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31例上皮性卵巢癌、17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蛋白质及核酸表达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和VEGF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16/31)和48.4%(15/31),与良性肿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淋巴结转移及腹水量密切相关(P〈0.05),而在不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中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状况与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蛋白质及其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水平表达,且其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及腹水量密切相关,可作为卵巢癌侵袭性评估的指标之一,为VEGF及其受体作为卵巢癌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31例上皮性卵巢癌、17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蛋白质及核酸表达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和VEGF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16/31)和48.4%(15/31),与良性肿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淋巴结转移及腹水量密切相关(P<0.05),而在不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中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状况与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蛋白质及其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水平表达,且其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及腹水量密切相关,可作为卵巢癌侵袭性评估的指标之一,为VEGF及其受体作为卵巢癌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及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a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33/45),相对表达水平为0.65±0.3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0.39±0.49/0.31±0.52),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Hpa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在卵巢癌组织中染色以(++)-(+++)为主(44.44%),明显强于卵巢良性肿瘤(13.33%)和正常卵巢组织(0.00%)。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Hpa蛋白及mRNA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FIGO分期Ⅲ-IV的癌组织表达高于I-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rank分析显示Hpa表达阳性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郭立丽  刘少扬  江大琼 《肿瘤》2007,27(2):134-138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ilm's tumor gene,WT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中WT1、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相比,WT1和VEGF-C阳性表达率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818,P〈0.01;X^2=7.061,P〈0.01)。WT1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及FIGO分期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呈极显著相关(P〈0.001),而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VEGF-C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FIGO分期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极显著相关(P〈0.001),与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无关(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WT1和VEGF—C阳性表达呈正相关(γ=0.342,P〈0.05)。结论:WT1在不同亚型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不同。WT1异常高表达可能是诊断卵巢癌的分子标志物。WT1和VEGF—C在卵巢痛的浸润转移中起促进作用,两者其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卵巢癌演进和异质化过程中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87例石蜡包埋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4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进行VEGF蛋白检测。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高表达率为73.6%,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其高表达率为33.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高表达率为86.2%,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高表达率为65.5%,两者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MVD明显高于无转移组肿瘤MVD(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其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的关系。VEGF可能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中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水平,其中4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0.0%(2/20)和74.5%(35/47),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HE4阳性率[89.5%(17/19)]较早期组(Ⅰ/Ⅱ期)[57.1%(16/28)]明显增高(P〈0.05);中、低分化组其阳性率[92.6%(25/27)]较高分化组[65.0%(13/20)]明显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72.4%(21/29)]较无淋巴结转移组[38.9%(7/18)]明显增高(P〈0.05)。HE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刘翼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6):593-595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MK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以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MK表达水平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MK无表达,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K阳性表达率为13.3%,交界性上皮肿瘤组织为50.0%,卵巢癌组织为89.1%,差异有显著性(P〈0.05),MK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Ⅱ~Ⅳ期患者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K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K表达增强,MK可作为1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GAL在60例卵巢癌、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关系及其在卵巢癌组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 NGAL在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60.0%,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20.0%)和正常卵巢组织(10.0%)(P〈0.05)。NGAL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NGAL蛋白促进肿瘤的形成、浸润与转移。NGAL可能是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跨膜四超家族成员1(transmembrane 4 super family 1,TM4SF1)蛋白在人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3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5例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TM4S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90%)高于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65.22%)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5.00%)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M4SF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质中,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膜其他部位,而在卵巢癌细胞中则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细胞质中。③Ⅲ~Ⅳ期卵巢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中低分化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患者(P〈0.05)。④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腹水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蛋白在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类固醇敏感性调节蛋白相关脂类转运体结构域13(StarD1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8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6例(卵巢良性肿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水平;通过Ualcan数据库检索,比较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Ualcan数据库中,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本研究结果与Ualcan数据库一致,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组织分型无关(P>0.05),与FIGO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StarD13阴性表达患者5年内存活率(28.85%)低于StarD13阳性表达患者(75.00%)(P<0.05);肿瘤低分化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arD13阳性表达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大部分呈阴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Qi SY 《癌症》2003,22(3):320-323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侵袭、扩散转移的关键,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ofdensity,MVD)可反映肿瘤的血管形成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它与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8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7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mRNA的表达,用FⅧ因子单克隆抗体标记新生血管内皮,计数并计算MVD。结果:VEGF蛋白、VEGFmRNA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介于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之间,其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也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期、MVD值密切相关(P<0.05);但VEGF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组织分型、有无腹腔种植无关(P>0.05)。结论:VEGF与卵巢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VEGF有助于判断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为判断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6例乳腺癌及 1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VEGF表达 ,并对血管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记数微血管密度。对 10例乳腺癌进行VEGF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P <0 0 1。有淋巴结转移的VEGF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 ,P <0 0 5 ;而且随着VEGF表达的增强 ,乳腺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癌组织VEGF表达增强在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VEGF gene, also known as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has been mapped to chromosome 6p21.3[11]. Biochemically, it is a heparin binding glycoprotein that has in at least four molecular isoforms, among which, VEGF165 occurs most common. VEGF can act as a specific mitogen for a variety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and as an angiogenic molecule in vivo [11,12]. VEGF is a potent multifunctional cytokine that exerts several potentially independent actions on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includin…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徐杰  康婷  段伟  张璐 《实用癌症杂志》2017,(7):1069-1072
目的 分析微血管密度(MVD)以及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88例以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3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VEGF及MV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2.0%及MVD平均值为(30.26±8.69),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52.6%,(11.52±3.46)] (P <0.05);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阳性表逸的卵巢癌组织中MVD平均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VEGF阳性表达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MVD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GF及MVD均能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和恶性进展程度,并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生物学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 in the process of angiogenesis, lymphangiogenesis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 Methods: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VEGF-C were performed in 30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s, 9 borderline tumors and 26 benign tumors. Endothelial cells were immunostained with anti-VEGFR-3 pAb and anti-CD31 mAb, and VEGFR-3 positive vessels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ere assessed by image analysis. Results: VEGF-C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in cytoplasm of carcinoma cells. VEGF-C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orderline tumors and benign tumors (P〈0.05 or P〈0.01). In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s, VEGF-C protein expression, VEGFR-3 positive vessels and MV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ases of clinical stage Ⅲ-Ⅳ an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those of clinical stage Ⅰ-Ⅱ and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spectively (P〈0.05 or P〈0.01). VEGFR-3 positive vessels and MV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VEGF-C protein positive tumors than negative tumors (P〈0.05). VEGFR-3 positive vessel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VD(P〈0.01). Conclusion: VEGF-C might play a role in lymphatic metastasis via lymphangi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 and VBEGF-C could be used as a biologic marker of metastasis i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  相似文献   

18.
Shi HR  Song WJ  Chen ZM  Wu QH 《癌症》2005,24(9):1127-1131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能够诱导血管生成,导致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远处转移;内皮抑素(endostatin)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为探讨内皮抑素和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拟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二者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内皮抑素和VEGF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内皮抑素和VEGF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临床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内皮抑素和VEGF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P<0.05);内皮抑素mRNA≤0.5组和mRNA>0.5组,其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9.4%和77.8%(P<0.05);VEGFmRNA≤0.5组和mRNA>0.5组,其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和72.0%(P<0.05)。结论: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内皮抑素、VEGFmRNA和蛋白含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内皮抑素与VEGF比例失调可能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VEGF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33例宫颈癌 ,其中鳞癌 2 0例 ,腺癌 13例及 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切片中VEGF及VEGFmRNA皆有活跃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mRNA呈阴性表达 ,VEGF蛋白可见弱阳性表达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宫颈癌组织切片中的VEGF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VEGF及VEGFmRNA的阳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 ,发展中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VEGF的检测对判断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