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穴位外敷治疗冠心病68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中女23例,男45例.年龄在45至60岁54例,60岁以上者14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1年.其中4至10年占42例。1.2诊断标准68例均符合1974年冠心病、高血压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及参照WH()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3病例特征临床上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心电图检查方M血性改变,及有左右束支传导阻滞。】.4沾’7jj法将丹参、川穹各2份,细辛、桂枝、檀香、青木香、血谒、乳香、降香、赤芍各1份,按比例研细为末,再加入四香0.l份,以生姜计调成糊状,做成2分硬币大小的敬片(生姜汁…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线大椎穴为主治疗癫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属中医“痫证”范畴。为临床中西医学疑难病证。我采用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穴位埋线治疗特发性癫痫60例,疗效满意。取穴:大椎穴为主穴,百会穴及癫痫区(晕听区上1.0厘米)为配穴。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2%盐酸普鲁卡因2ml和硫酸庆大霉素80mg混合分别作局部浸润麻醉。取一根CO号或0号医用羊肠线1.5—2厘米,用改良的9号或12号腰椎穿刺针将羊肠线埋入所选取腧穴皮肤肌层内,用酒精棉球覆盖针眼,小胶布固定1—2天即可。1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4—6个月。观察60例病人中,显效达56.6%,有效达18.3%,好转达11.6%,无效占13.3%,无加重病人。总有效率达86.6%。 认为大椎穴为督脉的要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督脉素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大人癫疾,小儿惊痫”。穴位埋线以线代针,包含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机体组织损伤、按摩、留针等多种刺激效应。同时发现大椎穴为主穴位埋线对各发作类型的特发性癫痫都有较好治疗作用,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并对癫痫病人的病理性脑电波形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一、对消化酶类有影响的腧穴1、脾经三阴交: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可使胃蛋白酶很快恢复正常。2、胃经颊车:针刺可减少唾液的分泌。3、大肠经合谷:可使胃蛋白酶低下者恢复正常。4、胆经①五枢:对唾液淀粉酶有一定影响,可促进唾液淀粉酶活性增高。②环跳:对胃蛋白酶具有调整作用,可使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③风池:可使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5、督脉风府:可使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以上大多数穴位可用于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的治疗。二、对食道有影响的胸穴1、督脉中枢、至阳、神道:可使食管蠕动减弱,明显…  相似文献   

4.
穴位药物疗法,至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汤剂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中医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是一种以穴位、药物和经络作用相结合的综合疗法。采用少量不同药物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以增强和词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面瘫150例王小平,童静(镇江市中医院212003)主题词面神经麻痹/穴位疗法,激光穴位疗法198毛年以来,我们运用氯氟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面闭150例,并与针灸治疗60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临床进0激光组:男98例.女...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张民采用耳穴治疗带下病、乳腺增殖症、耳穴扩它以及功能性内分泌失调等疾病的治疗经验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本法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奏效迅速,而且经济,安全,操作方便,病人不痛苦容易接受,易于掌握推广,对于指导临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协定配方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临床观察结果痊愈4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达97%。认为穴位埋线疗法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康凯,孙东健(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淄博市,255400)关键词针刺疗法;穴位注射;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疼痛严重的额面部疾病。二百多年来,各国医学界不断探索本病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神经闭封、射频和各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介绍颈椎病点穴,练功15法的治疗方法及体会,对颈椎病采用点穴,推拿、练功综合疗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将常见疼痛性疾病194例随机分为2组,根据病种分别应用当归复俣液和地塞米松复合液阿是穴注射及神经丛(干)阻滞,观察结果:当归组优良率为87%,地塞米松组为85.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用当归复合液治疗同样有良效,而无皮质激素副作用,尤适用于激素禁忌的疼痛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热任脉线上穴位时皮肤温度沿任脉线的扩散速度. 方法对任脉的穴位进行加热,诱发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用Thermo Tracer TH 9100型红外热像仪记录,计算加热时皮肤温度变化沿经扩散的速度. 结果 加热神阙穴时,皮肤温度沿任脉线扩散的速度最高17 cm/min,最低0.78 cm/min,平均扩...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期刊编辑作为文化传播的中介者和组织者,责任重大。本文选取儒家文化主流的"仁、义、礼"三方面,分述探讨了"仁、义、礼"对期刊编辑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更有助于提高编辑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5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穴位注射墨汁,解剖人迎穴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相邻重要器官;阐明了人迎穴定位及进针时注意事项,并以现代医学观点探讨了该穴位的主治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采用《中华医典》光盘(第5版)对建国前历代古籍进行检索,收集有关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条文,对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检索得到针灸治疗不孕症条文301条,涉及41个腧穴,共计358穴次。分析发现,历代针灸治疗不孕症多选用任脉和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其中以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取穴部位偏重下腹部和下肢部;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任、冲脉的交会穴为治疗关键。结论 临床在治疗不孕症时可选取古代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极、关元、照海、涌泉为基础方,针灸联合应用,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加减。尚有文献记载石门、阴交、血海、至阳等穴位有绝孕的风险,临床运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朝鲜太医许任所著《针灸经验方》成收于仁祖四年(1644)年,是朝鲜针灸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但是以往一些针灸史著作中关于该书著作年代有错误,《勉学堂针灸集成》中被公认为具有特色的部分系抄自本书。  相似文献   

16.
妇科名中医杨家林教授认为在女性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中,冲任二脉为枢纽。冲任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不仅与诸脏腑经络相系,更与诸脏腑功能盛衰息息相关。调治冲任,以治疗肝肾脾(胃)为基础,加入直达冲任的专方专药,疗效更确切。并根据妇科临床实践,提出冲任受病的常见的九大病因,并总结出冲任调治的六大方法。总结杨家林教授从冲任论治妇科疾病的思辨特点,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经络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它的理论体系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8.
《妇人良方》系南宋陈自明所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内容完备的妇产科专著 ,成书于嘉熙元年 (12 37年 ) ,至今已有 76 0余年历史 ,流传既久 ,版刻纷杂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 ,其各种版本多达 30余种。今亲考存世的各种版本 ,以元·勤有书堂本为底本 ,经与众多版本比较 ,认为元·勤有书堂本保存良好 ,字迹工整且很好地反映了陈氏原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冲任理论在妇科具有重要意义,王冰直接提出"任主胞胎"。从任脉的名称、经脉循行、生理功能及现代关于妊娠生理现象的观察、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任主胞胎"理论的内涵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考证经筋、经脉的过程中发现:《黄帝内经》对经脉的认识不仅局限于解剖学结构,还具有胚胎发育学的痕迹。任脉是中胚层随内胚层向腹侧卷折形成原始消化管的过程中向腹部中线发育形成的,中胚层的生骨节、生肌节和生皮节组织生成的结构参与了在腹部中线的对接;尿囊和卵黄囊同时被包裹在体内,卵黄囊和尿囊所遗留的残迹成为任脉之别。督脉是中胚层随着外胚层向背侧卷折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向背部中线发育形成的,上胚节生肌细胞所形成的背部伸肌主导了督脉的形成,伸肌群肌肉在背部中线结合的棘上韧带形成督脉,督脉将竖脊肌及脊柱连接在一起,竖脊肌成为督脉之别。同时"督脉者……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绕篡后"为督脉,"其络循阴器合篡间"为督之络脉,说明《黄帝内经》对会阴部结构的发育来源和过程有深刻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