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1989年6月至2004年6月2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8%,施行根治性手术14例(53.3%),姑息性手术9例(34.6%),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3例(11.5%)。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5.7%、50%、35.7%。结论: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桂欣  吴烨 《中外医疗》2008,27(28):71-71
目的 分析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2年2月~2008年2月共21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 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3%,施行根治性手术13例(61.9%),姑息性手术7例(33.3%),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1例(0.047%).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6.7%、52%、36.9%.结论 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残胃全切除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成洪 《四川医学》2009,30(9):1432-1433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原因、诊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2月1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施行根治性手术4例(40%),姑息性手术3例(30%),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3例(30%)。根治性手术患者1、3、5年生存率75%、50%、2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定期胃镜复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42例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06月—2012年06月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非手术治疗,4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胃空肠吻合,1例空肠造瘘,1例仅探查,均置入中人氟安颗粒),8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术,26例行残胃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根治切除率68.4%(26/38)。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4例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超过8个月,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60%(3/5)、0,21例根治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100%、71.4%(15/21)。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后10年内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残胃癌29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26例(89.7%),首次手术行BillrothⅡ吻合22例(75.9%),首次手术距诊断残胃癌平均间隔时间11.6年,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本组29例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接受手术27例,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8例(66.7%),胃空肠吻合术3例,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5例。发生并发症9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获得随访25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未行手术2例及仅行剖腹探查或胃空肠吻合或姑息性肿瘤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3~7个月;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1~3年12例(41.4%),3~5年5例(17.2%),超过5年1例(3.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超过5年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纤维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2004年8月23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9%,施行根治性手术12例(52.2%),姑息性手术8例(34.8%),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3例(13.0%)。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5.7%、50.0%、35.7%。结论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易伟光  付晏  张莉  赵静   《中国医学工程》2011,(7):108-108,1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19例,5例行根治性残胃全切加左上腹联合脏器切除,3例因腹腔广泛转移仅行肿块活检术,4例行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及空肠造瘘,6例行姑息切除。本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3.5%、25.4%、8.9%。结论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残胃癌惟一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治疗方法。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定期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行胃镜复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梁振家 《华夏医学》2003,16(3):309-310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年收治的残胃癌 5 6例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多在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10年后发病 ,毕罗 - 式癌发生率 85 .7% (4 8/ 5 6 ) ,毕罗 - 式癌发生率 14 .3% (8/ 5 6 ) ,毕罗 - 式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毕罗 - 式 (P<0 .0 0 5 ) ;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 ,根治性切除 4 2例中患者生存 5年以上 14例 (33.3% ) ,生存 3年以上 2 8例 (6 6 .7% ) ;姑息性切除 10例生存 1~ 2 .5年 ,未能手术切除的 4例生存 1~ 10个月。结论 :对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多处组织活检 ,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4年5月收治的30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28例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探查7例,未手术和单纯探查者均于3~6个月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分别存活9~13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46.7%、26.7%。结论:残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争取早期诊断,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静 《重庆医学》2004,33(8):1253-1254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200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残胃癌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Ⅲ期6例,Ⅳ期4例,其中5例施行根治性手术,1例施行姑息性手术,4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末行手术.根治性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较未手术者高.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1997~2006年我院收治的17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70.5 %,首次手术Billroth Ⅱ式占82.4 %.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6.4 %和52.9 %,根治性切除患者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6.4 %、51.6 %、33.5 %,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2 %.结论 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残胃癌39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姑息性手术切除14例,剖腹探查术2例,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结果:39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76.5%。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22.5%,2年存活率63%;非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为0,2年存活率为58%。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患者,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Ⅱ式术发生率高;仅3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1.4%(35/57),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 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行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20例残胃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收治的2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6例,Ⅳ期7例;根治性手术8例(40%),姑息性手术6例(30%),剖腹探查2例,4例因术前发现肿瘤已广泛转移而未行手术。结论纤维胃镜加胃黏膜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残胃癌的合理选择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总结25例残胃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3年我院收治的2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讨论。结果25例残胃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34.2%、18.16%,作根治性手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48.2%、36.7%。结论残胃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6例;根治性手术10例(55.6%),姑息性手术6例(33.3%),2例因术前发现肿瘤已广泛转移而未行手术.结论:纤维胃镜检查加病理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残胃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是治疗残胃癌的合理选择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罗由平 《吉林医学》2011,32(15):2968-297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患者残胃癌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临床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残胃癌患者78例,随访、记录患者生存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44%、35%。非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9%、0%、0%。中位生存时间:根治组43.5个月,非根治组1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1.2个月、41.5个月、22.9个月、9.7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和根治性切除可以显著提高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残胃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80例,其中51例根治性切除术,29例姑息性手术.本文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手术对于残胃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80例患者均成功随访,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6%、55.3%和31.9%,姑息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2.1%a、24.1%a、10.3%.结论 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采用根治性切除术,这也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88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54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残胃癌患者中,男50例,女4例,平均年龄65.5岁.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0.5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48例为BillrothⅡ式,6例为BillrothⅠ式.由胃镜发现50例(92.6%),钡餐造影发现4例(7.4%).4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8例行残胃癌根治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手术后;胃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根治性手术是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残胃癌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患者占同期胃癌病例的1.3%。49例均由纤维胃镜检查并由病理检查确诊。手术治疗4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27例,姑息性切除15例;仅作探查术7例。术后随访42例,根治性切除及姑息性切除者1,3,5年生存率分为86.5%,44.2%,32.3%及66.7%,11.1%,0。结论:胃镜下活检是诊断本病的首要方法;根治性切除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