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0年以来,新疆温泉县山区出现大面积不明原因的旱獭死亡,2002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调查发现1份牧犬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上报自治区卫生厅后即派员现场调查,基本确定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并建议次年开始疫源性调查.2003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和新疆疾控中心组成联合鼠防调查队在温泉县阿拉套山库克他乌地区自毙旱獭材料中分离出4株鼠疫菌.2004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和新疆疾控中心组成联合鼠疫调查队对温泉县南山(别珍套山)和北山(阿拉套山)进行了大面积的鼠疫疫源地调查工作,调查面积为2 814 km2,调查中发现了南北山旱獭及长尾黄鼠阳性血清,证实了温泉县山地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本文就2002~2004年温泉县鼠疫监测汇总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新疆温泉县鼠疫疫源地面积,鼠疫疫源地类型.方法 2004年5月27日~8月31日在温泉县南部山区采用鼠疫流行病学、生态学、动物昆虫学、血清学、病原学等方法进行鼠疫疫源调查.结果 啮齿动物优势种为灰旱獭,主要分布在海拔2 100~3 200 m的高山草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地带;其次为长尾黄鼠,主要以岛状分布于海拔1 800~2 800 m的草原带.路线法调查灰旱獭密度为0.26只/hm2,定点法调查3个样地平均密度为3.8只/hm2 ;调查区内长尾黄鼠数量甚少,呈岛状分布,样地定点观察平均密度为9.2只/hm2.调查区内按不同生境用5 m夹线法进行夜行小型鼠调查,捕获小型鼠4种15只,小型鼠捕获率为2%.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共发现3科、10属、13种.病原学检验脏器及媒介蚤材料,结果均为阴性.血清学检验出5份阳性材料.结论 旱獭和狗血清阳性说明温泉县南部山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有动物间鼠疫流行.为了防止人间鼠疫流行,应加强鼠防意识,加大鼠防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各项鼠疫防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起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9月,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县境内发生了一起人间鼠疫。从疫情的发现、确诊到疫情的控制,有许多地方值得鼠防工作者借鉴。1 疫情的发现和确诊1.1 疫情的发现 1998年9月2日,西水乡二夹皮村一牧工突然死亡,经初步流行病调查得知,死者曾剥食过旱獭,死因可能和鼠疫有关,当日向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站报告了情况。  相似文献   

4.
温泉县卫生防疫站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碘缺乏病防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和规定,于1996~1998年对温泉县的轻、中、重3个病区进行了系统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所自1959年以来,在鼠疫疫源调查工作中,曾多次从啮齿动物(灰旱獭、黄兔尾鼠、红尾沙鼠、赤颊黄鼠、长尾黄鼠、灰仓鼠)及食肉动物(獾、沙狐)分离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新疆玛纳斯县卫生防疫站还从灰旱獭体的草原硬蜱和谢氏山蚤分离出红斑丹毒丝菌,可见类丹毒病在新疆境内的野生动物间有着较为广泛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1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963年,原新疆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调查了沙湾山地,认为该地是疑似鼠疫自然疫源地.1988年8月在新疆沙湾后山博尔霍拉牧场发生一起人间鼠疫,同年从后山灰旱獭、长尾黄鼠及其寄生蚤--方形黄鼠蚤中分离到了3株鼠疫菌,判定沙湾县为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1].1990年,在前山鹿角湾地区的灰旱獭中检出5株鼠疫菌,从而证实沙湾前山为灰旱獭单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县鼠疫监测结果,掌握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宿主动物、媒介昆虫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血凝法、ELISA、胶体金层析法)检验,并分析2014年的监测结果。结果定点法观测旱獭平均密度1.42只/hm2,路线法观测旱獭平均密度0.63只/hm2;梳检旱獭132只,检蚤562只,染蚤率为47.72%,蚤指数4.25;搜集自毙动物材料27份,取捕获的活旱獭脏器172份,集36组体蚤进行鼠疫细菌学"四步"检验,未分离出鼠疫菌;监测旱獭血清360份、牧犬血清20份,检出牧犬血清阳性1份、滴度1∶16,27份自毙动物血清经血凝法、ELISA、胶体金层析法检测均为抗体阴性。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县鼠疫监测点病原学检测未检出鼠疫菌,但检测到1份牧犬阳性血清,今后还需加强动物鼠疫的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及时发现该地动物鼠疫疫情,防止动物鼠疫传到人间。方法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中有关方法进行。结果 2010年灰旱獭平均密度为0.93只/hm2,长尾黄鼠平均密度为16.5只/hm2;长尾黄鼠体外总蚤指数为9.2,其中方形黄鼠蚤占77%;长尾黄鼠鼠疫间接血凝阳性率为0.65%;共检出鼠疫菌23株,其中1株检自灰旱獭,5株检自长尾黄鼠,12株检自方形黄鼠蚤,4株检自似升额蚤,1株检自宽新蚤;2010年未发现人间鼠疫疫情。结论 2010年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呈高强度流行。动物鼠疫疫情发生后,除加大动物鼠疫疫情监测外,还加强了人间鼠疫疫情监测,有效地防止动物鼠疫疫情传到人间。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肃南县地处祁连山北麓,历史上曾多次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1961年在肃南县扎科地区,省、地调查队通过鼠疫疫源检索、流行病学调查,从旱獭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证实了本地区存在喜玛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至今已调查证实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为13 572.9km2,为了进一步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总结经验,随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 ,现将2003~2006年鼠疫监测结果 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甘南州近年来鼠疫监测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预测该疫源地旱獭鼠疫复燃的可能性。方法对1990年以来鼠疫监测中应用IHA、RIP和ELISA方法,检验该块疫源地的动物及人血清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该地区鼠疫流行现状。结果夏河县自1991年至今用IHA方法检出22份旱獭阳性血清,用ELISA方法检出1份人阳性血清(滴度为1∶64);碌曲县用RIP方法检出2份旱獭阳性血清;历史鼠疫疫源地玛曲县用RIP方法检出1份犬阳性血清。结论该块旱獭鼠疫疫源地已渐入复燃期,应进一步加强当地旱獭鼠疫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开展牧羊犬血清鼠疫FI抗体检测,同时开展历史鼠疫疫源性的调查。做好群众以"三报三不"为主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鼠疫防治全员培训,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德格县旱獭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喜马拉雅旱獭(旱獭)鼠疫在四川是否存在,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结果通过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犬阳性血清2份,从33份旱獭标本中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材料10份,17份旱獭检材中检获鼠疫菌4株。结论确定四川德格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 ,现已查明有 30个疫源县、118个疫源乡、6 74个疫点 ,疫源面积达 18× 10 4km2 ,有 13种自然染疫动物和 9种自然染疫昆虫 ,是我国各型鼠疫疫源地中鼠疫流行最为猛烈、对人群威胁最为严重的一块疫源地。1 鼠疫流行概况1.1 动物间鼠疫 喜马拉雅旱獭 (以下简称旱獭 )是这块疫源地的主要宿主。疫情活跃 ,动物间鼠疫流行连年不断。仅 1999、2 0 0 0年在旱獭体和旱獭体表寄生虫体内分离出鼠疫菌 4 1株 ,发现新疫点 8个。 2 0 0 0年 5月从祁连山北麓肃南所捕的 2 18只旱獭 ,经河…  相似文献   

13.
苏里格油气田位于鄂尔多斯长爪沙鼠疫源地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境内,按照市鼠疫防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市卫生防疫站汇同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卫生防疫站于2003年4~5月、10~11月对本疫源地进行了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地方病通报》2004,19(3):3-3,13
20 0 4年 8月 1 6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卫生防疫站东南沟鼠疫监测中心竣工典礼暨乌鲁木齐县鼠疫突发疫情控制模拟演练在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东南沟村隆重举行。活动由乌鲁木齐县卫生局刘文生局长主持 ,乌鲁木齐县卫生防疫站康本站长致辞欢迎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专业人员参加典礼和观摩演练 (参见封二图版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张鸿副市长和乌鲁木齐县人民政府张峻祥副县长为东南沟鼠疫监测中心竣工揭牌。乌鲁木齐县卫生防疫站在鼠疫防治战线上连续工作 1 5年以上的 5位同志受到表彰 (参见封三图版 )。张鸿副市长做重要讲话 ,他结…  相似文献   

15.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以下简称旱獭)是青海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据鼠疫流行史的调查,首发病例89.5%由于接触和剥食病死旱獭所致。因此,研究旱獭鼠疫动物病流行情况,对防治鼠疫有着重要意义。鉴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比分离鼠疫菌株的阳性率高,故被视为侦察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可靠手段。同时便于了解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动态、流行高峰及流行强度等。因此,我们利用了该方法,对刚察及海晏县的疫源地进行了鼠疫动物病调查。  相似文献   

16.
泽库县鼠疫流行动态浅析郭海舟辛培仁陈占才泽库县系黄南州所属牧业县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县历史上曾有过疑似鼠疫的流行。1978年该县多禾茂地区发生一起人间鼠疫,并首次从自毙旱獭体内分离出鼠疫杆菌,从而判定该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县。其后在全县经过14年计6...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旱獭鼠疫动物病某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系统收集该疫源地70年代以来在鼠疫疫源监测中有关旱獭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强度、媒介昆虫、鼠疫菌毒力等流行特点,对旱獭鼠疫动物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西部祁连山地的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在自然条件下周期起伏不断循环,大面积内流行和宿主的栖息类型与生态习性紧密联系,不同月份分离的鼠疫菌菌株数量有差异,喜马拉雅旱獭为单一宿主。结论西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动状态,2000年以后持续流行;旱獭是疫源地主要的疫源动物;旱獭体蚤是旱獭鼠疫流行的传播媒介,斧形盖蚤起主要传播媒介的作用,腹窦纤蚤主要侧重于保持巢内的疫源性,谢氏山蚤则两者兼有但后者的意义更大,不同区域的旱獭主要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不尽相同,寄生蚤的检菌数量也以季节消长为转移。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昌吉市南山鼠疫疫源地灭獭效果考核报告邵和钦,陈生,李万秀,艾山,亚甫,哈力比亚提(新疆昌吉市卫生防疫站,昌吉市830011)新疆昌吉市南山自1960年被确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经30多年灭獭工作,灰旱獭(下称旱獭)密度是否已降至不足为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与人类鼠疫关系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0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鼠疫皆源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动物鼠疫.1926年,伍连德研究证实,满洲里地区的蒙古旱獭是1910、1920年东北肺鼠疫大流行的传染源,其感染方式为猎捕旱獭~([1]).  相似文献   

20.
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其种群数量变动直接影响鼠间鼠疫的流行趋势。1982~1984年的5~9月,我们调查了祁连连山东段某地喜马拉雅旱獭(Malmota himalayana)寄生蚤的数量动态,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体蚤和洞干蚤指数年度变化不显著,始终维持在8.1~9.2的稳定水平上;染蚤率变化明显,1982年獭体染蚤率高达90.6%,当年流行猛烈,后两年染蚤率显著降低,流行也趋于缓和。作者认为,旱獭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变动与旱獭鼠疫流行的动态有关,其数量变动,可以作为预测鼠间鼠疫流行趋势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