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术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及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方法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及自编的原因调查表对86例手术患儿家属进行测查.结果手术惠儿家属在患儿术前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术后(P<0.001),术前焦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的原因有对手术、麻醉及预后的不了解;患儿母亲焦虑评分高于父亲(P<0.05);急诊手术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择期手术(P<0.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应注意母亲角色的特殊性及重视急诊手术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
颅脑肿瘤患儿家属术前焦虑状况与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颅脑肿瘤患儿家属术前焦虑状况及相关需求,及时满足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为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自设问卷对114例住院患儿家属术前焦虑状况及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颅脑肿瘤患儿家属术前焦虑水平高于国内常模(P<0.01);56.14%的患儿家属术前存在焦虑情绪;母亲焦虑得分高于父亲(P<0.01),焦虑得分与家属的年龄、学历、职业无关(P>0.05).术前患儿家属需求主要包括:了解患儿的病情、肿瘤能否全部切除、手术危险性和预后等疾病相关内容.结论 护士应针对患儿家属的不同需求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其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患儿家长术前焦虑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2019年5月1日~7月31日某儿童医院日间外科接受日间手术的199例患儿家长进行术前焦虑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日间手术患儿家长术前焦虑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家庭收入水平、患儿手术种类是影响日间手术患儿家长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P 0. 05)。结论:日间手术患儿家长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儿家长的术前焦虑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患儿家长术前焦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眼外伤患儿家属在围手术期间焦虑状态、导致焦虑的相关因素及需求,进行适当护理干预,有效缓解家属在围手术期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48名眼外伤患儿家属在患儿围手术期间的焦虑状态和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人院时本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56.93±14.72)分,呈较高水平,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焦虑产生原因与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主刀医生技术水平、麻醉方式(全麻)、患儿年龄、急诊手术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手术患儿家属的特点及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其围手术期间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6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YPAS)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20min、进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时、术后24h患儿YPAS评分均比对照组患儿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76.67%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手术儿童术前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可改善患儿心理负面情绪,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提高患儿家属的心理应激能力。方法对208名患儿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鄄90)进行测评。结果患儿家属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4个因子分值高于常模,均P<0.01。结论在对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进行护理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这对患儿的治疗及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桂霞  梁先锋 《现代护理》2004,10(6):530-53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 ,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T)对我院 2 0 0 3年 6~ 12月期间 110例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结果 显示 110例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状态 -特质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常模[1 ] (P <0 .0 1) ,其中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随病人的住院次数、家属的职业、经济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 ,而男女病人家属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只有正确了解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 ,才能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从而降低其焦虑程度 ,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及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心理反应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名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反应调查.护理干预前将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护理干预4周后,患者家属SAS、SDS评分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白血病患者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反应,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设立小儿外科护理小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学龄前患儿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小儿外科护理小组的护士护理,采取多元化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实施后从患儿紧张焦虑程度、访视前后家长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遵医行为及家长对麻醉科医护服务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焦虑得分在进入手术室时和等待手术时,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访视后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遵医行为及对麻醉科医护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设立小儿外科护理小组,采取多元化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焦虑、恐惧情绪,促进围手术期小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戏干预在学龄前眼科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84例在我院进行择期眼科手术的学龄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游戏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返回病房哭闹情况、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 YPAS)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返回病房时哭闹不止情况少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各时间点m YP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游戏干预模式可明显减轻眼科手术围手术期出现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焦虑程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确诊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40例新确诊脑瘫患儿家长和同期住院非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新确诊脑瘫患儿家长SAS总分及SDS总分明显高于非脑瘫患儿家长(P<0.05).结论:新确诊脑瘫患儿家长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责任护士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宣教,了解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应对能力,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袁双娉 《妇幼护理》2022,2(16):3755-3757
目的 探讨全程正性暗示结合心理疏导对学龄期儿童斜视矫正术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儿童斜视矫正术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正性暗示结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的焦虑情绪、恐惧情绪、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学龄期儿童斜视矫正术患儿实施全程正性暗示结合心理疏导,能够减轻焦虑恐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麻查眼底患儿家属的焦虑状况及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分析与焦虑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82例已诊或拟诊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家属在术前1d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家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常模(男性:t=7.826,P〈0.01;女性:t=15.278,P〈0.01),其状态焦虑主要与患儿家属的性别、手术时与患儿的暂时性分离、担心此次入院疗效不佳等因素有关(P〈0.05);特质焦虑主要与患儿的化疗史、全麻查眼底手术史以及手术时与患儿的暂时性分离有关(P〈0.05)。家长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中减轻患儿恐惧占72.0%、护理技术过硬占70.7%、态度和蔼占64.6%、普及疾病知识占48.8%等。结论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该针对患儿及其家属的特点进行护理,根据其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为其及患儿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确保患儿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学龄期儿童眼科局麻手术术前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天津市某眼科医院首次行眼科手术的140例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中文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期患儿术前焦虑评分平均为(34.57±8.20)分,得分范围23.33~58.33分,术前焦虑发生率为57.9%。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既往麻醉经历、术前操作性疼痛Wong-Baker评分、家长特质焦虑评分是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学龄期患儿眼科局麻手术术前焦虑发生率较高,低学龄、操作性疼痛感较高、没有或既往痛苦麻醉经历的患儿更容易出现术前焦虑,其家长的高焦虑特质也会影响患儿术前焦虑心理,应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改善患儿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对我院2003年6~12月期间110例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结果显示110例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状态-特质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常模[1](P<0.01),其中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随病人的住院次数、家属的职业、经济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而男女病人家属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只有正确了解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才能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其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及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16例子宫全切患者于术前1 d进行焦虑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子宫全切患者术前焦虑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育史、手术史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文化程度较低、未婚、丧偶、无生育史、有手术史的子宫全切患者术前焦虑水平高,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散粒肿门诊局麻手术术前心理护理疗法。方法对90例小儿散粒肿门诊局麻手术的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同时,对其家属或监护人做好术前的解释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患儿能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结论术前对小儿和家长心理护理使家长和患儿对病情有一定的了解,能更好的配合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伍梅娟  刘艳  刘飞勇 《家庭护士》2009,7(6):503-504
[目的]了解尿道下裂患儿父母在患儿手术前后的焦虑及应对方式的情况,为尿道下裂患儿父母提供更好的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护理.[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90例尿道下裂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尿道下裂患儿父母手术前后SAS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对方式方面的积极应对(PC)分值高于常模(P<0.05),消极应对(NC)分值低于常模(P<0.05).NC以母亲分值高(P<0.05);高中及以上PC分值高,初中及以下NC分值高(P<0.05),其他职业PC分值比农民高,农民NC分值比其他职业高(P<0.05).[结论]尿道下裂患儿的父母在患儿手术前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护理人员应充分地评估每个个体的职业、受教育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脊柱侧弯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降低患儿家属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脊柱侧弯临床护理路径,突出支持性心理干预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于术前及术后对患儿家属进行测评,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了解患儿家属术前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儿家属术前SA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术前1d、术后当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儿家属S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SCL-90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而人际关系、敌对性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患儿家属间的有效沟通、引导性的护理干预和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方法,可降低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行骨科手术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例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干预基础、术前探视、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健康教育、与相同疾病患儿交友及熟悉手术相关过程。对88例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88例患儿护理干预后轻度SDS、HAMA评分值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8例患儿护理干预后中度、重度SDS、HAMA评分值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建立良好的心态,有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