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门冬氨酸钾镁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7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6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85例)不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其对AMI早期死亡率和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死亡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可为AMI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76例。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n=38)与对照组(常规治疗,n=38)。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钾水平、血清镁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36/38)、76.3%(29/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钾、血清镁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脑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后长期鼻饲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葛根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单用葛根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脑梗后心律失常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少。结论:葛根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脑梗后心律失常的高疗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德冰  吴宗波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52-85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1),所有病例都给予静脉给药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给予极化液。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AMI溶栓治疗中心律失常和心脏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溶栓再灌注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和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冬氨钾镁用于AMI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及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和6.3%,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心律失常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20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临床病种和心律失常类型随意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门冬氨酸酸钾镁片2片1天3次,美托洛尔50~200mg/d,对照组100例,单独使用美托洛尔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6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显著提高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减轻病人心悸等症状,明显减少单独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 (5 0例 )溶栓前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对照组 (5 0例 )溶栓前不用门冬氨酸钾镁 ,观察其对溶栓治疗中AMI急性期死亡率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6 .0 %与 10 .0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溶栓再通患者死亡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7.4 %与 10 .0 %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4 6 .0 %与 70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溶栓前应用治疗AMI可明显改善预后 ,门冬氨酸钾镁可作为AMI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8.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峰 《当代医学》2010,16(2):102-10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100ml+10%GS1000ml+普通胰岛素8U,ivgtt,qd;对照组:普通加镁极化液1000ml,ivgtt,qd。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65.5±2.1)次/min、QTd(38±6)ms明显低于对照组,QTc周期(446±31)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欧秀成 《吉林医学》2015,(7):1363-1364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血清钾、血清镁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彭小江  王强 《吉林医学》2013,(26):5389-5390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吸氧、镇痛、阿司匹林、绝对卧床休息等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钾、血镁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钾与血镁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提高水平远远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显效3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25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后,能够有效改善血钾、血镁含量,并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及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小儿心律失常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儿参与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基础常规治疗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1 4,P=0.013 0)。治疗14 d后,观察组早搏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8 7,P=0.647 8)。结论:小儿心律失常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能够明显提升用药效果,使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著降低早搏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常规应用洋地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14d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洋地黄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比值(E/A)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9%)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组无明显洋地黄不良反应;EF、E/A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减少各种心律失常及洋地黄中毒事件的发生,值得在高原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欣 《大家健康》2016,(1):161-162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 ,观察比价两组心电图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 (36/40 ) ,对照组为82.5% (33/40 )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 (36/40) ,对照组为77.5% (31/40)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理想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晓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310-131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94例,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控制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的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3.9%,〈0.05);治疗组用药后血钾、血镁分别为(4.48±0.32)mmol/L和(0.93±0.11)mmol/L,与用药前(3.90±0.29)mom/L和(0.70±0.09)mom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疗效确定,且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血镁浓度与血钾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且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愉态  邓兴臣 《广东医学》2001,22(4):347-348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3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 43例及对照组 4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 ,观察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