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霍红英 《矿产综合利用》2023,(6):108-113+140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实现高钛型高炉渣固废的再次资源化利用,解决大掺量高钛型高炉渣制备透水砖问题,本文以高炉渣为骨料,高岭土、钾长石为粘结剂和助融剂,经坯体成型、烧结制备了透水砖。采用TG-DSC综合热分析法、SEM形貌分析法研究了物料的热性能及高温下的形貌变化;讨论了高炉渣及辅料的配比、高炉渣骨料的粒度、成型压力、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透水砖适宜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取高炉渣0.18~0.25 mm,高炉渣∶高岭土∶钾长石(质量分数)配比为75∶10∶15,成型压力为10 MPa,烧结温度为1 095℃,保温时间为3 h,此时透水砖的透水系数为0.064 cm/s,抗折强度为12 MPa,具备高透水性和高强度的特性,满足《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33-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铁尾矿烧结墙体材料体积密度和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在尾矿中添加部分气化炉渣,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了铁尾矿烧结墙体材料.结果表明,在950℃烧结时,添加20%气化炉渣可以制备出密度低于1.45g/cm3导热系数低于0. 23 W/(m·K)、抗压强度高于30 MPa的墙体材料,为利用尾矿制备具有节能、利废、保温、隔热、低密度的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轻质石膏砖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新型建筑材料,它具有六大优点:(1)质轻,同等面积的质量为传统砖墙的一半,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结构的负荷。(2)砖体厚度为传统砖墙的一半,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实用面积。(3)具有较高的隔热、隔音防火性能,经特别加工还具有防渗透和防辐射效果。(4)用与该砖体同物质的膏状粘合剂砌筑而成的墙体无须挂梁支撑,整体牢固。(5)砖体边沿凹凸设计,表面平滑,使墙体保持垂直,无须用传统水泥石灰砂浆批荡,节省材料。(6)该砖砌筑快捷,剪裁、开凿门窗、坑槽极方便,可用锯子锯,避免了陶粒、珍珠岩…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粉煤灰砖机是生产粉煤灰蒸压砖的主要设备,由于蒸压砖的抗冻性、耐蚀性、抗压强度等多项性能都优于实心黏土砖,而且对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已成为国内大力发展和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加大墙体材料改革力度的情况下 ,我国现阶段墙体材料的产品结构已不适应墙改政策的要求。堆存量巨大的工业废渣如煤矸石、粉煤灰和资源丰富的页岩、瘠性土等原料已成为建材行业的主要原料 ,优质粘土将逐渐退出制砖的主要原料领域。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的建材机械制造将面临着一次大调整 ,大量落后的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小型挤砖机组将被强制淘汰 ,软塑挤制砖技术设备的应用领域逐步缩小 ,硬塑、半硬塑挤砖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硬塑挤砖机组由于其优异的性能 ,在利用低塑性原料生产烧结空心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必将得到快速…  相似文献   

6.
以大掺量磷石膏制得高强墙体砖,磷石膏掺量达到65%,砖的抗压强度达到30MPa以上,且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抗冻性。研究了半水石膏、粉煤灰、钢渣掺量对制品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改善制品性能较为理想;当以同等质量的钢渣或粉煤灰取代5%的河砂,会造成制品的耐水性和抗冻性下降。探究了该砖的强度形成机理,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冶金废渣、粉煤灰和粘土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剂,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墙体砖。通过性能测试可知:该烧结砖的利废率可达75%~80%左右,且砖的力学性能良好,其抗压强度均达到了MU10-30的标准;当按矿渣45%、粘土10%、粉煤灰30%、碳酸钠5%和水玻璃10%配比配料,于950℃烧结并保温2h时,砖体的强度最高可达31.50MPa。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煤矸石低温焙烧优等保温砖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煤灰和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焙烧实心墙体保温砖。正交实验优化结果为:焙烧温度1050℃,焙烧周期8h,粉煤灰和煤矸石的掺量比是60%∶35%;保温砖抗压强度32.9MPa,为普通黏土砖MU30优等级;导热系数为0.405W/(m·K),低于普通黏土砖的导热系数0.78W/(m·K);此外,保温砖X衍射图谱出现明显的石英、莫来石特征峰。TGA-DTA热机理分析显示:900℃~1200℃的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坯体吸热开始熔融玻化,产生晶型转变,使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保温砖断片SEM扫描可见,经1050℃焙烧后,球体状的实心玻璃珠、珠状皱晶的珍珠岩、絮凝状的铝硅酸盐相,原料颗粒之间的间隙被黏性玻璃质所填充,致使保温砖产生很高的力学强度。保温砖耐酸、碱、冻融及强度实验表明,成品耐久性能及耐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张世海 《矿冶》2005,14(4):67-70
资源化利用矿山剥离废弃物用以生产建筑砖瓦,是符合国家的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及利用三废制砖等一系列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本文介绍利用矿山废渣生产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阐述了部分国家墙体改革的一些政策,并以齐大山铁矿为例,介绍了以矿山排岩废渣生产烧结空心砖、装饰瓦的工艺技术及主要设备,其经验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含钛高炉渣用于烧结矿渣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高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作烧结矿渣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原料配比和生产工艺控制,可以试制出高钛高炉渣掺量超过40%的矿渣烧结砖,产品指标均达到GB5101-2003MU15的要求,为高钛高炉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延飞  樊刚  魏昶  邓志敢  李卫峰 《矿冶》2015,24(4):49-54
通过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炉内侵蚀铬镁耐火砖的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成分分析以及SEM扫描电镜和EDS能谱检测分析,研究了在高温、强还原性气氛和碱性炉渣等熔炼环境下,还原炉内不同区域铬镁耐火砖的破坏机理。研究发现,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炉渣线区耐火砖表面损毁主要由熔渣氧化物侵蚀引起;熔池区耐火砖表面为熔渣侵蚀,没有明显的过渡带;高温还原性气体沿耐火砖显气孔进入耐火砖内部是导致炉顶区耐火砖表面结构变疏松的主要原因。通过化学成分以及晶体结构检测分析,发现铅、铜和砷等金属渗透引起的结构性破坏是造成渣线区和熔池区铬镁耐火砖损坏的主要因素;耐火砖内铁氧化物组分被还原引起的结构改变是导致炉顶区耐火砖结构疏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炉渣用于无土育苗基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高炉渣用作无土育苗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价和黄瓜无土育苗实验。通过分析高炉渣的化学成分、容重、pH值、总孔隙度、通气孔隙以及持水孔隙等理化性质,表明高炉渣适合作无土育苗基质。泥炭配加高炉渣制成混合基质的黄瓜育苗与纯泥炭(CK)比较,育苗时间明显缩短,18d育苗期结束,且幼苗长势良好,其中高炉渣与泥炭体积比为2∶3、1∶2及1∶3时的育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铁钒渣是热酸浸出湿法炼锌过程的副产物,铁钒渣具有成分复杂、含硫高等特点,导致其难以作为大宗建材的主要原料,目前尚无有效资源化利用手段。利用铁钒渣粒度较粗、结构稳定等特点,以安徽某铁钒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免烧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相同试验条件下铁钒渣免烧砖体系获得最高7 d、28 d强度的最优配方,但由于铁钒渣的掺入导致砖坯在养护过程中出现了泛碱、粉化现象,为防止泛碱现象引起免烧砖强度的降低,通过进一步改善铁钒渣免烧砖体系的成型压力、水灰比、外加剂种类等试验条件,明显改善了铁钒渣的泛碱现象,最终制备出的免烧砖28 d抗压强度可达23.56 MPa,满足《JC422-2007 非烧结垃圾尾矿砖》的标准要求,为铁钒渣在免烧制品中的大量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高炉渣目前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本文从组分、结构、工艺以及经济方面对熔融高炉渣制造玄武岩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熔融状态的高炉渣配加适量玄武岩矿石制造玄武岩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原铝生产、铝材制备以及再生铝的回收利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迄今为止,我国对铝工业废渣的处置方式仍以堆积填埋为主。为解决铝工业废渣的堆积填埋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开展了铝渣制备免烧砖的可行性研究。系统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石灰、石膏及水泥对铝渣免烧砖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铝渣免烧砖的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进行SEM和XRD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65%铝渣、10%石灰、15%石膏和10%水泥配合比条件下制得的免烧砖,7 d抗压强度为17.31 MPa,7 d抗折强度为2.61 MPa,符合MU15级免烧砖的性能要求;免烧砖内部发生了明显的水化反应,反应生成的CAH、CSH和Aft是铝渣免烧砖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钢厂低钛高炉渣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二元碱度(w(CaO)/w(SiO2))和MgO等化学成分变化对该渣系脱硫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钛高炉渣的脱硫能力随着炉渣二元碱度增加而提高;当w(MgO)<10%时,炉渣脱硫能力随MgO含量增加而升高,继续增加MgO含量,其脱硫能力反而降低;随着Al2O3和TiO2含量增加,炉渣脱硫能力降低。建议高炉生产炉渣二元碱度保持在1.05~1.10,炉渣MgO含量应保持在9%~10%,同时应适当降低Al2O3和TiO2含量。  相似文献   

17.
铬渣的固相还原工业试验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还原法,选用某种廉价工业废物R作还原剂、S做稳定化剂,进行铬渣解毒处理,对终渣进行放置时间、酸碱度和温度影响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终渣中Cr6+浸出值远低于国标GB5085-1985规定限值1.5mg/L之下,且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解毒彻底,在环境中放置安全、稳定。并利用该终渣及电石渣、磷石膏等工业废渣制备了废渣空心砌块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8.
章丽萍 《煤炭工程》2014,46(4):103-105
论文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煤间接液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化炉渣、热动力炉渣、除尘灰为制备免烧砖原材料,以生石灰、水泥为辅料,以石膏为激发剂,各原辅材料的重量比例为:气化炉渣35.6%,热动力炉渣32.4%,除尘灰14%,石灰8%,石膏4%,水泥6%,通过预搅拌、陈化、二次搅拌、成型、蒸汽养护、脱模出室分检等制备工序,在100℃蒸养下可制备出符合《非烧结砖垃圾尾矿砖》(JC/T 422-2007)标准和《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标准要求的免烧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研究锌浸出渣挥发窑衬砖的损坏机理。查清了铬渣砖与残砖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以及骨科刚玉和尖晶石的微观不均匀分布。铬渣砖在挥发窑反应带高温区内蚀损的主要形式为物理渗透、化学侵蚀和机械冲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