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应依托滨水区的环境,以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等要素,形成立体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该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武汉市天兴洲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的重要景观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具体化须以滨水区的实物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形成多层次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本文以城市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国城市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再开发与复兴对于地方经济、地域文化及城市景观的贡献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英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实践为案例,探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意义、价值、开发策略和设计理念,及其对于当前中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建设实践的启示。——栏目主持人英国经历了工业化时代的极度繁荣,作为产业空间而存在的城市滨水区成为城市生产和交通的核心。英国境内拥有发达的水域,城市滨水区对国家及城市的发展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六安市淠河滨水空间现状的研究与调查,提出对滨水空间设计的对策与建议,有利于六安市滨水空间的建设,从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增添城市活力,创建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5.
内陆城市滨水空间研究:论成都府南河工程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佳  田军 《时代建筑》1999,(3):36-38
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一极具城市文化传统特色的内陆城市滨水空间,它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又使城市间得以更加完善并满足现代化经济的要求,河道,绿化带,滨河路,滨河建筑群构成了全新的滨水空间,特别是绿化带和滨 河建筑群的城市设计及其所产生的景观效果对当今内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具有十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滨水空间是区域重要的生态空间,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黄金地带”,亦是城市人居空间的聚集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新形势下,探索滨水空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导滨水空间存量用地更新、提升滨水空间公共效益、展示山水与地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剖析闽江福州段沿线滨水空间的现状问题与规划挑战,从生态、空间、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提升的规划管控与建设指引,以期创造新时期城市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典范。  相似文献   

7.
线性滨水空间是城市开发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地域风貌具有重要价值,但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往往伴随滨水道路建设,滨水道路建设割裂了城市生态空间脉络,削弱滨水空间与城市其他区域的连通性,降低城市滨水空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以上问题,重新审视道路交通设计与线性滨水空间设计的相互关系,并以实际案例为依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侯驰 《建筑与环境》2007,1(6):123-124
城市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是我国一些滨水城市完善城市形象、塑造公共空间的直接手段,本文试图从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所关注的城市微观形态方面入手,分析城市设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归纳出评价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一般标准。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在城市滨水区设计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而抛弃了水系自身的生态功能和城市的地域特色的问题.立足现代生态设计及场所精神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在城市中起到的重要功能作用。并以入滇河道捞鱼河雨花片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案例,对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如何突出自身的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色的做出了相关探索,并对项目实施的方法和创新提出了可借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都市化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须把握以下三方面关系:滨水上下游间的关系,滨水两岸间的关系,滨水区与城市腹地的关系.以武汉、巴黎等典型滨水城市空间为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围绕滨水上下游区域的整合、滨水两岸城市空间的联动和滨水街区的复兴展开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探讨滨水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大量的为美化城市环境而进行的景观设计是一次重释城市空间内容及形式的历史机遇.文章通过8个“都市实践URBANUS”的都市造园案例来论述如何将零星的项目机会总结为系统化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1960年代是英国城市规划的分水岭,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从以物质空间为主导的规划转向以社会经济政策为引导的规划时代。以1968年城市计划为开端,迄今为止英国政府推出了诸多的城市发展政策,这些城市政策在总体社会经济目标框架下被称为城市更新、城市再生或城市复兴运动。今天看来,更新、再生、复兴,这三个仅有一字之差的措辞用语事实上代表了不同社会转型阶段英国城乡规划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本文的研究便是从历史出发,简要分析英国自1960年代以来其城市更新、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不同城市政策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思想、采取的政策形式、相应的社会效应等,目的是明晰当代城市发展理论实践整体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13.
张继刚 《规划师》2007,23(8):14-18
城市景观的内涵因学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城市风貌由形而上的"风"和形而下的"貌"组成,对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包含对显质形态风貌要素和潜质形态风貌要素的研究.城市风貌系统结构呈现出空间生态结构和时间文态结构的双重属性.对城市景观风貌的维育,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原理与技术,强化实施与管治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田莉 《规划师》1999,15(1):63-68
城市总体轮廓作为城市意象的主要组成要素,对城市形象的体现起着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其价值、保护原则及设计内容的阐述, 揭示了它对创造和谐优美的城市景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组织是城市中各种人类活动和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因而成为城市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回顾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对城市空间组织的研究历程及其理论成果,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新特点,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荷伯特城市滨水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华  卜菁华 《华中建筑》2005,23(1):109-111,119
该文以萨利文海湾总体规划为基础,提出了荷伯特滨水空间改造所涉及的两大核心概念——即“硬质”的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层”概念和“软质”的城市活动方面的概念,并通过荷伯特滨水区改造的具体实施内容加以分析论证。吸取荷伯特滨水区改造中有关“层”级界面和社会活动方面的理念,对于提高我国滨水环境开发建设水平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圳公共艺术广场是Urbanus的都市造园系列之二,作为城市策略它将公共艺术设施置放到混杂密集的城市街区之中,通过重塑基地表层地形创造了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国 《建筑学报》2003,66(5):24-27
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要素。论文探讨了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的概念,分析了历史上部分中外城市空间轴线的缘起、发展,构成方式、空间特色及其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对城市传统空间轴线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导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本文从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等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清基 《规划师》2001,17(1):17-21
文章围绕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城市生态生产力、城市生态效益、城市经济生产力、城市经济效益及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