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抗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及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作用。为探讨β-榄香烯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胞形成。给予不同浓度(0.5,5,50μM)β-榄香烯干预后,ELISA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分泌量的变化。结果:β-榄香烯可降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P<0.05或P<0.01),胆固醇酯含量(P<0.01),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的分泌(P<0.05或P<0.01),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β-榄香烯抑制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同时改善巨噬细胞的炎症状态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吞噬功能和炎症相关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phorbol ester,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形成巨噬细胞,之后采用ox-LDL处理48小时后,诱导其形成泡沫细胞。利用中性红吞噬实验,分析泡沫细胞形成前后吞噬功能的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观察ox-LDL对THP-1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细胞形态学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利用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进一步发现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升高,并促进细胞吞噬功能增加,进一步促进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ox-LDL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大量分泌TNF-α(P0.05)。结论:ox-LDL通过增强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引起大量胆固醇聚集,产生细胞毒性损伤,并促进TNF-α炎性因子的大量分泌。  相似文献   

3.
肝X受体α在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肝X受体α(LXRα)在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中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22(R)-羟基胆固醇剂量依赖性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 而DIDS剂量依赖性减少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 22(R)-羟基胆固醇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LXRα mRNA的表达, DIDS可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LXRα mRNA的表达.结果提示,LXRα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为开发和寻找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干扰素-γ(IFN-γ)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以便探讨IFN-γ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分别检测ABCA1 mRNA与ABCA1蛋白质的表达,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发现IFN-γ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呈时间依赖性增加, 而ABCA1 mRNA和蛋白质表达、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以及apo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呈时间依赖性减少, 细胞内胆固醇增多.结果表明IFN-γ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同时增加细胞内胆固醇聚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肝X受体α(LXR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途径在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促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和机制,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RT-PCR检测ABCA1和LXRαm 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ABCA1和LXRα的蛋白质表达;使用LXRα的特异性激动剂T0901317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C.pneumoniae可促进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增加,抑制胆固醇外流,降低细胞ABCA1和LXRα的表达;使用ABCA1激动剂8-溴-环磷酸腺苷预处理细胞或LXR激动剂T0901317预处理细胞后,可明显减弱C.pneumoniae对THP-1细胞ABCA1的表达抑制,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提示,C.pneumoniae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胆固醇流出障碍,其机制可能与LXRα-ABCA1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载脂蛋白A-Ⅰ通过PKA信号途径影响ABCA1的表达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载脂蛋白A-Ⅰ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以便了解载脂蛋白A-Ⅰ和ABCA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各种因素处理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脂滴,运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分别检测ABCA1 mRNA与ABCA1蛋白质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载脂蛋白A-Ⅰ和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FRK)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减少,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增加.载脂蛋白A-Ⅰ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增加.FRK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加.SQ-22536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结果提示,载脂蛋白A-Ⅰ可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KA信号途经使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7.
脂多糖(LPS)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密切相关,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具有抗As作用.观察了LPS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TLR4/NF-κB信号途径和LXRs在此过程中的作用.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不同浓度LPS处理或者用LPS作用不同时间,以LPS单独或用NF-κB抑制剂对甲苯磺酰-L-苯丙氨酸氯甲基甲酮(TPCK)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LPS处理.RT-PCR检测ABCA1、TLR4和LXR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BCA1、LXRα及核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结果表明,LP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BCA1的表达,而增加TLR4 mRNA和核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LPS使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增加,TPCK预处理后,LPS的这种作用被部分抑制,LXRα的表达不受LPS和TPCK的影响.这一结果提示,TLR4/NF-κB信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肝X受体α (LXR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ABCA1)途径在肺炎衣原体 (C. pneumoniae)促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和机制,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RT-PCR检测ABCA1和LXRα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ABCA1和LXRα的蛋白质表达;使用LXRα的特异性激动剂T0901317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C. pneumoniae可促进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增加,抑制胆固醇外流,降低细胞ABCA1和LXRα的表达;使用ABCA1激动剂8-溴-环磷酸腺苷预处理细胞或LXR激动剂T0901317预处理细胞后,可明显减弱C. pneumoniae对THP-1细胞ABCA1的表达抑制,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提示,C. pneumoniae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胆固醇流出障碍,其机制可能与LXRα-ABCA1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巨噬细胞破泡沫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IL-6、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ox-LDL组、用胰岛素组、PI3K-AKT抑制剂组.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取细胞上清用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膜蛋白TLR4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TLR4、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过的巨噬细胞可向泡沫细胞转换,同时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使用胰岛素干预后ox-LDL的作用显著减弱,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 <0.05 vs ox-LDLgroup);而使用PI3K-AKT抑制剂干预后,抑制剂显著降低胰岛素的作用,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 <0.05 vs ox-LDL+ insulin).结论:ox-LDL可诱导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同时上调TLR4及NF-κB蛋白表达,增加炎性因子分泌,促进了AS进程,而胰岛素可使ox-LDL的作用显减弱,减少TLR4、NF-κB蛋白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从而减轻AS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通过PI3K-AKT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泡沫细胞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抑制泡沫细胞脂质蓄积是预防As的关键.本研究以人源性THP1单核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豆蔻酸佛波乙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160 nmol/L)诱导细胞24 h,ox-LDL(50 mg/m L)处理细胞48 h,构建泡沫细胞模型,探讨大蒜素(allicin)对THP1细胞泡沫化及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影响.RT-PCR、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大蒜素可上调巨噬细胞ABCA1表达.油红O染色、高效液相色谱及液体闪烁计数揭示,大蒜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THP1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含量,抑制泡沫细胞形成.此外,RNA干扰证明沉默ABCA1减少细胞的胆固醇流出,增加脂质蓄积.本研究结果提示,大蒜素可上调THP1巨噬细胞中ABCA1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降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蓄积的作用.我们的结果为解释大蒜素预防As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以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 ,观察油酸对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油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ABCA1mRNA与ABCA1蛋白的表达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实验显示油酸引起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呈时间依赖性增加 ,而ABCA1蛋白水平、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以及apoA 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呈时间依赖性减少 ,细胞内胆固醇增多 ,但ABCA1mRNA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 ,油酸减少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水平 ,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增加细胞内胆固醇聚积。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AS)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血管壁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循环细胞以及固有免疫原性细胞(例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综合作用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胆固醇超负荷形成的泡沫细胞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Krüppel样因子4(KLF4)是一种关键的抗炎转录因子,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已被证实发挥了重要的血管功能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KLF4是否在AS过程胆固醇对VSMCs的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KLF4在AS进展过程中VSMCs泡沫细胞样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小鼠AS造模结果显示,KLF4缺失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P<0.05),并增加动脉壁脂质蓄积(P<0.05)及血清胆固醇含量(P<0.05),加速AS进展。细胞内油红O染色及胆固醇含量测定研究证实,KLF4缺失促进VSMCs内胆固醇蓄积(P<0.05)。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KLF4缺失促进VSMCs胆固醇摄取、合成、促炎因子分泌及巨噬细胞黏附和胆固醇损伤诱导的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P<...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mi R-181b-5p靶向调控TIMP3对apo E~(-/-)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筛选,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 R-181b-5p靶基因。同时在ox-LDL刺激THP-1巨噬细胞及apo 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中检测mi R-181b-5p靶基因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且检测转染mi R-181b-5p后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IL-18、CCL2的表达变化。此外,通过病理切片方法检测转染mi R-181b-5p后小鼠主动脉窦处病变情况。研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TIMP3为mi R-181b-5p靶基因,并在ox-LDL刺激THP-1巨噬细胞及apo 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中证明了mi R-181b-5p可以降低TIMP3转录水平从而降低其蛋白水平表达,同时研究发现mi R-181b-5p在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均会增强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IL-18、CCL2的表达,并可以增加小鼠主动脉窦处病变面积。研究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mi R-181b-5p可以增加病变面积并且提升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分泌,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TIMP3表达,进而降低TIMP3蛋白水平实现的,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体内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该因子转录活性受氧化型胆固醇调控。多项研究表明,LXR及其靶基因调节体内的甾醇和脂肪酸稳态,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LXR有望作为治疗AS的靶点,除了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发挥抑制炎症及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等作用外,还对血管细胞及造血细胞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LXR调控非泡沫细胞抗AS的分子机制展开综述,期望为AS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β-榄香烯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对肝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人皮肤肿瘤的研究尚无报道。基于此,就β-榄香烯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展开研究,发现β-榄香烯能够显著抑制A375细胞增殖(P0.01),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主要表现为β-榄香烯能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进一步对相关凋亡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发现β-榄香烯通过抑制细胞内AKT信号通路途径,调控Bcl-2家族蛋白,降低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Bad的表达量,并激活部分caspase系列蛋白质的剪切活化,从而抑制A375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复苏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通过RT-PCR检测细胞IL-6及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APK及NF-κB蛋白表达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及IL-1β浓度。与对照组比较,TNF-α明显诱导FLS细胞IL-6及IL-1β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中IL-6及IL-1β的分泌(P0.05),同时磷酸化p38蛋白和核NF-κB明显增加(P0.05),且p38MAPK阻断剂SB203580能抑制TNF-α诱导的核NF-κB增加。O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FLS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和核NF-κB增加(P0.05)。且OA、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阻断剂BAY 11-7082均能抑制TNF-α诱导的IL-6及IL-1β分泌增加(P0.05)。综上所述,OA能抑制TNF-α诱导的FLS细胞炎症因子IL-6及IL-1β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PCL/β-TCP)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骨组织内血管生成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试样并加以表征。体内实验采用模型为SD大鼠股骨远端植入模型。双侧植入PCL/β-TCP支架后采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支架内部成血管标记物CD31的表达差异,并采用血管灌注方法进行血管造影,评价支架内部血管体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炎症标记物iNOS,抑炎标记物Arg-1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采用细胞共培养的方式检测PCL/β-TCP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以及免疫介导的血管形成改变。实验分为两组,空白组(Control)及PCL/β-TCP(PT5)组。将巨噬细胞系Raw264.7接种于材料表面并对其极化水平及分泌改变进行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1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M2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的表达情况。通过RT-qPCR检测CCR-7,CD20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转录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VEGF、PDGF-BB、IL-10、TNF-α的分泌情况。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PCL/β-TCP刺激下巨噬细胞分泌作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L/β-TCP刺激下巨噬细胞分泌作用对HUVECs表面血管形成指标CD31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在体内实验中,支架周围组织CD31表达升高(P0.001),血管灌注结果提示支架内部血管体积显著增加(P0.001),同时炎症标记物iNOS表达下调(P0.001),抗炎标记物Arg-1升高(P0.001)。在体外实验中,与Control相比,PT5组巨噬细胞中炎症标记物iNOS合成无明显差异,抑炎标记物Arg-1合成增加;炎症标记物CCR-7及TNF-α转录水平下调(P0.01,P0.01),抗炎标记物CD206及IL-10转录上调(P0.001,P0.001);VEGF转录水平下调(P0.01),PDGF-BB转录上调(P0.01);VEGF分泌水平下降(P0.001),PDGF-BB分泌增加(P0.01),IL-10分泌水平提高(P0.001),TNF-α分泌水平下降(P0.05)。在巨噬细胞分泌作用下,HUVECs的迁移能力提高(P0.001),CD31表达上调(P0.001)。结论:骨修复材料PCL/β-TCP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向M2方向极化进而促进血管形成,可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候选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姜黄素对ox-LDL刺激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的分泌及相关机制。本实验分别予姜黄素、miR33a inhibitor、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mmonium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处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的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THP-1)型巨噬细胞,RT-qPCR测定微型RNA33a(MicroRNA33a,miR33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核内NF-κB p65的表达、IκBα和p-IκBα的表达,ELISA测定IL-6、TNF-α的浓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组miR33a、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及p-IκBα/IκBα的比值及IL-6、TNF-α的浓度增加(P 0. 05),IκBα的表达减少(P 0. 05);而与ox-LDL组相比,ox-LDL+姜黄素组miR33a、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及p-IκBα/IκBα的比值及IL-6、TNF-α的浓度减少(P 0. 05),IκBα的表达增加(P 0. 05)。姜黄素可能抑制ox-LDL刺激的THP-1巨噬细胞IL-6、TNF-α的分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miR33a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筛选出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最佳抗炎活性部位。试验以水、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得到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水提取物分成三个组分:水(1)组分分子量小于6000;水(2)组分分子量在6000到10000之间;水(3)组分分子量大于10000),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NO分泌量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量为指标,筛选出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最佳抗炎活性部位。余甘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在浓度25~400μg/m L之间对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水(1)、水(2)和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分泌NO(P0.05)。在细胞因子实验中,乙醇提取物极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IL-1β和TNF-α(P0.01);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IL-6的效果最佳。综合评价得出余甘子乙醇提取物作为筛选出的最佳抗炎活性部位,其极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NO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可以作为后续分离鉴定抗炎活性物质单体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UHMWPE)颗粒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源性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建立UHMWPE颗粒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源性炎性因子释放模型;施加不同浓度的二氢青蒿素观察药物对细胞的影响,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反应。结果: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由UHMWPE颗粒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的表达,并显著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二氢青蒿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UHMWPE颗粒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其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药物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