和结论对改进铁路站场与信号专业接口设计质量,提高铁路工程设计的系统性有积极意义。研究结论:(1)采用CTCS-0级列控系统的铁路不宜选用大于18#的道岔,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铁路不宜采用9#及以下的道岔;(2)在线路中心线距站台边缘为1 750 mm的正线区域列控系统限速80 km/h,站内线路及道岔设计宜与列控限速相配套;(3)客专车站股道有效长、站台位置及长度、机车停车标位置等应与出站信号机、警冲标、应答器等统筹考虑合理布置并满足列控系统技术要求,受地形地貌限制股道长度及站台长度难以满足列控系统正常技术要求时,需要采取特殊信号措施加以解决;(4)安全线设置地点不宜远离两线交叉点,必要时应结合牵引计算采取红灯前移或其他列控措施满足安全和效率的需要;(5)站场设计应尽量避免在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线路换算坡道大于6‰,超过时应采取措施满足设计行车间隔时分的要求;(6)多于两条正线的车站道岔布置应满足可动心道岔心轨处转辙机安装尺寸的要求;(7)CTCS-2/3区段道岔布置应考虑轨道电路绝缘节设置要求;(8)本研究结论可为铁路站场和信号工程接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型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等情况出发,通过对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对于京张高铁股道有效长650 m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的要求,以及相关研究试验等详细的分析,提出了4个高速铁路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方案,对各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合复兴号列车在京沈高铁试验段的试验和新型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的开行情况,对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设置进行了优化,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优化设置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实现到发线有效长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优化司机操纵,减少停车附加时分、提高工程经济性等,为京张高铁未来开行17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预留了行车条件,并为今后规范的修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铁运[2008]19号文件《关于客运专线信号系统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仅开行动车组的客运专线,CTCS-2级、CTCS-3级区段的进、出站信号机常态为灭灯,如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或开行未安装列控车载设备的列车时,应按照站间闭塞运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目前提速改造工程越来越多,如何既满足运营要求又能尽量利用既有设备、节省投资成为铁路改造工程的难点和重点。研究方法:依据相关规范制定出与既有复杂车站延长股道有效长相配套的经济、可行的信号技术条件。研究结果:结合车站配线形式,提出了优化后的股道双出站设计方案,满足了电气集中联锁条件。研究结论:在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中,可以通过信号设置双出站的方式将部分有运营需要的股道有效长延长,解决站场改造困难或其它特殊情况下延长股道有效长的技术要求;出站兼发车进路信号机选用增加蓝灯信号的特殊信号机构,采用特殊信号显示和进路办理方式;基于满足运营要求和尽量减少既有电路修改的原则,网络电路图中增加了列车终端等组合,并对信号点灯电路进行相应修改,实现了对长短列、调车进路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对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规定各不相同,含义也有所区别。我国高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同时包含安全防护距离和过走防护距离,而国外铁路没有两者叠加的做法,功能上有些重复,因此具备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优化方案,以期为指导高速铁路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 16辆编组情况下,到发线有效长可由650 m优化为600 m,而650 m有效长可满足约480 m长动车组停靠要求;(2)到发线出站信号机设于距顺向道岔警冲标5 m或对向道岔尖轨尖端轨缝处,出站应答器组设于距出站信号机65 m处,到发线两端分别设置一个60 m长分割区段;(3)到发线增设分割区段有利于降低侧面冲突风险,提高绝缘破损防护效果,提高高铁列车运行安全性;(4)高速铁路出站信号机设置位置与运行动车组的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保持一致,实现技术标准的简统化;(5)本研究对高速铁路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铁路与普通铁路地面信号显示标准的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和普通铁路的地面信号机设置及其信号显示方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当客运专线铁路与CTCS-2/3级普通铁路交汇衔接时,接轨站及其区间的地面信号机设置及其显示方式存在兼容性问题,给铁路运输造成安全隐患。推荐的解决方案是:接轨站出站信号机采用普通铁路标准的出站信号机机构和常态点红灯方式,开放发车进路后分别执行普通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的信号显示标准。另外,文中还研究提出了可进一步完善兼容性的其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电分相设置位置是保证列车运营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信号系统、列控系统对供电系统中的接触网电分相设置位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动车组列车自动过分相的检算原则和模型;为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检算原则,建议仅开行单组(8辆编组)动车组的线路,电分相距离信号停车牌的最短距离应保证不小于217.05 m;开行重联(16辆编组)动车组的线路,应保证不小于431.05 m;开行200 km/h重联动车组的线路,当无法满足431.05 m要求时,此范围内列车平均起动坡度不应大于15.5‰。  相似文献   

10.
针对部分车型的16节长编组和重联动车存在组尾部车厢无法全部进入站台的问题,分析列车发车追踪时间间隔与列控系统行车安全距离影响因素,提出车站出站信号机与停车标设置方案,实现动车组列车正常进站停车以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铁路总公司于2017年1月18日至20日在沧州,对新建石家庄至衡水至沧州至黄骅港城际铁路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评审。该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231km,设计年度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设置12个车站,股道有效长650m,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调度集中系统及计算机联锁设备,沿线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48个月。  相似文献   

12.
某客运专线在车站侧线股道设防护区段的情况下,联调联试期间发生:防护区段长度超过100 m时,装备H型车载的动车组会产生制动(问题1);侧线通过时,装备T型车载的动车组发生掉码引起列车制动(问题2)。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1原因为丢失出站应答器;问题2原因为应答器载频预告与接收的地面载频信息逆序。提出防护区段载频设置优化和车载软件优化2种方案:将防护区段与股道区段按相同基准载频布置,可以同时解决问题1和问题2,适用于新建线路;H型车载软件修改为到出站信号机的轨道电路长度小于225 m时判定该区段为防护区段,T型车载软件增加绝缘节使用判断条件,绝缘节后的载频与应答器预告的下一段载频一致时才使用该绝缘节。最终H型和T型车载通过软件升级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为工程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8年2月1日至3日,在荣成市对新建莱西至荣成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本线为客运专线,新建线路长度约195km,设计年度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沿线新建6个车站,改建2个车站,股道有效长650m,动车组运行速度350km/h,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调度集中系统及计算机联锁  相似文献   

14.
《铁道通信信号》2009,(7):64-65
铁道部于2009年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对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评审。本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510km,沿途设11个车站,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全线采用无砟轨道,桥梁比例约79%,最大坡度20‰,动车组运行时速200km以上,股道有效长650m,全线设置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4年。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影响客运专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因素,给出客运专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各型动车组牵引特性参数、CTCS-2级列控系统技术条件,计算并确定客运专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为650 m,并从对客运专线能力、工程投资的影响两方面与原确定的700 m到发线有效长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铁道部于2008年1月3日-4日在北京对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评审。本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62km,全线设11个车站。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限制坡度20‰,动车组运行时速200km,股道有效长650m,全线设置调度集中(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3年。  相似文献   

17.
铁道部于2010年1月6日-8日在北京对郑州~焦作铁路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本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77km,沿途设8个车站(所)。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最大坡度20%0,动车组运行时速200km,股道有效长650m,全线设置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3年。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节能降耗、适应客流动态变化等运输需求,原开行八编组CRH6型动车组的广清城际拟增开四编组动车组,实现混合运行。根据新增动车组类型、车站股道设置情况、列车在股道上的运行场景等,研究增开四编组后的车门/站台门联动控制方案,提出仅考虑股道正向接发车且每种车型单独设置1个继电器(方案一)、考虑股道正反向接发车且每种车型单独设置1个继电器(方案二)、考虑股道正反向接发车且车型信息采用继电器组合表示(方案三) 3种接口改造方案;通过方案对比分析,考虑股道反向接发四编组列车的运营需求较少,同时兼顾正在运营设备的安全风险情况,广清城际选择方案一实施改造,通过试验验证,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电路等运行稳定,系统功能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9.
《铁道通信信号》2010,(6):86-87
铁道部于2010年3月28日~30日在北京对新建长沙至株洲、湘潭城际铁路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本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99km,沿途设21个车站,其中无配线车站13个,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最大坡度30‰,动车组运行时速200km,股道有效长450m,部分650m,桥隧比例84%。全线设置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4年。  相似文献   

20.
<正>1概述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分为2种运输组织模式。模式一近期客货共线以客为主,远期仅开行客运列车,如东南沿海、合宁、合武、汉宜高速铁路等;模式二仅开行动车组,如武广、广深港、郑西高速铁路等。CTCS-2级或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仅装配于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