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爱因斯坦文集>中被学术界广泛引用的爱因斯坦的一封回信的中文翻译提出质疑,认为此信的最后一句译文前(1976年)后(1983年)两次翻译都译错了.文章从英语语法和词汇学的角度,结合逻辑分析,指出此"these discoveries"乃是指前文所述的"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成果.作者还指出原译者的错误在于没能理解最后一句话里的"these discoveries"的真正所指,而把它理解为指代前面的"these steps".所以,令爱因斯坦感到惊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先驱们做出来的"发现",而不是中国古代贤哲的"发现".作者进一步提出,原译者两度错译的产生不一定是翻译水平的问题,更有可能是受到某种心理情结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一) 人类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巨星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谢世已32年了,他的影响非但没有衰减,反而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迅速进步,在现代人类文明中,日益显示其力量。因此,对爱因斯坦的成就、思想和生平的深入研究,自然成为科学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开展爱因斯坦研究的基础工程,是搜集、出版爱因斯坦的著作和有关文献。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爱因斯坦生前共发表过科学论文将近二百篇,其他  相似文献   

3.
库兹涅佐夫的名著《爱因斯坦——生、死、不朽》(1979)中译本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刘盛际译,马惠群校)。库兹涅佐夫(1903—1984)是苏联著名科学史家,爱因斯坦研究的专家。生前任国际科学史和科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发表了为数不少的关于宗教的论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神学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以及各个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都试图从爱因斯坦那里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论证。用神学的术语来讲,爱因斯坦的宗教思想可以称之为自然神学,爱因斯坦的例子也说明了科学与宗教的相通与对立是同时存在的。我们或许可以把爱因斯坦的宗教观称之为"动机宗教观"。  相似文献   

5.
考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现对爱因斯坦的重新评价与思想解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集中体现在1979年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意味的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以及学术界研究和传播爱因斯坦的思想。1980年代的爱因斯坦研究也有着思想解放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与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一位现代物理学大师,他赋予数学以特别崇高的地位,数学家对他的帮助和与数学家的交流成就了他一生事业的顶峰,而他的相对论对数学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影响爱因斯坦的数学思想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阿瑟·I.米勒(Arthur I.Miller):《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出现(1905年)和早期解释(1905年—1911年)》(Albert Einstein’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Emergence(1905)and Early Interpretation(1905—1911)),1981年,丛书共466页。除引言和跋外,本书共有十二章:1.电动力学:1890年——1905年;2.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哲学观点;3.对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导言的分析;4.同时性和时间;5.长度和时间是相对量;6.相对论性变换;7.长度和时间的相对性;8.速度加法定理;9.电磁场的相对性;10.多普勒原理和恒星光行差;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号<科学大观园>"科学沙龙"栏目署名"山夫"的文章<容忍爱因斯坦>,笔者认为立论很是奇特:爱因斯坦是个地地道道的有神论者,中国人民是从科学的角度希望爱因斯坦生在中国,但中国又需要爱因斯坦,那就得解放思想,容忍爱因斯坦是有神论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随便读过哪一本爱因斯坦传记的人,都不难找以关于爱因斯坦信仰方面的资料.笔者这里仅以国人较熟悉的聂运伟的<爱因斯坦传>为例,与"山夫"先生商榷,旨在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决无抵毁之意,有不当之处欢迎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13):32-33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后,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曾将他的大脑保存了下来,并切片成240片进行研究。最新的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部位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3月27日伦敦惠康博物馆的一项展览中,在一个载玻片上可以看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大脑样本。自从1955年他去世后,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进行了异常细致的研究,但是科学家显然并未发现导致他这么聪明的原因。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因斯坦除了自己的开创性理论和革命性公式以外,也许有关他的一份不朽的遗产,就是他的大脑。自从他于1955年4月8日去世后,科学家一直在对这位现代最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