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膨胀石墨对柴油吸附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研究了膨胀石墨吸附柴油后水中的残油量,并探讨了动态过程中水的流速、pH值、水质以及温度和油量的影响,为膨胀石墨在环保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雪鹏 《钻探工程》2023,50(3):66-73
随着深井、超深井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深层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对钻井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常规井筒强化材料较难满足深层、特深层钻井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等难题,研究了一种在150 ℃条件下即可膨胀的石墨材料,探索其在高温钻井液中的封堵、降滤失等特性。膨胀石墨是一种具有耐高温(500 ℃)、高膨胀性能、自润滑性的柔性膨胀材料,现有膨胀石墨起始膨胀温度通常都高于300 ℃,无法在井底温度条件下发生膨胀。本文采用多元氧化插层法制备了低于300 ℃即可膨胀的石墨材料,将其起始膨胀温度由300 ℃降至150 ℃,研究了该膨胀石墨多元氧化插层膨胀机理,进一步考察了其在高温钻井液中的封堵、降滤失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硫酸为插层剂,对天然石墨进行插层、膨化处理获得一次可膨胀石墨和一次膨胀石墨。分别对一次可膨胀石墨和一次膨胀石墨进行二次插层、膨化处理,获得两种二次插层膨胀石墨。将上述膨胀石墨进行超声波剥离制备纳米石墨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相应产物进行表征,将纳米石墨片加入润滑油中,研究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二次插层可降低纳米石墨片厚度,尤其是对膨胀石墨进行二次插层处理,平均厚度为4.5 nm。纳米石墨片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效果,其中对膨胀石墨二次插层制备的纳米石墨片减摩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4.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墨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其开采、选矿与加工过程中产生较严重的污染.通过对产生污染、治理污染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减少排放、节约资源的时策.  相似文献   

5.
硝化法制取无硫膨胀石墨存在的问题及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赵正平 《非金属矿》2000,23(2):11-12,39
对当前硝化法制取无硫膨胀石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介绍了一种制备无硫膨胀石墨的新方法 ,并探讨了多种因素对膨胀倍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种制备可膨胀石墨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铵和硫酸制备可膨胀石墨,探讨了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的可膨胀石墨制备方法.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石墨(g):硝酸钠(g):浓硫酸(mL)=10:1:24;反应温度50℃;反虚时间50min.制备出的可膨胀石墨膨胀体积可达330mL/g.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膨胀石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环境工程中处理油污废水与废气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膨胀石墨在环境治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膨胀石墨处理毛纺厂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膨胀石墨是一种新型的多孔碳质吸附材料。它具有发达的孔系结构,对于大分子的物质如重油具有超大的吸附能力。在研究膨胀石墨用于环境废水处理中,为了保证膨胀石墨在使用时不会破碎变形,将膨胀石墨加压制成低密度板后用于处理毛纺厂印染废水,静态条件下,废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40%,色度平均降低40%。现场应用时,废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20%,色度平均降低20%,现场实验表明,膨胀石墨在毛纺印染废水的处理中有其独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防静电聚乙烯/石墨复合物新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可膨胀石墨、膨胀石墨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材料,在二甲苯溶剂中制备了聚乙烯/可膨胀石墨和聚乙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扫描电镜显示,聚乙烯已包覆在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包覆在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上的高分子为聚乙烯分子.该法利用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的导电性能改善不导电的聚乙烯,并且成功地制备出具有防静电性能的聚乙烯/石墨复合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李天恩  李强  李新建  宋薇 《煤炭技术》2013,32(4):232-234
文章探讨了几种不同起源活性炭对海洋溢油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溢油的吸附能力不仅与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关,还受到其孔尺寸的影响。其中,煤基活性炭(商业活性炭)和玉米秸秆基活性炭虽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但是由于其结构骨架以微孔为主,难以吸附长链烷烃、大尺寸环烷烃及芳烃等溢油的主要组成分子,因此其吸附能力(5.6g/g)远低于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并不显著的,但具有介孔结构和大孔结构的硅藻土基活性炭(32.7g/g)。  相似文献   

11.
膨胀石墨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 ,通过改变插层剂浓H2 SO4 用量、二次氧化剂类型及用量 ,制备了一系列可膨胀石墨 ,考察了制备工艺对膨胀体积的影响 ,并与常用油品吸附剂 (脱脂棉、活性炭 )比较 ,考察其对废柴油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膨胀石墨吸油性能明显优于常用吸附剂 ,且膨胀体积越大 ,吸油性越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拓展微晶石墨的应用领域,将其氧化-膨胀获得膨胀微晶石墨,并用于含铅废水处理。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初始Pb2+浓度、反应时间、pH和温度等因素对膨胀微晶石墨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石墨经氧化膨胀制备的膨胀微晶石墨颗粒呈"蠕虫"状,含有丰富的网络孔隙结构,孔径集中在2~5 nm。膨胀微晶石墨对Pb2+的吸附行为受初始浓度、时间、pH和温度的影响,吸附量与初始浓度、时间和pH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膨胀微晶石墨对Pb2+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3.
膨胀石墨的尺寸效应及其对油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不同粒度的石墨在相同条件下酸化、高温膨胀,可获得膨胀倍数不同的膨胀石墨。通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观察膨胀石墨结构,证实在生产条件如酸氧化工艺、膨胀温度等相同时,鳞片石墨的粒度越大则膨胀倍数越高,对油的吸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4.
膨胀石墨的化学氧化法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氧化剂、插层剂、水洗方式和膨化方式的分析,综述了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的研究进展及遵循思路。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低硫乃至无硫、低污染、高膨胀体积和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墨鳞片大小对膨胀容积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较少的问题,论文选取不同大小鳞片石墨,在相同工艺条件进行膨胀实验。利用XRD和SEM对石墨精矿、层间化合物和膨胀石墨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和膨胀石墨堆积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石墨鳞片增大,膨胀石墨的膨胀容积越高。微观上,石墨层间化合物高温分解产生气体对大鳞片石墨作用时间长,致使层间距较大;宏观上,膨胀石墨的堆积方式不同致使膨胀容积差异。   相似文献   

16.
铁水脱硫过程中溶于铁水中的过饱和碳会以石墨的形式析出,本文针对铁水脱硫渣中含有石墨的特点,以煤油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采用浮选法进行回收,同时采用球磨、磁选对回收的石墨进行物理除杂,然后用盐酸、氢氟酸混酸进行化学提纯,制备得高纯鳞片石墨。研究表明:石墨回收率随着浮选剂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煤油和2#油总投加量为1200 g/t、煤油∶2#油= 4∶1时,回收率超过97%;球磨使杂质从石墨表面剥离,磁选则降低石墨中的含铁物质,“球磨+磁选”处理可以使显著降低石墨中杂质含量,通过三次“球磨+磁选”后,石墨中的固定碳含量由58%提高到88%以上。混酸处理在较佳条件下可以将石墨的灰分降至0.03%,达到高纯石墨标准。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回收的鳞片石墨与天然鳞片石墨在外形和结构上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微波膨胀对石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种不同粒度的石墨经化学法制备可膨胀石墨,通过微波加热及高温加热制备出膨胀石墨.对比研究其膨胀倍数、硫分、灰分及挥发分,结果发现用微波法制备膨胀石墨,其硫分低于高温法制备的膨胀石墨.而对于膨胀容积和挥发分,微波法制备的大鳞片的石墨优于高温法制备的膨胀石墨.实验同时表明相比传统高温膨化法,微波法具有高效和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由于石墨矿山的工艺设施不尽完善,很多矿山缺乏基本的"三废"治理条件,在资源开发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极大地制约了行业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石墨矿山"三废"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膨胀柔性石墨块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林  张庆  马玲 《非金属矿》2006,29(4):25-27
单独用浓硝酸或浓硫酸在常温下浸泡柔性石墨。可得到可膨胀柔性石墨,它在合适的膨胀温度下处理,可刳成外形完整的膨胀柔性石墨块。研究结果表明:构成膨胀柔性石墨块体的石墨晶体,其C轴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内,在保证其外形完整的情况下,柔性石墨中的石墨晶体在膨胀过程中不能充分自由膨胀。无论是比表面积还是中微孔孔容,膨胀柔性石墨块都明显低于普通膨胀石墨。在较小孔径范围内孔的形态基本上是一端封闭的孔。而在较大孔径范围内则存在更多开放型通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