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江镇腌菜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乳酸菌,本实验经过初筛和复筛从三江镇雪里蕻腌菜中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相对较强的乳酸菌菌株。筛选结果显示菌株对亚硝酸盐最强降解能力达到68h平均降解量32.66μg/mL。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法提取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最强的乳酸菌11号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后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其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 strain PL9005的同源性达到98%,并选取同源性较高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初步鉴定该菌株为Lactobacillus fermentum。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巴浪鱼干为原料,从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考察该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及最适降解亚硝酸盐条件,并利用该乳酸菌发酵鱼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鱼糜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3株具有较高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乳酸菌,其中菌株R6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最强,在MRS培养基中生长48 h后,亚硝酸盐降解率为96.40%,其被鉴定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R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 ℃,可耐受20%NaCl;降解亚硝酸盐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5 ℃,最适初始pH值为5.5;利用菌株R6发酵鱼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菌株R6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30 h。在此最优条件下,发酵鱼糜中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为65.33%,感官评分为87.3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高效降亚硝酸盐乳酸菌,为今后益生乳酸菌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地方特有食品及动物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3 株乳酸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对13 株乳酸菌的体外降亚硝酸盐能力进行测定,并对降亚硝酸盐效果最强菌株进行驯化培养和抑菌实验,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所分离的降亚硝酸盐能力最强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 株编号为JS3的乳酸菌,该菌对亚硝酸盐降解率为83.39%,经过驯化复筛及培养条件优化得到:培养基中蛋白胨添加量15 g/L、接菌量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48 h,其降解率达到93.47%,同时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抑制性能。经鉴定菌株为玉米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将其命名为L. zeaeJS3。结论:菌株JS3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能够成为今后降解亚硝酸盐微生态活性菌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4.
降亚硝酸盐乳酸菌的鉴定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丽平  林婷  张海松  张倩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221-223,235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乳酸菌,筛选鉴定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较强的菌株,并研究其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产酸情况,为制作泡菜发酵剂储备优良菌株。结果分离了144株乳酸菌,并获得5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99%以上的菌株,经鉴定菌株Mao21.1和Mao6.2为戊糖乳杆菌,Wang3.1和Mao20.1为植物乳杆菌,Lin2.4为戊糖片球菌。5株菌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生长4h后,各菌株培养液的pH均快速下降;培养20h后,除菌株Mao21.1外,其他菌株培养液pH均降到3.5以下;对数生长末期菌株Mao6.2和Lin2.4活菌数达到108cfu/mL,该两株菌可作为制作泡菜发酵剂的储备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泡菜中筛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强的乳酸菌。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泡菜中分离若干株产酸菌株,从中筛选出产酸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高的菌株。对优选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生理学鉴定,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并检测其耐盐能力、糖谱、产酸能力、抑菌性能及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结果该产酸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此菌在37℃、7.0%NaCl及0.1%NaNO2条件下生长良好;37℃MRS培养基培养24 h后pH下降为3.96;该菌株在以葡萄糖、蔗糖、果糖和菊粉为碳源的LB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具有较高的乳酸生产能力,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高达91.3%。结论从泡菜中筛选的乳酸菌株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及亚硝酸盐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湖南地区剁辣椒中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从湖南省4个市采集的12个样品中共分离出33株乳酸菌。将分离出的乳酸菌在含有250 mg/L亚硝酸盐的MRS培养基中培养24 h,选取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其发酵特性。实验中选育了4株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乳酸菌,分别为短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以及戊糖乳杆菌,其中德氏乳杆菌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最强,MRS培养基中生长24 h,其亚硝酸盐降解率为87.7%,发酵罐恒定pH值6.0,培养24 h,其降解率为98.9%。德氏乳杆菌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盐与快速产酸能力,可作为果蔬发酵剂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诱变方法获得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优良乳酸菌应用于降低腌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方法 以前期实验筛选获得的降解亚硝酸盐性能较强乳酸菌D2作为初始诱变菌株, 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 选育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结果 经15 W紫外线和0.5 mg/mL亚硝基胍三轮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优良乳酸菌, 该菌株24 h降解亚硝酸盐(200 mg/L)降解率为91.4%, 较初始菌株提高了12.7%; 以亚硝酸钠为底物, 其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比活力为7.7 mmol/L, 较诱变前提高42.9%; 连续传代培养后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和产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性能稳定。结论 通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 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柳州酸笋中降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适用于柳州酸笋发酵的降亚硝酸盐乳酸菌,利用MRS培养基对柳州酸笋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并探讨影响菌株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22株乳酸菌,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对这22株乳酸菌进行降亚硝酸盐能力测试,得到一株降解能力较强的乳酸菌LC-3-3,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20 g/L)、蛋白胨为氮源(10 g/L)、接种量为6%、pH值为6.0、温度为37 ℃的条件下,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为76.58%,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泡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一株产酸和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优势乳酸菌,对其在泡菜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进行研究。采用浇注平板法和透明圈法分离乳酸菌株,通过分离菌株总酸和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测定筛选出一株优势乳酸菌,并对该分离菌株做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其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菌株不同接种量的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产酸能力强及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在泡菜中亚硝酸盐降解率高达99%以上,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其最适接种量为0.375%。研究为该菌株在工业上提升泡菜发酵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兴吉  葛武鹏  刘阳  王瑞  王智  李小鹏 《食品科学》2018,39(14):199-205
为探究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其优势菌种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为工业化利用提供参考,应用16S rDNA技术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分离菌株亚硝酸盐降解能力采用比色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发酵乳品中不同种类乳酸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104?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275?株乳酸菌,鉴定出6?个属23?个种,其中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为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西藏传统发酵乳品中共有菌株,L. helveticus和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为酸牦牛奶、酸马奶、酸驼奶、奶渣发酵乳品中共有菌株。2)275?株乳酸菌亚硝酸盐降解率在4.8%~99.9%之间波动,其中50%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平均在91.3%以上。3)降解能力因菌株来源和乳酸菌种类不同存在差异性,来源于西藏的菌株显著高于青海、甘肃、新疆的菌株(P<0.05);来源于奶渣中的菌株显著高于酸牦牛奶和酸马奶中的菌株(P<0.05);在分离出的8?种优势菌株中L. plantarum、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短乳杆菌(L. breris)显示了稳定高效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其中L. plantarum降解能力最强,且部分菌种间降解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一株强吸附胆固醇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黔北黑猪肠道黏膜内容物、健康成年人粪便和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分离筛选筛选出具有强降胆固醇效果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猪肠道黏膜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强胆固醇吸附能力的菌株,编号为R-15,其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R-15的胆固醇降解率与其生长量(OD600 nm值)正呈相关,主要机制是吸附作用。当吸附时间为4.0 h时,活菌与死菌的胆固醇吸附率相近(70%)。对抗生素敏感性存在差异,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耐药,存在多重耐药机制;可耐受30~45 ℃的温度,60 ℃热处理30 min其存活率在40%以上;经pH2、0.3%牛胆盐、人工胃肠液处理6 h后活菌数对数值分别减少1.34、2.05、1.54、1.05,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益生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拓展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GABA)微生物资源,以四川泡菜为分离源,从中分离产GABA的乳酸菌和酵母,并对其GABA表达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分离纯化,从四川泡菜中获得了338株乳酸菌和67株酵母。采用纸色谱测定,筛选获得12株乳酸菌和3株酵母菌具有产GABA的能力。生理生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揭示12株乳酸菌分别被鉴定为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占比8.3%)、Lactobacillus fermentum(8.3%)、Lactobacillus kimchii(8.3%)、Lactobacillus suebicus(8.3%)、Lactobacillus brevis(16.7%)、Lactobacillus parafarraginis(8.3%)、Lactobacillus similis(8.3%)、Lactobacillus plantarum(25.2%)和Lactobacillus pentosus(8.3%);3株酵母中,2株被鉴定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株被鉴定为Candida tanzawaensis。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菌株GABA的表达能力评估发现,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C114和Lactobacillus brevis BC237发酵产GABA的能力较强,分别达1 720 mg/L和1 080 mg/L;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M037发酵产GABA的能力较强,达670 mg/L。  相似文献   

13.
抑制青霉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市售酱菜中筛选具有抑制青霉菌活性的乳酸菌,测定其对酱菜中主要霉菌及产毒真菌的抑菌效果,分析乳酸菌抑制青霉菌的有效成分,并对乳酸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对酱菜中具有抑制青霉菌活性的乳酸菌进行筛选,打孔法测定其抑制青霉菌作用,并采用蛋白酶消化、调节pH值、热处理等方法分析抑菌物质的有效成分,采用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测序对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从酱菜中筛选出的14 株乳酸菌中,其中3 株对酱菜中分离的青霉菌及2 株产毒真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蛋白酶处理、pH值调节对乳酸菌发酵浓缩液的抑菌活性会有不同影响,但是3 种加热处理并不改变抑菌效果。3 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结论:从酱菜中分离的乳酸菌对酱菜中青霉菌及某些产毒霉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推测其抑菌成分可能为小分子肽和/或有机酸。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银川市采集的家庭自制的3份发酵泡菜制品为材料,从中筛选产酸量较高的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耐酸、耐胆盐及发酵性能进行测定,筛选性能优良的乳酸菌,最后将其应用到发酵枸杞汁中。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产酸量较高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XU_19010)、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XU_19023)、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 NXU_19006)、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NXU_19022)和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NXU_19004)。其中菌株瑞士乳杆菌NXU_19022的耐酸、耐胆盐及生长性能较好,在6 h左右优先进入生长对数期,其在pH为2时的存活率约为92%,在牛胆盐含量百分比为0.9%时的存活率约为18%。NXU_19022发酵后使枸杞汁中多糖含量提高约29%,多酚含量约为原来的91%,感官评分最高。能显著提高自由基清除率和改善发酵枸杞汁的风味品质。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对NXU_19022发酵前后枸杞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其中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有20种,脂类物质含量上调,呈香味及甜味物质含量上调。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可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为发酵产品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5.
贵州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泡菜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贵州遵义市采集的不同家庭自制的11份发酵泡菜制品为材料,从中筛选产酸量较高的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耐酸、耐胆盐、耐盐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筛选性能优良的乳酸菌,最后将其应用到发酵泡菜中。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1株产酸量较高的乳酸菌,产酸量均>1.89 g/L,经鉴定5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6株为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其中菌株A50f7和A50b9的耐酸、耐胆盐、耐盐及抑菌性能优良。人工接种这两株乳酸菌发酵泡菜,能显著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改善泡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王帅  贺羽  贺斌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93-97,103
本研究以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通过氧化氢法初筛,基于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复筛,得到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并测定其对胃肠模拟环境的耐受性,利用16S rDNA基因的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初筛得到的75株抗氧化菌株中有14株乳酸菌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大于30%),结合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活性及亚铁离子还原能力活性的监测,筛选得到2株(Kc 6和Kc 13)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2株菌在酸、胆盐、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均超过了60%,具有较高的模拟胃肠环境耐受性。经鉴定2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兼具抗氧化活性和环境耐受性的乳酸菌,能够为可定植体内的功能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酸笋中高产乳酸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酸笋中高产乳酸乳酸菌,以柳州传统发酵酸笋为原料,利用MRS培养基对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溶钙圈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高产乳酸乳酸菌进行筛选,并采用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最后优化该菌种产乳酸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分离并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乳酸的乳酸菌菌株LB-1-23,并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发酵产乳酸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2.6%,pH值5.5,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30 h,葡萄糖为碳源,细菌学蛋白胨为氮源。在此优化条件下,乳酸产量为12.74 g/L。该研究为酸笋来源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泡菜中产抗菌素的乳酸菌筛选和性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是对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酸菌素产生菌株分离筛选、鉴定。采用TJA培养基初步筛选9株典型菌株进行抗菌素产生菌的筛选,供试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抑菌实验,综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筛选确定了2株细菌素产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19.
产苯乳酸的乳酸菌分离筛选及菌种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苯乳酸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在112株筛选菌株中,获得1株苯乳酸高产菌株SK007。研究了苯丙氨酸对苯乳酸合成的影响,即增加苯丙氨酸的浓度可以提高苯乳酸产量,苯丙氨酸是苯乳酸合成的前体。高产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为Lactobacillus sp.,Gen-Bank接受号为DQ53452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