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采用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对照组分别为(48.23±5.78)、(46.52±2.35)分,干预组分别为(40.82±2.35)、(40.32±5.1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12、6.098,均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6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分值、SDS分值分别为(30.2±6.5)、(29.8±6.9)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的(52.7±9.8)、(51.9±9.1)分(均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9±9.3)、(51.4±8.7)分(均P0.05);干预组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77.91±8.03,1.99±0.53,68.90±9.42)均显著高于干预前(56.84±6.63,1.41±0.23,40.72±7.05)(均P0.05),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04±7.73,1.70±0.48,56.18±8.84)(均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制订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治疗的≥50岁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5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9.1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1,P<0.05)。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6.11%、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6.71±7.83)、(39.43±10.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2,P<0.05),SAS评分分别为(49.26±8.15)、(33.70±7.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3,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及时发现和缓解抑郁和焦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6.55±5.02)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3.58±6.52)分均低于对照组(52.51±4.80)分、(53.55±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7,t=6.934,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4年收治的结肠癌需行人工造口术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术前、术后宣教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AS、SDS、术后饮食及相关活动知识、术后正确使用造口袋、术后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标准分、饮食及相关活动知识评分、正确使用造口袋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46.20±5.38)、(44.70±5.31)、(69.56±12.34)、(79.30±7.44)、(76.84±11.25)分,观察组分别为(40.74±4.92)、(39.89±7.26)、(78.91±10.02)、(85.06±8.61)、(88.35±7.6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结肠造口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剖宫产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1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间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及满意程度,根据焦虑评分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标准进行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妇抑郁、焦虑评分相比于对照组[(46.25±6.21)、(47.21±6.34)、(66.58±7.24)、(68.47±10.46)分]有所改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剖宫时、胎儿娩出时、剖宫后疼痛程度分别为(6.21±0.23)、(6.35±0.14)、(4.32±0.24)分,相比于对照组[(9.11±0.33)、(9.21±0.32)、(7.54±0.36)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总满意率为87.72%,相比于对照组的59.65%有所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增加了产妇的满意程度,降低了心理压力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随机分为心理疏导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8±4.1)、(57.2±4.5)分,干预后分别为(41.7±3.4)、(35.6±3.0)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4±4.3)、(56.8±4.6)分,干预后分别为(47.9±3.7)、(45.2±3.5)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好转,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喉癌手术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行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对照组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发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喉癌手术围术期患者疼痛、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动平板(TET)及24 h动态心电图(DCG)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100例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分别予以TET和DCG诊断,其中采用TET诊断者设为研究组,采用DCG诊断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诊断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诊断敏感性90.72%,对照组为74.14%,二者比较差异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诊断特异性,其中研究组为66.67%,对照组73.81%,二者对比差异较小,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运动平板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策略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循证策略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DS)评分分别为(31.1±3.6)、(30.0±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4.2)、(39.3±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5.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命活力、情绪变化、社会功能、身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2±5.9)、(73.9±8.2)、(65.5±6.1)、(62.7±5.7)、(77.5±5.7)、(78.1±6.3)、(86.3±8.5)、(77.6±6.1)、(79.4±6.3)、(89.3±5.9)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52.2±5.3)、(62.1±7.8)、(58.6±5.8)、(54.3±5.8)、(65.3±6.2)、(52.4±5.7)、(62.3±8.4)、(59.1±5.5)、(53.9±5.9)、(64.8±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循证策略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择期首次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术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首次择期行PCI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分别为(50.7±7.3)、(49.2±8.4)分,干预组分别为(43.3±7.2)、(44.1±8.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分别为(2.2±4.8)、(2.1±6.5)分,干预组分别为(11.2±4.6)、(6.1±4.7)分,两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择期首次行PCI的患者可有效消除其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减少患者术中并发症,降低术中风险,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从而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同时对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76±7.02)、(35.44±4.36)分,观察组分别为(28.16±3.23)、(31.19±6.2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7、3.567,均P0.05)。对照组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情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得分分别为(38.01±16.43)、(32.16±16.17)、(38.46±6.41)、(46.78±14.11)、(54.01±15.35)、(33.84±12.21)分,观察组分别为(63.15±15.01)、(68.22±17.16)、(56.19±19.63)、(74.58±15.23)、(79.65±18.23)、(54.56±16.1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3、9.793、5.498、8.574、6.889、6.563,均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疏导和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6-01至2019-05-31期间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n=50)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方式,n=5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术后压疮、尿潴留、心律失常、腹胀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通过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尿潴留、肺部感染、压疮、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ABG患者,在移植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有效实践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筛选98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UAP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7.1%。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分值[(30.6±6.8)、(29.7±7.3)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53.7±9.9)、(52.9±9.4)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5.9±9.1)、(44.8±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显效率43.1%及总有效率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和7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消炎镇痛膏治疗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郑州市中医院诊治的留置针相关静脉炎老年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50%硫酸镁溶液20 ml浸湿无菌纱布后湿敷患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消炎镇痛膏外贴患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6);研究组患者疼痛消退时间和红肿消退时间分别为(1.24±0.26)d和(2.15±0.17)d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分别为(41.45±13.27)分和(41.02±14.18)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镇痛膏治疗留置针静脉输液致感染性静脉炎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罗伊适应模式对老年膀胱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有膀胱癌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取罗伊适应模式给予心理护理,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以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病人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给予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为(27.6±5.3)分,SDS评分为(30.2±5.6)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0.2±5.6)分,SDS评分为(40.3±6.2)分。干预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明显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7.37%)以及治疗依从性(94.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32%、73.68%)(χ2=19.547、18.281,均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可以使老年膀胱癌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相关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给予红花注射液干预后红细胞流变性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红花注射液注射干预治疗,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措施,使用红细胞变形分析仪观察两组红细胞变形性变化和红细胞电泳指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红细胞电泳时间(44.23±12.28)s显著长于治疗后(34.53±11.12)s,红细胞电泳长度和红细胞迁移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相比,研究组的红细胞变形性均明显较高。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进行红花注射液干预治疗后,其红细胞电泳时间、长度和迁移率均得到明显改善,在300s-1、230s-1、115s-1不同切率下的红细胞变形性也得到增强,说明红花注射液与这些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缓解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负面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12月收治的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观察并记录麻醉前10 min和清醒后心率波动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观察组SAS、SDS评分[(50.23±3.56)、(54.25±4.14)分]与对照组[(51.87±4.77)、(55.27±4.2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31.32±5.41)、(36.42±3.21)分]均低于对照组[(38.21±6.02)、(41.56±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前10 min、清醒后心率波动值[(18.21±4.21)、(8.46±2.13)次/min]均低于对照组[(26.33±7.25)、(12.46±4.9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降低患者麻醉前后心率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和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效果显著,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愈率达到了95.0%。结论对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