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介绍了半连续活动炉底燃煤型壳焙烧炉的结构与特点,并对其设计进行了分析。工厂使用说,暧种型壳焙烧炉具有操作方便,生产率高,型壳焙烧成本低,质量好,完全适用于中小型熔模精铸厂。  相似文献   

2.
矿壳球团在带式焙烧机上焙烧还原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的生产高炉金属化球团的直接还原法。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矿煤球团用铁精矿(加添加剂)包壳所具有的优点,并介绍在实验室研究矿壳球团的配碳量、用铁精矿包壳时添加剂种类和用量、最高还原焙烧温度和升温速度、还原焙烧气氛等因数对金属化球团强度和金属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制备用于黑色金属熔模铸造型壳的硅酸乙酯——煤矸石粉涂料中,加入等量的石膏和滑石粉,试验其对型壳强度和工艺性能(流杯粘度、比重、悬浮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和使用结果表明,和单一的煤矸石粉比较,当涂料中煤矸石、石膏、滑石粉之比为0.50:0.25:0.25时,型壳残留强度可下降到原来的1/2~1/3,低于1.4 MPa;同时,型壳的高温强度和常温强度也显著降低;对涂料工艺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涂料使用寿命可满足制壳周期的要求。无论硅酸乙酯水解液中含18%SiO_2还是含12%SiO_2,均可使型壳脱蜡不胀裂、焙烧不开裂、浇注不跑火,型壳强度完全满足重量小于2kg(壁厚小于3mm)的薄壁铝合金熔模铸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限元软件AN SY S对300 kA铝电解槽焙烧启动过程一系列温度场下的热应力耦合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计算内衬外表面热膨胀压力,对槽壳变形和摇篮架工字梁上拱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内衬外表面热膨胀压力的变化规律,为铝电解槽焙烧启动过程仿真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中铝硅的分离在氧化铝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硫酸铵低温焙烧技术能有效提取矿物中的金属元素,本文以硫酸铵为提取剂,将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与硫酸铵共同焙烧提取铝.实验考察了焙烧过程中铝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焙烧温度,硫酸铵用量,焙烧时间和矿物粒度.结果表明,在400°C下保温2 h、硫酸铵用量为理论值的2.5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TiAl合金精密铸造用氧化锆陶瓷型壳的退让性,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添加不同含量碳纤维和尼龙纤维后的型壳退让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碳纤维可以提高型壳湿强度并降低型壳室温和高温干强度,但当所添加碳纤维的质量分数达到10%后,会同时提高型壳的三种强度.当尼龙纤维的质量分数处于10%以内时,型壳三种强度均会降低.当碳纤维的质量分数达到5%时,型壳的湿强度和室温干强度可分别提高51. 9%和20. 7%,高温干强度降低8. 5%,同时改善了型壳的退让性并降低了铸件的裂纹倾向.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乳胶粒为模板,分别制备了结构新颖的α-Ni(OH)2和Ni O的空心球壳。在适宜的条件下,首先在PSA乳胶粒表面生长一层Ni(OH)2,制得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用有机溶剂溶去模板得到Ni(OH)2空心球壳;在空气中焙烧除去模板,得到的是Ni O空心球壳。经物相分析表明壳层是α-Ni(OH)2。用TEM、SEM对核壳结构微球和空心微球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层是由片状的Ni(OH)2纳米晶构筑而成,焙烧后得到的Ni O空心球壳是由片状的Ni O纳米晶构筑而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O3,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对酸性品红溶液进行了降解.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络合剂、溶胶脱水温度、焙烧温度对LaFeO3样品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出的LaFeO3样品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在500~700℃下焙烧制得的LaFeO3样品物相均为钙钛矿型,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LaFeO3晶粒尺寸增加;用柠檬酸作络合剂,在脱水温度为60℃,焙烧温度为600℃下制得的LaFeO3对20mg/L酸性品红溶液的降解率可达到87.56%.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铸造因铸型制备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不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和新产品试制,研究利用光固法与熔模铸造相结合的工艺制造变矩器导轮功能样件,用于变矩器性能试验.首先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导轮的SLA原型,随后对原型进行沾浆、淋砂、焙烧制成型壳,再经熔炼浇注后得到导轮功能样件.利用此方法,可以实现导轮的快速铸造,从而节约模具费用,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潜艇加肋锥-环-柱结合壳提供设计依据,对组合壳中凹环壳块的加强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中环壳块的应力,指出凹环壳块需局部加强的必要性.提出凹环壳块中部增设肋骨和凹环壳块适当加厚两种加强方式,分析它们的应力分布特点.通过大量的计算,比较两种加强方式的效率,提出"应力放大系数"作为衡量凹环壳块加强方式效率的指标.制作了2种加强方式的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精车模型,进行了模型试验.计算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凹环壳块适当加厚是提高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效率的较优越的加强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采用射线行程平均长度(MEAN BEAM LENGTH)的概念建立四角布置摆动式燃烧器的炉膛传热简化数学模型。该模型既可用于对炉内传热过程进行分析,也可用于制作同类锅炉机组的仿真训练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链条炉中煤层着火的特点和影响其着人迟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炉膛与人炉煤层间换热的数学模型.将优化方法应用于链条炉炉膛结构的改造设计中,对某厂燃用无烟煤和贫煤的35t/h链条炉炉膛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造,改造后明显改善了锅炉的着火和燃烧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提高点火系统性能,提出设计磁电机时,关键参数点火击穿电压值的设计理论依据和经验公式。为设计参数的确定找到依据。可供设计时参考运用。  相似文献   

14.
文中提出了随机起爆的概念;介绍了一种实现引信随机起爆的气动式随机发火机构;导出了这种机构作用时间与机构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机构作用时间散布所遵循的规律;讨论了用这种机构原理实现引信延期保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内能源转管武器的首发启动方式,提出用微电机实现首发启动,并以此扩展在低射频下的变射频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材料角度探讨研究影响枪炮身管射击寿命的因素。分析指出,改善身管用钢的韧性,能够提高身管的疲劳寿命;改善钢的热强性,能够提高中、小口径速射武器身管的烧蚀寿命。钢的强韧化研究成就,为改善身管用钢的这些力学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简易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基本原理分析计算了搪烧炉圈墙火道内的换热工况,讨论了影响因素,旨在加深对圈墙火道内的换热机制的了解,为指导窑炉设计和在实际生产中改善换热条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STD总线标准的通用可控硅触发脉冲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8031单片机,具有较强功能,既可单独构成完整的控制系统,又可作为复杂控制系统的最低层控制。  相似文献   

19.
简介攀钢高炉历年的生产与铁损情况,分析了攀钢高炉铁损的主要走向及分布,着重分析了其铁损高的主要原因,提出进行综合治理是降低攀钢高炉铁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万向着发机构在碰目标时的受力状态,导出了万向着发机构作用所需惯性力随着角变化的规律,得出了万向着发机构作用灵敏度在空间沿一无限长圆柱面分布的结论。文章还讨论了影响万向着发机构作用灵敏度的因素,对机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