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张元以《流浪北京》这部片子,给纪录片制作们吹来了一股新风。该片在内容上展现非主流生活方式,形式上多采用长镜头、跟拍、同期声等纪实手法,所营造出的一种空前的真实感,在当时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很多人在回顾历史时,都不约而同地把这部片子看作是“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轫之作。自此以后,像孙增田、吴光、康建宁、蒋樾、段锦川等骁勇健将,纷纷涌现;而“新纪录运动”的精椠佳作如《沙与海》、《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彼岸》、《八廓南街16号》、《阴阳》等也是层迭继出,开创出了一个所谓的“新纪录运动”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写歌的高晓松拍电影了。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习惯于呆在录音棚的高晓松开始坐在监视器后面喊“开始”、“OK”。镜头中,朴树、夏雨、周迅演绎着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这部片子原来叫《那些花儿》,是朴树的一首歌。“拍得很飞”,是高晓松对自己这部片子的评价,“这是一部很新颖的电影,以前没有见过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是新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文科中国通史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名实相符。在这部教材中,由刘宝才、钱逊、周苏平三教授主编的《先秦卷》(简称《先》),由王子令、方光华两教授主编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简称《秦》),读后令人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先》从论述中国古文明入手,分为“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三编计十六章,显现了中华大地上自18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间历史发展的情况。《秦》则按照秦、西汉与新、东汉、三国、…  相似文献   

4.
注意到《北京日报》的“理论周刊”,大多是因为这样一些标题:《从十六大看理论发展新空间》、《十六大报告的新话——报告中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思想例释》、《恩格斯如何否定自己》、《从国际共运史看政党现代化》、《雇8个工人是划分剥削的界限吗》、《关于人权这面旗帜》、《优秀企业主入党问题调查》、《社会阶层划分——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美国作家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获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时代》杂志称其是“美国小说的新经典”。《纽约时报》形容这部小说是一部“普鲁斯特式的消逝、追悔、报复与爱”的实验性作品。这部小说获得如此荣誉,也并非突如其来,在摘得普利策奖之前,它就已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年度好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回家》在1995年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最佳纪录片自然科技类“金熊猫奖”.《回家》讲述是一只名叫“高高”的大熊猫因病被人们收养,在保护区管理所和人们相处了两年以后.于95年春天放归大自然的故事.在电视节上,有国际评委认为,这部片子“以独特的视角,拍出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令人感动.”有人问我,是怎样想到要拍这么一部片子的呢?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影片     
我对《机械公敌》(又译“我,机器人》)这样一部根据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小说改编的影片,原本没有太多的信心,因为对于思想厚重的阿西莫夫来讲,这部片子更适合拍摄成《人工智能》那样“沉闷”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从《鬼子来了》开拍到现在,姜文和这部电影一直是媒体的关注焦点。虽说整个片子的后期制作都已经完成了一段时间,不过究竟什么时候《鬼子来了》能和观众见面还是个未知数。还好现在能让姜文坐下来仔细说说“鬼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新形势新实践新机遇新挑战,使我们深感新闻媒体责任之重大。媒体的理论宣传,尤其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重住。 在多年的办报实践中,理论宣传一向是《文汇报》的重点,同时也是它的难点。之所以说是“重点”,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林海东 《青年记者》2006,(23):57-57
帕帕拉齐就是“狗仔队”。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的电影《LaDolceVita甜蜜的生活》,这部片子拍摄于1960年,描写了帕帕拉齐们的生活。片中有个专门偷拍明星照片的摄影师,他的名字Paparazzo,这就是后来帕帕拉齐Paparazzi的祖宗。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香港译名,叫  相似文献   

11.
死神的新装     
2001年的韩国“老”片《爱的蹦极》虽然最近才引进中国,却正好应了那句话: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在韩国现代集团前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身亡、韩国自杀率超过日本这样的背景下看这部片子,的确别  相似文献   

12.
刘朝晖 《军事记者》2013,(10):33-34
《因为爱着你的爱》,这部片子,前不久刚获得第七届"纪录中国"三等奖。回想起来,我跟这部片子还是很有缘分的,首先这部片子的主角同我是江苏老乡,老俩口是江苏连云港赣榆人,我是江苏淮安人,我们离得还是很近的,他们讲的话,不用打字幕我都能听得懂,另外一个缘分是他们这支部队竟然就组建于我生长的故土———江苏的淮安。再回想起刚剪完这部片子还没有播出时,请友人先一睹为快,友人看着看着脸上竟然还露出了笑容,心中顿时有了一种释然。  相似文献   

13.
新书评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命运,这是苏东剧变之后时代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孙代尧和薛汉伟教授的新著《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之历史和理论、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高水平著作,这部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的著作,也是近年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难得一见的好书。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自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这是对待社会主义研究的科学态度。如何研究?本书作者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本书在…  相似文献   

14.
我对《机械公敌》(又译《我,机器人》)这样一部根据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小说改编的影片,原本没有太多的信心,因为对于思想厚重的阿西莫夫来讲,这部片子更适合拍摄成《人工智能》那样“沉闷”的形式。但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毕竟不是斯皮尔伯格,他还没有大腕到可以拍一部电影而全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看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大型记录片《走进非洲》我们非常兴奋。这部片子不仅使我们对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陆有了新的了解,更重要的,它是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自己拍摄的。在异国他乡的采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希望贵刊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北京前沿西街读者 孙明 为满足读者的愿望,本刊特请走进非洲采访团成员、北京晨  相似文献   

16.
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上展出的众多中外优秀纪录片中,法国纪录片《课间休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片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并非它比其它片子更好,而是觉得如果要从参展的这些片子中学到点什么的话,《课间休息》无疑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7.
人的思维活动有时呈跳跃式,两个似乎并不十分关联的事物被拉扯在一起。不久前收看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时我就有过这样的体验。这部片子当时舆论界好评如潮,许多电视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评价它的价值,诸如“传记片的典范”、“政论片的楷模”、“纪事与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等等。我赞同这些看法,但我同时还看到这部片子对新闻创作的一种启示,即必须重视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细节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方面,没有细节谈不上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与戏剧)。新闻则不一样,它强调的是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反映快捷。至于细节如伺…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岁末,经历了婚变、情变的梅格·瑞安以一部温馨浪漫的《穿越时空爱上你》重树她“美国甜心”的形象。影片导演詹姆斯·曼高德在好莱坞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之前执导过《警察帝国》和《失魂女孩》,虽然两部片子都是叫好不叫座,但还是让很多影评人不吝赞美之词。这次曼高德另起炉灶,执导这部爱情喜剧,希望能用讨巧的情节和明星效应为自己在商  相似文献   

19.
华平 《视听界》2001,(4):50-51
我没有去过美国,但看过栏目《大千世界》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精彩镜头。白水青山,汹涌澎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令人惊心和动魄。电视是以画面为主的,而画面也往往有一个“落差”的问题。讲反差,讲对比,往往反差越大,对比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效果也就越好。在接到拍摄《费孝通》片的任务时,我们在分析这部片子  相似文献   

20.
这种自我封闭的谍报机构,就像一台昂贵的空转的机器,社会和个人都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美国影片《特务风云》获得了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此前,这部片子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并未获得什么奖项,但却深得影评人的喜欢,就连一向挑剔的《纽约客》资深影评人戴维·丹比也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对之赞不绝口,称赞这部电影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间谍电影之一”,并认为美国电影界普遍低估了这部电影。欧洲人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独具慧眼,把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颁给了《特务风云》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