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道德教育思想是蒙田教育思想的核心。蒙田在对当时法国旧经院教育弊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道德教育地位、目的、内容、方法和原则等诸多方面对道德教育展开了系统论述,申明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并将塑造健全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明确了以“哲学、历史和自然”为主的道德教育内容,提出了“宽严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突出强调了“去功利化”的道德教育原则。蒙田道德教育思想特色鲜明,其思想精髓对后世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学校开展“善小”道德教育活动,在宣传发动、精练宣传语言、设计主题活动、规范活动内容等方面作了介绍,同时就学校怎样开展“善小”道德教育活动及“善小”道德教育活动的常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一些学生成为道德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该群体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他们道德行为的“非正确归因”,道德环境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异质性以及教育评价中过于重视“易关注点”等方面。对此应加强道德教育主体素质,改善道德教育环境并防止“表格德育”泛滥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国家的道德教育的形式与特点的介绍,揭示出国外道德教育的隐性化趋势,并从隐性化道德教育作用的发生机制方面说明了隐性化道德教育的优越性,进而提出了对我国更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的设想:“三化”“三贴近”。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化———贴近实际;生活化———贴近生活;人本化———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混乱与无序、放纵与极化、极端自由思想等问题,根据主体间性理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予以矫治:在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在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会宽容;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观上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  相似文献   

6.
德育实效性是衡量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等方面,、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富有重要价值和启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要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要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以及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材和教的界定”、“材和教的关系”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学、心理学意义”三个方面的分析做起,厘定了现代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概念,分析了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现代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班级授课制的现代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特色主要是“注重运用道德教学理论的新成果”、“注重根据道德教育改革的精神进行实践研究”和“注重探索道德教育的各种途径”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樊浩一、道德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道德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更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重大难题。从逻辑上说,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不外两个方面:“教什么”与“怎么教”。“教什么”是教育的内容问题,即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教...  相似文献   

10.
陈忠 《九江师专学报》2005,24(3):104-108
本文就未成年人的群体社会态势、未成年人的“时年”特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接受”情境,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诸方面,探讨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可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性的、认识论的,而且更是审美的、艺术的。审美所要重塑的是我们陷入为单纯认识论的道德精神家园,所要创造的是恬美澄明的道德理想境界,所要颂扬的是千百年来奉为圭臬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走向"诗性语言"的心灵唤醒的教育,通过诗化的语言扣动个体内在美好善良的心弦。"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良知坎陷"的教育,惟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善致善"的教育,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  相似文献   

12.
刘向把“德”当作“国之宝”,对德育非常重视。认为修德首先要戒除“利”欲,因为“利”足以败“德”。除了在精神上戒除利欲,还要在生活中以礼乐进行教化,礼乐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安邦。刘向的德育思想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又有所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儒家德育的衰落史隐含于晚清到“五四”时期的这段历史陈迹之中。晚清的教育新政和学制改革虽然在主观上想要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及封建统治秩序,但是客观的结果却是逐渐消解了儒家德育的制度基础;此后,民国初期的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废除了“读经”和“修身”这两门课程,进而解构了儒家德育的课程基础;“五四”时期的德育革命则全面批判了儒家价值观,导致了儒家德育的价值基础的崩塌。通过对这段德育变迁史的考察与分析,可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儒家价值观以及儒家德育的现代困境,从而促进我们对于近代德育变迁史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蕴涵价值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公认的正当性"公设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混淆上,遮蔽了人们对道德教育内在价值悖论的认识,影响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厘清道德演绎的逻辑思路,回归道德教育的本来面目,将给道德教育实践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师德”作出了新的解释,并进而提出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两点建议:一是“为己而学”,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这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寓身教于言教之中”,教师的讲授,不仅传承学问,而且展示人品,变课堂教学为立体式教育,使学生在受知同时,得到“师德”的浸润,从而益智增德。  相似文献   

16.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育进行审慎思考,让师范教育的德育回归“善”之本真,同时将“情”之德育融于现实生活,把德性的养成作为塑造德育格局的重心,进而追求德育的“美”之境界。建构师范教育的德育体系必须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下分析当代师范教育的德育理路,探寻师范教育的德育文化语境与路径。从面向“新时代”,植根祖国大地,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在“时间”文化语境、“空间”文化语境和“职业”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凸显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德育的实践逻辑、国际视野和专业属性。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治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它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尤以"为政以德;贵在修身;民本思想;教而后刑,德主刑辅;尊贤使能"等最为经典。但儒家德治在今天也有其内在局限性,我们应当以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它。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克思主义德育学”置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学科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厘清"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边界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德育学"来替换"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既可增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其他四个二级学科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又可与我国古代德育或西方德育接轨并突显与它们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道德至境的教育达成构成了道德教育之“育”的至境追求。道德教育目标的至境追求:价值和幸福的统一;道德教育内容的至境追求:幸福、公正与关怀;道德教育方法的至境追求: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