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中开设的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小学.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见得就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认为,在小学应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跟其他课程整合.可以尝试与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课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无锡市长江中学地处无锡市新区,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从2002年秋季起,根据上级课程设置要求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该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已日趋成熟,逐步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一、整合课题、重在参与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的特点1.思想认识到位学校专门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学科组。从校长、教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到任课教师都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和《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  相似文献   

3.
张笑铭 《网友世界》2014,(17):168-168
在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学课程教材改革活动中,我国中学新开设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格外受到广大教育人士的关注。早在十几年前,我国教育部就我国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设目标和任务,要求各中学要积极开展探索信息技术和研究性教学的整合实验和实践。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全面信息化时代,而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资料信息的收集、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研究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教学整合不仅仅是积极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学的课程改革的必要举措,对提高学生社会认知、科学信息素养以及积极探索精神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涵义,介绍了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中的应用,并且提供了经笔者实践过了的基于Web的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5.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话题。不少人认为,在信息技术已经得到较大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应把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融入到其他学科之中,在学科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市面上也出版了一些"整合"型的学科教材,似乎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惟一出路,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以下一些现实: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状使得整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真正的进展。尽管国家在中小学推行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话题.不少人认为,在信息技术已经得到较大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应把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融入到其他学科之中,在学科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市面上也出版了一些"整合"型的学科教材,似乎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惟一出路,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以下一些现实:  相似文献   

7.
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北京一六一中学从2000年11月起,就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北京地区研究性学习的先行者。现在,学校已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的人员组织体系、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框架、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框架体系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由4部分构成,即:研究性学习之科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之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之选学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之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课程采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具体内容见下面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从2001年9月开始在高一学段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入口,几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学生参与率达到100%,所有学科的教师以及图书馆的管理员、校医等教职员工也参与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成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一次全校性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论坛,编辑一本《元济高级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选萃》。每年都有学生的研究课题获得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扎实开展,主要是抓了以下五个环节:一、更新教育理念,这是扎…  相似文献   

9.
随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使得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在衔接上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对教学形式、教学思想和教学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渗透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的思想,并体现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其在小学与高中之间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决“抛锚”问题二:如何面对学生“选题难”】1.确定“抛锚”问题,拟订问题解决假设。“抛锚”问题产生:据笔者了解,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在教育部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试点的十几个省市,普遍出现了中学生“选题难”的现象。在人大附中2001-2002学年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学习过程进行变革,尤其是对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是互动的,这无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的迫切要求.遵循系统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从"技术普及"特征明显的初级阶段迈向"发掘课程内涵"的新阶段的过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发掘课程内涵、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好工具.  相似文献   

12.
RSS作为目前最广泛的XML应用,逐步被引进教育领域中。学习者通过RSS提供的"订阅"服务,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聚合和快速更新。文章探讨了基于RSS的网络主题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了一个学习流程图,并结合具体实例,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文章最后总结了RSS在网络主题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反思·期待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类探究学习的特殊形式,以课程的形态出现,意图在实施中有所保障.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确实对现有的"一切为了考试"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冲击.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种种问题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研究性学习自2001年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以来,涌现出了许多课程的特色亮点和优秀案例,但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创造性、自主性和灵活性,使地区、学校和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还存在一定客观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发展区域不平衡、课程质量学校难保障”等。笔者通过几年来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探索,结合课题研究和教研动态,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际操作中学校层面对课程常态化开设的管理、学校教师对课堂常规化教学的开展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实践。一、学校管理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根…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由"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必将进入课堂.早在2000年,陈至立同志就提出了"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研究性学习"也被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部分.因此,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必然趋势,它有助于建构开放型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更便捷地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学校已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的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由于各校的硬件设备等情况不同,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不尽相同.笔者走访过一些学校,大多在小学一年级教授的都是键盘的知识.问及效果,教师们的反应则显得一般,好半天才说:"键盘知识不好教,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抛锚式教学”模型[1],对我校高中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开设先后产生的“如何提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地位”、“如何面对学生‘选题不当’”、“如何避免‘两种倾向影响开课’”和“如何运用网络手段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等“抛锚”问题的解决,进行研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在高中增加"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一改革,不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增加,而是涉及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目标的提升和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营造研究性学习的人文空间.开辟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呢?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教育学"课程是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但学生对本门课程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在此门课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兴趣、人际互动、科学研究、问题解决、信息整合方面得到提高,为后期的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使得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在衔接上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对教学形式、教学思想和教学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渗透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的思想,并体现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其在小学与高中之间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