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筱原一男于1976年设计的“上原的住宅”。筱原自己将其一系列住宅作品按照样式进行了排序。在对样式变迁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对“第3样式”的初期作品“上原的住宅”中筱原的思想从实际形态和架构进行考察,并通过“裸形的事物”、“错位”等关键词将这一作品定位为从抽象空间向具体空间的转变。与这一转变并行的是,从“传统”到“都市”的文脉转变。“上原的住宅”具有混乱的美与复数场所的集结,以此作为本文结论。  相似文献   

2.
这篇对谈是筱原一男逝世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系刊《ka031·筱原一男特集》(2007)的卷首文章。同时作为该大学教授和前筱原研究室成员的坂本一成对多木浩二进行了采访并被整理成文,这也是第一次。关于这篇对谈,系刊编辑给出的小标题如下:“最初的相遇”、“看待/思考筱原一男 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唤醒人类的非合理性”、“与现代建筑相对的异端”、“从‘意义分析’到‘构成分析’”、“确定的事物/不确定的事物”、“形式主义的变迁”、“筱原一男思考过与并未思考过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追踪筱原一男建筑生涯的轨迹,文章分析了他从1966年的白之家到1980年代不同风格时期作品之间的关联性,讨论了分割与对立、空间反转、混沌、裸形、机器、野性、基因性形式等概念,探究了筱原一男作品的内在结构。筱原一男的作品以不变的对立关系为基础,演化出诸多的构成变化,他为建筑引入了一种独特的途径,旨在为时代完成对意义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筱原一男和库哈斯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形式感。文章通过对筱原一男"上原通之家"以及库哈斯"达尔雅瓦别墅"的操作分析以及对比,试图找寻两者在设计过程的区别和思考方式的导向性。筱原一男表现出的"形式出发",库哈斯的从"空间出发",最终都导向了具有思考密度的作品。文章同时比较分析了这种导向形式的设计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2013年11月,日本著名建筑师筱原一男的建筑展将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筱原一男是一位独特的建筑师,他的作品经历了多个风格时期,对建筑的意义和建筑学的抽象价值一直保持着批判性的思考,对日本乃至更多国家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国建筑师和建筑学人的关注。筱原一男曾长期执教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在华南建筑学科创建和发展中留  相似文献   

6.
"白之家"是筱原一男建筑生涯中重要的作品之一,代表着其第一样式时期的设计思想。作为日本当地住宅,"白之家"在设计中既体现了东方的禅意美学,成为第一样式的结尾,同时也蕴含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开创了设计师第二样式的新风格。文章以筱原一男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哲学为背景,主要从基地、平面、流线和结构设计等方面,介绍"白之家"的若干设计细节,以体现筱原一男的"住宅即艺术"这一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徐凯旋  王琼 《住宅科技》2021,(1):54-58,63
文章通过对筱原一男早年经历、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和设计作品的研究,解读其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其第一样式与第二样式时期作品的分析对比,深入剖析其设计的精髓,探寻从第一样式到第二样式住宅室内设计的演变轨迹.本研究对我国设计师探索从中国传统出发的室内空间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阐明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的建筑论。筱原一男不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建筑界,并对海外许多年轻建筑师有着持续的影响。自1953年发表处女作“久我山之家”后,筱原的建筑师生涯一直持续到2006年去世。作为建筑师,其独特之处在于与作品平行的充满魅力的言说。以住宅设计为中心活动的筱原在书写住宅论的同时,其根底一直存在着对都市的观察,这让他与同一代的建筑师形成了明确的差异。对于住宅这一建筑中的极小空间,与涵盖人类社会的巨大都市,筱原是在设计时如何认识两者间的关系的?本文通过筱原的言语和空间这紧密关联的双方进行详细分析,把筱原概念中的根本机制归纳为“异形的并置”与“虚构性”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筱原一男的三种建筑原空间来讨论他思想的转型:通过抽象,找到了象征的精髓,再转入即物性。如同题记中筱原对本质的关心,以及德勒兹把表达从象征带回直白,从第一样式到第二样式,筱原离开了象征性,从叙事走向了记录,解放了人和建筑的社会意义,而获得了本性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笔者学习了郝哲等同志的“岩体注浆堵水的可靠性设计”(《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5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有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yh1 关于原文的“基本事件”原文提到的“保证注浆堵水成功 (X )的基本事件有 :X1 水泥浆可注入裂隙 ,X2 扩散后达到设计注浆半径要求 ,X3满足塑性强度 ,X4 涌水量达到设计标准 ,X5~X4 +m 注浆泵运转正常等 5项 ,且不论用以上 5个“基本事件”来确定可靠性并绘制的“成功树”是否恰当 ,针对原文以上“基本事件”笔者有以下观点。(1)水泥浆的可注性X1原文X1 仅以水灰比W C的回归来确定 ,缺乏全面性。普通水泥颗粒较粗 ,其渗入能  相似文献   

11.
陈照镜  汪原 《建筑师》2014,(2):40-45
本文以绦原一男的数学经历为出发点。运用形式分析的方法对其最后的作品蓼科山地初等几何计划进行解读。并结合其其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的特征。试图探索绦原一男在建筑设计中所强调与关注的方面,以及其构筑自我建筑世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柳亦春 《建筑师》2013,(1):112-115
本文以ETH的学生作业以及筱原一男的建筑作品为案例,尝试解析了“具体”与“抽象”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不同内涵及作用,并以此作为《建筑师》·2012天作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题目解读。  相似文献   

13.
《Architectural Design》2007,77(6):92-97
The work of Mathew & Ghosh Architects (Nisha Mathew-Ghosh and Soumitro Ghosh) boldly extends an abstract Modernist langu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draws from the vitality of places. While the firm's early works were small in scale, mostly residential in nature and based on a reappraisal of the early Corbusian idiom, recent projects include large-scale urban and landscape interventions with diverse conceptual and metaphorical imperatives. They have moved from a more reticent stance to the urban exuberance of their more recent projects (for example, their own office building), something akin to a ‘savage architecture’ as posited by Kazuo Shinohara in the context of the unsynchronised nature of the modern city. The architects' object of contemplation is the urban ‘box’, whether a private residence, office or part of a church. The box is first fractured and reconstructed as a bricolage of tectonic fragments, memories and events, all tenuously related as if unity in a contemporary culture is for ever denied. Like the Japanese notion of ‘ma’, the moment between fragments - a slit or an emptiness between two hovering planes - is telling. Mathew & Ghosh participate in the continuity of a historical narrative yet mark out the fissures and disjunctions; sometimes negotiations with the continuity emerge from unintended interstices. While these configurat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urban ‘box’ are both contextual and abstract, they are also phenomenologically rich. There is a sustained dialect to the architecture of Mathew & Ghosh that includes consummate materiality and fine crafting, light as a medium, and always, as Nisha Mathew-Ghosh states, ‘good spatial possibilitie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建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系统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实现该处置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海口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设施的优化选址,建筑废弃物移动式中转站的选址及收集运输线路的优化问题,建立了以建筑废弃物处置中心为终端,移动式中转站为节点,收集运输线路为网络的建筑废弃物收集处置系统。以期能为实现海口市及类似城市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统一调度管理及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比了揭示建筑内部的两种模式。剖面是建筑的"解剖",它在西方的传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另一种模式"扫描"揭示了一种更为连续的、关联性的和动态的理解去穿越建筑生命的整体,这是在中国传统中描绘建筑的主导方式。这两种模式分别代表了虚构的轮廓和实质的表面的思维方式。自20世纪初,解剖的概念并没有贯穿到中国新的建筑设计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