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钢CSP生产线是当今技术最先进、装备水平最高的薄板坯连轧生产线之一。本文介绍了马钢CSP 目前生产的产品品种并根据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其它CSP生产线的产品状况,探讨了 马钢CSP产品品种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还介绍了马钢CSP热轧产品的质量现状并介绍了提高产品质量的 技术措施。此外本文还简要地对马钢与国内其它CSP生产线的产品质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热装热送、薄板坯连铸连轧等紧凑型生产流程技术的需要,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连铸坯质量预测系统(QES)。该系统针对容易影响铸坯质量的各个铸机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并将监视结果以缺陷发生概率的形式反映到铸流和铸坯上,实现铸流质量的在线预测以及铸坯质量预测。该系统已在山东莱芜银山钢铁厂3#板坯连铸机上成功上线应用,针对Q235B和SPHC钢种建立了判定规则,QES的铸坯判定准确率高达90.6%。  相似文献   

3.
1 250 mm热连轧工作辊磨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大量的1 250 mm热轧机精轧机组普遍使用带有负凸度的凹形工作辊,由于轧机辊形配置及轧制工艺特点,工作辊出现严重“猫耳”型磨损,造成轧制带钢断面出现局部高点现象。为改善1 250 mm热连轧工作辊的磨损,提升带钢板形质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1 250 mm热连轧工作辊磨损的控制策略,在保证板带稳定轧制的同时,通过轧辊辊形和工作辊窜辊策略优化来控制工作辊的磨损。本策略已应用于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轧钢厂,工业试验表明,该策略可减小工作辊磨损量,使轧辊磨损更加均匀,增加弯辊力调控能力,并使工作辊单位周期轧制带钢长度延长40%,对1 250 mm热连轧产线工作辊磨损控制具有研究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传统热连轧生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热连轧新技术,包括无头轧制技术、连铸板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铁素体轧制技术、热轧工艺润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传统热连轧机分为粗轧和精轧两部分,使用的板坯厚度一般大于180 mm,最小产品厚度为1.2mm.近年来传统热连轧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推动了炼钢一连铸一轧钢生产的一体化,加速了钢铁生产向连续化、低成本和高质量方向发展,扩大了传统热带轧机的轧制范围,可批量生产0.8mm的超薄带钢.先进的传统热连轧生产技术,是传统热连轧机组改造和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5.
连铸和热轧浊环水处理系统的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钢铁企业连铸和轧钢系统中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分析了国内浊环水系统工艺流程,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卉 《江西有色金属》2006,20(4):24-25,28
热连轧技术是铝板带加工的先进技术,它可以生产出别的加工方法所不能生产出的高质量板带产品。笔者综述了铝板带热连轧机组的几种基本类型,以及这些热连轧机组在我国铝加工业的装备现状,并简要展望了热连轧技术在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鞍钢半连轧厂 2 80 0 / 1 70 0机组是 50年代投产的我国第一台半连续热轧带钢轧机 ,目前设备装机水平落后 ,产品质量低下 ,为此将原有机组进行技术改造 ,并与连铸机相接 ,最终形成短流程连铸连轧生产线。  相似文献   

8.
济钢厚板坯连铸热装直轧工程采用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加热炉—轧机六位一体的连续、高效、快捷的生产工艺,单线紧凑布置,连铸工序采用多项先进技术,使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陶常印 《鞍钢技术》1997,(10):24-26,30
热轧时采用工艺润滑,不仅能改善钢板的表面质量,减少辊耗,而且对后续的冷轧工序也有明显的改善,分析了热轧工艺润滑对轧辊磨损及对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并计算了热轧工艺润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PC钢棒用30MnSi热轧光圆盘条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成钢钒根据PC钢棒用30MnSi的特点进行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及轧制生产实践;生产出了纯净度高、夹杂物含量低、表面质量好、晶粒细小、力学性能、通条性能均匀性好等质量优良的热轧光圆盘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