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微波和水浴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致死效果,以探讨微波杀菌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活化后,制成104CFU/mL 的孢子悬浮液,然后分别用微波和水浴加热对芽孢进行灭菌,最后测定灭菌后的单位体积菌落总数,计算致死率。结果表明,微波和水浴加热在92℃时的致死率都高于85℃时的致死率。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下,微波的杀菌效果好于水浴加热,存在非热效应。只有在92℃,20min 时,微波和水浴加热对芽孢的致死率差异不显著,非热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茶多酚的机理,利用植物切片技术并通过电子光学显微镜,比较在常温、热水萃取和微波萃取后茶叶叶肉组织的破碎程度的差异及组织细胞内部结构的微观变化,结果初步表明微波作用下的浸提过程,不仅存在热效应,还存在非热效应,即微波电磁场的极化作用,这能极大提高浸提速率.相对于同温热水浸提,35℃和90℃微波辅助浸...  相似文献   

3.
微波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波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热效应机理和非热效应机理,并具体对在调整纤维结构、纤维接枝改性、染色、后整理等方面应用的机理进行了重点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在相同辐照时间和样品终温下,不同电场强度对微波场非热效应灭活生孢梭菌的效果及机理的影响。方法 利用同步升温法将微波场的热与非热效应区分开来,以获得非热效应对微生物的影响。基于微波加热腔内电场强度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将初温不同的两组样品置于加热腔内不同位置(1号和2号位)以分析不同的电场强度对微波场非热效应的影响。经相同处理时间后样品终温基本一致(排除温度对非热效应的影响),进而分析电场强度对非热效应的杀菌效果及机理的影响。通过平板计数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对非热效应带来的杀菌效果、胞内大分子的泄漏量以及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结果 初温为10℃和30℃的样品分别在电场强度较大的1号位和电场强度较小的2号位经微波辐照1.5 min后,两样品终温无显著差异(P>0.05)。微波场非热效应导致的1号位微生物降低的数量级、胞内大分子的泄漏量以及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均显著高于2号位(P<0.05)。结论 相同的辐照时间下,随电场强度的增大微波非热效应对细胞膜通透性的破坏作用也随之增强(P<0.05),造成更多的胞内物质泄露(P<0.001),最终导致更多的微生物灭活(P<0.001)。因此,电场强度的增加可以带来更多的非热效应及其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微波杀菌的研究进展和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微波杀菌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机理、微波杀菌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食品微波杀菌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微波连续灭菌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引言微波灭菌作为一种新兴的灭菌方法,其灭菌机理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微波对生物的致死效应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是物料吸收微波能,温度升高,达到灭菌效果;而非热效应是在微波场的作用下,物料并未达到热力杀菌的温度要求,却能起到灭菌效果。而且灭菌时间远少于热力杀菌时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微波场实际是一个交变的电磁场。在此场内,生物体内的极性分子将产生强烈的旋转效应。这种强烈的旋转使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失去活性或破坏微生物内的酶系统,造成微生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7.
微波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波技术的应用为工业加热提供了一种新的加热方式,这种加热方式在工业、农业、化工、医疗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利用其热效应,主要用于食品、药材、农副土特产品、木材、纸板、化工工业产品等加热干燥。二是利用其生物效应,对食品、药材、农副土特产品等的低温杀菌、防霉保鲜,白酒的催陈、醇化,中止发酵,育种等。微波加热作为当今高新技术,早已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实用阶段,前景十分广阔。1 微波加热干燥、杀菌机理微波是频率从300MHz~300GMHz的电磁波,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微波与物料直接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  相似文献   

8.
微波杀菌是非热效应和热效应的共同作用。根据微波杀菌效果与微波功率、穿透深度及水量的相关关系,主要探讨了家用微波炉不同输出功率和微波的穿透深度对自来水中细菌杀菌效果的研究。实验表明,温度在60.0℃以下时,微波的输出功率越大,杀菌效果越好;相同的水量,微波穿透越浅,杀菌效果越好;温度在67.5℃以下时,体现了微波非热效应的杀菌作用,且持续的微波辐射杀菌效果比间断的微波辐射杀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微波杀菌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技术,其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双重作用抑制或消除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果汁的灭菌速率,还能有效地提升果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新鲜度,使果汁的品质与原汁更接近,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微波杀菌是果汁杀菌领域的研究热点,亦是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杀菌技术之一。因微波参数对果汁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存在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微波参数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果汁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的杀菌方案。本文介绍了微波杀菌的机制,综述了微波杀菌对果汁微生物的影响,微波频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及微波杀菌对果汁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影响,并对微波杀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微波杀菌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微波杀灭玉米霉菌过程中是否存在非热效应,对烟曲霉、黑曲霉、产黄青霉和桔青霉等四种霉菌微波处理前后的菌体生长情况进行研究。通过霉菌菌体生长量的测定建立了生长模型,对蛋白质和DNA的吸光度值以及电解质的渗透率进行测定,同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微波处理前后黑曲霉孢子的形态变化以及渗出物情况。结果表明:与相同温度的水浴加热相比,微波处理后霉菌生长的延滞期较长、种群容纳量较低,蛋白质、DNA的吸光度值和电解质的渗透率较高,说明相同温度下微波处理对霉菌的伤害要大于水浴,杀菌过程中存在非热效应。应用原子力显微观察发现,微波处理前后黑曲霉孢子的形态差异较大,未处理的黑曲霉孢子体态饱满且表面较为平整,处理后孢子表面产生皱缩;经微波处理后孢子细胞内溶物渗出较多,说明微波处理对孢子细胞膜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