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水分子团簇形成的理论,在制备具有生物功能的六环结构水的工作基础上,应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方法,对单个水分子转动惯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水分子的键长、键角和偶极矩发生变化时,其转动能谱也随之变化。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水分子簇微观结构改变后的六环水中原子运动方式,从理论上证明了六环结构水具有稳定存在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反文化运动,挑战下层中产阶级(1)的价值观念。下层中产阶级作为传统道德的守护人,试图通过打压地下出版物,参加反对淫秽物品运动和支持新右派的方式遏制反文化运动的发展态势。下层中产阶级渴望回归传统社会秩序的心理被共和党所利用,成为理查德·尼克松着力争取的"沉默的大多数"。然而,道德与社会经济利益孰先孰后的政策导向,也加剧下层中产阶级与共和党政客的分歧,为美国未来政治选举再添变数。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水分子为基础液、中空SiO2纳米颗粒为悬浮粒子的纳米流体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中空SiO2纳米颗粒在水中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水中首先进行无规则运动,随后相互靠近、黏结,最后达到相对平衡.水分子的加入可以延缓纳米颗粒的团聚,但不足以形成稳定的纳米流体.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能为-632 kJ/mol,表现为相互吸引,纯纳米颗粒和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一旦发生聚集,将无法自行分散.纳米流体中距离纳米颗粒表面较近的水分子扩散系数接近于零;距离纳米颗粒表面越远,水分子扩散系数越大,直至2.43×10-9 m2/s.这意味着纳米颗粒在运动初期靠近速度较快,随纳米颗粒间距离的缩短其靠近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4.
协同学的产生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于70年代初提出,1977年正式问世的。协同学也叫协合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协同学研究的是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和特征。一、自然界中的有序和无序系统的有序和无序,往往能够决定系统的性质。例如,水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以水蒸汽、水和冰这三种状态存在。在高温下,水是以水蒸汽的状态存在的,这时水分子运动是不规则的,属于无序状态。当温度降低,水蒸汽变成了水,这时水分子之间就保持着一个平均距离,它们的运动有…  相似文献   

5.
在动力学群得到的水分子Hamiltonian的基础上,求解正则运动方程,计算固定键角近似下水分子振动体系的庞加莱截面、采用wolf重构法计算振动体系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对于四维振动体系,庞加莱截面只能反映体系局域的行为;非线性耦合和能量的局域化导致振动体系的混沌,强非线性耦合也导致体系的准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粘弹仪详细研究了湿度对再生纤维素纤粘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65℃工范围内,随着湿度的增加,再生纤维素的Er下降,tanδ上升。这表明水分子的渗入对纤维素起到了增塑作用,对纤维素分子链间及分子 内的氢键起到了屏蔽作用,使得一些运动单元得以运动。  相似文献   

7.
对磁化水神奇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磁化水的神奇特性就在于当缔合态水通过磁场后,缔合态水分子的氢键遭到破坏形成单个水分子,这些单个水分子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用谐振子作为化学键的模型,水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可以描述为耦合谐振子系统.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相当于谐振子的能量从一个传递到另一个上.将水分子中HO键的振动以及水分子之间氢键的振动分别当作谐振子对待,从而具体描述了水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理论估计能量转移的时间为60fs左右,与实验定出的100fs以下一致.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水分子间能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确定一阶横摇运动方程中各系数,一阶横摇干扰力矩,以及单位波面角状态下横摇幅频响应函数;将波能谱转换为波面角能谱,利用波面角方向谱计算油轮横摇时有效波面角能谱,得到任意波向下横摇运动谱,并考虑了水深的变化对油轮横摇运动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变水分子簇的结构及诱发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水分子簇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以及改变水分子团簇结构的4种方法,包括外加磁场、外加电场、激光辐射以及直接加热法;最后简要介绍了改变水分子团簇结构所诱发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1.
罗兆敏 《科技信息》2012,(33):I0173-I0173
看图1这三幅图片,这是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四单元《溶液》里的三幅氯化钠溶解的图片.在这一节课里利用氯化钠溶解呈现电离的概念.仔细看这三幅图片.会发现水分子与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水合离子方式是不一样的.与钠离子靠近的是水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而与氯离子结合的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逐渐的溶解.发生了电离。  相似文献   

12.
对硝酸钾电解质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研究。水分子采用简单点电荷(SPC)三节点模型,钾离子被看作带电硬球,硝酸根离子采用刚性四节点模型,同时考虑节点间的库仑长程作用和L-J相互作用,对库仑长程作用采用EWALD求和方法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水-水相互作用的总势能绝对值升高;高浓度溶液中水水作用能的升高与水分子排列有序化程度的提高有关,即在浓溶液中水分子的偶极取向更加有序化,说明有更多的水分子参与水化。  相似文献   

13.
钾离子通道可以选择性的导通钾离子,使其快速通过细胞膜.但是钾离子通过该通道时仍需要克服一定的能量壁垒.钾离子进入及溢出通道的难易程度可以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来研究.钾离子通道对离子的高选择性及其快速导通钾离子的能力来源于其独特的离子选择性滤嘴结构.该结构决定了钾离子必须逐一通过.当一个钾离子进入滤嘴结构时,另一钾离子会随后进入.通常认为每两个钾离子中间会间隔一个水分子.那么水分子的存在和其在通道中的不同排列是否会影响钾离子通道对钾离子的导通能力?为解释这一问题,本文选取KcsA钾离子通道作为研究模型,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钾离子通过该通道时的难易程度与滤嘴结构内水分子排列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滤嘴结构内水分子的存在会影响其相邻钾离子的流动速度.由于水分子占据了钾离子在滤嘴内的结合位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钾离子不易流向该位点,但同时水分子的存在又可以推动与其相邻的钾离子向前运动.因此水分子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分子在(6,6)碳纳米管中的运动现象,分析了H_2O分子分别在温度为75 K、150 K和300 K下,受限于碳纳米管中的32个SPC/E模型中H_2O分子的O—O的径向分布曲线图.模拟实验得到水分子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运动越来越剧烈,有序化程度大大的降低.RDF曲线的最高峰出现在2. 8处,说明在该点出现其他H_2O分子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5.
刘信奎 《科技资讯》2010,(29):23-23,26
随着对C5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公司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严格控制则显的非常重要,经过长期的试验发现现在标准规定的石子的压碎指标的试验方法并不仅仅反映石子的强度。而且反映了该石子的级配的好坏。由于石子的强度对C5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非常的关键的。所以能够真实的掌握石子的真实强度则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将具体阐述石子本身强度和石子级配与压碎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天文馆地幔里有"大海"科学家通过分析一种叫做尖晶橄榄石的罕见矿石,证实地幔深层含有大量水资源。尖晶橄榄石是一种亲水矿物质,其1.5%的成分是水分子,主要来源于地幔上层和下层间的过渡层,深度为地下400~600千米。其样本表明地幔存在潮湿的蓄水层,这里的含水量相当于地球所有海洋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期,美国黑人的政治地位急剧恶化。这种变化,既是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其阶级统治的产物,也有包括白人工人在内的下层白人劳动群众受白人沙文主义的影响,未能与黑人团结战斗的因素,而黑人运动领袖们的改良主义路线也应负“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8.
细胞骨架微管中Kerr效应对水的电偶极集体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量子场论路径积分方法,研究细胞骨架微管中水分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含有Kerr非线性项的电磁辐射运动方程,进而讨论了Kerr效应对水的电偶极集体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微波的生物非热效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电偶圾相互作用,使它们以氢键的形式相互偶联在一起,形成水的团簇结构,且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结合.在微波场的作用下,水分子将发生取向极化,其转动频率恰在微波频率范围内,因此,原来较大的水分集团变小.甚至产生单个的水分子.以微波与微生物水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微波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时可以产生的两种效应,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提出了非热效应是微波作用于生物的主要效应.并对微波与生物体的作用机制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采用替代数据法研究了五体船在随机海浪中运动响应系统性质的判别问题. 针对3种侧体排水量比例的五体船型在不同海况、浪向下的运动响应时历,运用改进傅里叶变换算法生成替代数据,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判别指标,在显著水平为005下,对五体船运动响应系统性质进行了判别. 结果表明:五体船在随机海浪中的运动响应表现为线性系统特征,前后侧体的增加未改变五体船运动响应系统的性质,替代数据检验法能够准确合理地判定五体船运动响应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