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崔忠旺  曹彦宁 《轻兵器》2012,(24):18-23
PF98A式120mm反坦克火箭是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的改进型,两者的射击操作过程基本相同。本文以PF98A式反坦克火箭为例,展示该火箭的训练及射击操作过程。与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一样,PF98A式120mm反坦克火箭也分为连用型、营用型。由于PF98A式反坦克火箭的营用型配用简易火控系统及三脚架,而连用型配  相似文献   

2.
PFB8式120mm反坦克火箭分为营用和连用两种。营用反坦克火箭主要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简易火控系统、营用微光瞄准镜和营用三脚架组成。连用反坦克火箭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连用瞄准镜、连用微光瞄准镜和连用三脚架组成。最大单件(发射筒)质量不大于10kg,射速4~6发/分。方向射释360°,高低射界-8°~ 30°最大射程(多用途弹)1 800m,营用型有效射程为800m,连用型则为400m。  相似文献   

3.
本文上篇介绍了PF98A式120mm反坦克火箭的发射筒、脚架及火控系统,下篇继续展示其配用的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及各种附件——优化与改进之处展现(续)瞄准装置PF98A式火箭所配用的光学瞄准镜包括连用型白光瞄准镜和通用微光瞄准镜。连用型白光瞄准镜连用型白光瞄准镜由瞄准镜、镜外装表机构和燕尾槽连接机构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连用型)具有质量轻、精度高、威力大、用途广等特点,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对该武器系统的改进谈点粗浅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历程 1950年代初期到1960年代中期是世界第一代单兵肩射筒式武器的发展时期。由于坦克及装甲车辆防护能力的提高, 掀起了发展反坦克火箭的新热潮。1950 年代中后期,一批新型反坦克火箭相继问世。它们是苏联的RPG、美国的M20、瑞典的M2卡尔·古斯塔夫、西德的PZF44 和中国的56式40mm反坦克火箭。这一  相似文献   

6.
胡德利 《轻兵器》2001,(3):32-33
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步兵反坦克武器,它的研制成功和装备使用,将大大提高我军步兵分队反坦克作战的能力。下面介绍几点使用营用型反坦克火箭的方法,以供参考。 1 选择好发射阵地是正确使用的基础 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选择发射阵地时,除了遵循战术上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选择便于发扬火力、隐蔽机动、构筑工事和伪装、远离独立明显物体的位置外,还应根据反坦克火箭自身的性能特点,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的提高和现代化战争对于反坦克武器的需求,精确、威力更大、效能更好的反坦克导弹已成为反坦克一线的“明星”。然而反坦克火箭简这名老兵依旧以其重量轻、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等优点广受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使用者的青睐。特别是随着串联式装药、新型火控系统等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反坦克火箭简又焕发了新的青春。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研制定型的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便是反坦克火箭家族新成员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主要是以反坦克火箭简为基本武器,逐步形成了以反坦克导弹为“骨干”武器的梯次反坦克防御体系;“动能穿甲”让位于“聚能破甲”,成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主要作用方式;火箭、火箭增程、无后坐和平衡抛射等发射原理,成为单兵肩射式反坦克武器的主要发射原理。 二战后,各种步兵反坦克武器新老交替、竞相发展。反坦克  相似文献   

9.
1979年式70mm手持反坦克火箭简称79式手持火箭,是一种单兵使用、手持发射的轻小型反坦克破甲武器,该武器于1975年立项开始研制,1979年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79式手持火箭主要用于击毁近距离敌中型、轻型坦克、装甲车辆、自行火炮、土木工事、碉堡等目标。该武器是一种一次性使用、一筒一弹的反坦克武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单手发射、携带方便等突出特点,因此在山地、丛林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几年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经验表明,坦克仍然是现代战争中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是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积极地开展各种类型反坦克武器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世界各国研制和装备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综合系统、自动寻的和自动瞄准反坦克多管火箭炮系统、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火箭榴弹(反坦克武器的种类还远远不止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抑制和摧毁战场上最有威胁武器——坦克。  相似文献   

11.
4.1.3 英国劳80式94mm火箭 “劳80”反坦克火箭是一次性使用武器,主要战术用途是反坦克。 长期以来,英国陆军一直使用美国、瑞典及其他国家的反坦克火箭。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比较,陆军认为美国的M72威力小、射程近;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太笨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1971年10月,英国陆军参谋部提出自行研制反坦克火箭,以逐步取代外国的反坦克火箭。具体战术技术要求是:在200~300m距离上,能摧毁80年代世界上所有的主战坦克,包括苏军的T-80坦克。英国皇家军械研制发展局根据这  相似文献   

12.
4.1.5 我国PF89式80mm单兵反坦克火箭 PF89式80mm单兵反坦克火箭是我国研制生产的单兵一次性使用的轻便型反坦克武器。于1989年设计定型,1993年生产定型,现已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PF89式80mm单兵反坦克火箭不占编制,作为附加装备配备步兵,以加强步兵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和作战能力,亦可对水泥工事等目标进行射击。武器使用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器材,所以战时还可大量装备民兵,也可根据需要配备给地炮部队、空降兵及海军陆战队等。  相似文献   

13.
5 发展趋势 鉴于坦克与反坦克作战是未来地面战争的主要形式,故坦克与反坦克武器对峙发展的局面,也将长期继续下去。预计今后一二十年内,作为步兵主要反坦克、反装甲武器的火箭发射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战术技术性能也将会有较大的提高。目前各国在研制新型火箭发射器时,特别重视提高威力、射程、射击精度和射手使用后的生存能力,并通过光电技术的应用,开始向隐蔽发射、自动探测、无人操作、多功能和软杀伤的方向发展。 5.1 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破甲威力 众所周知,威力不足是当今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最突出的问题,为此各国在改进现役火箭发射器时,都把提高威力作为首要问题。研制新一代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时,也都以满足威力指标为前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爆发之时,我军只有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军缴获来的少量步兵反坦克武器。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付如潮水般涌来的朝鲜人民军T-34坦克,美军曾向前线部队紧急运送了一批M20型88.9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这种便携式反坦克火箭武器广泛装备于侵朝的美军步兵分队,在抵御T-34坦克的进攻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后,我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在战斗中缴获了部分美制M20型火箭筒。当时,我军步兵手中没有具备足够威力的反坦克武器,在攻击碉堡时也只能采用士兵携爆破器材冲击的原始方式。而缴获的美制火箭可以说是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国内军工科研单…  相似文献   

15.
施征 《国外坦克》2008,(7):38-42
T-80UM主战坦克的车体首卜装甲上安装柯第二代反应装甲。从1986年起,俄罗斯钢铁研究院就开始在“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的基础上研制新一代反应装甲。当时目标是防住类似美国“狱火”一类的超重型、超远程、串联装药的反坦克导弹的打击,并对超口径装药的反坦克火箭弹也要有良好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装甲防护的巅峰期 解放初期,为了加快单兵便携式火箭的研制进度,我国开始引进苏联的单兵火箭技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苏联 -2式火箭为蓝本的单兵便携式火箭研制成功,于1956年正式装备我军,定型号为“56式40mm反坦克火箭”(俗称老四零,四零火箭筒等)。56式40mm反坦克火箭装备到步兵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是我步兵分队的主要反坦克和攻坚武器,并参加了我军50年代末的西藏平叛、60年代初期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及60年代中、晚期的援越  相似文献   

17.
自五十年代正式装备反坦克导弹以来,这种制导的武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命中概率高、价格低廉,使用比较万便等一系列优点使之日益受到重视,在反坦克武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装备的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七十年代至今装备的是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下一代反坦克导弹将怎样发展呢?对下一代反坦克导弹的要求是什么?现况又如何呢? 要求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虽然比第一代反坦克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欧美诸国对其二代反坦克导弹的改进和三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为依据,分析国外反坦克导弹发展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反坦克导弹的“代”的概念,关于反坦克导弹类别的划分和关于二代反坦克导弹生命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射击操作过程 本文介绍营用型PF98A式120mm反坦克火箭射击操作的完整过程,主要包括用筒与收筒、高低机/方向机的使用、简易火控系统的操作、瞄准方式及不发火弹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