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脑络欣通对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及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三个不同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值、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28 d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脑络欣通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改善凝血相关指标.结论脑络欣通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通心络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治疗14天,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任氏脑脉苏茶剂治疗中风后遗症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任氏脑脉苏茶剂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任氏脑脉苏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中风回春片;3个月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页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任氏脑脉苏茶剂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元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元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巴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通络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Fugl-Meyer运动评分,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有效地减少了脑梗死引起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脂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12-2114
目的:分析益肾桂枝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外加益肾桂枝汤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巴氏指数评分(Bathel-Index)、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3.4%与对照组65.0%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Bathel-Index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thel-Index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患者给予益肾桂枝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M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A、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CA、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S、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DS、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200.05)。结论: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少中医证候,降低Hcy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8例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塞通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9例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0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塞通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后巴氏指数评分(Bathel-Index)、改良Ranking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症状体征总积分、改良Ashworth评分变化及评分下降值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9%,对照组总有效率67.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Bathel-Index评分、改良Ranking评分、NIHSS评分、症状体征总积分及改良Ashworth评分及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塞通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选取缺血性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病例106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三参通络合剂;15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仅为8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积分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行气通脉醒脑法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行气通脉醒脑法。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P<0.05)。结论:行气通脉醒脑法可缓解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预后效果及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经阿替普酶溶栓后使用参七脉心通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七脉心通胶囊。对2组的整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评价、生活能力评价进行比较。结果:联用参七脉心通胶囊组的患者整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S评分的改善没有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联用参七脉心通胶囊口服能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评价参芎颗粒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将60例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试验期间统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片,早餐后半小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次,临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参芎颗粒(规格:20g/袋,3次/d)。疗程:12周。随访至发病后9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临床总有效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SS-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SS-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参与本临床试验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在短期内未发现对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造成影响。结论 参芎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有一定临床疗效且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参芎颗粒可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09%、61.3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二梅  王颖  孙善斌 《河北中医》2024,(2):292-295+300
目的 观察培元固本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康复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培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82.50%(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4/40),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7.50%(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23/40),针刺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元固本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风参芪通络胶囊与针刺联合治疗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基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针刺)和对照组(基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各3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BP临床表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的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参芪通络胶囊结合针刺能够改善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芪中风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气虚血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6%(58/64),高于对照组的76. 6%(49/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脑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Vm)及收缩期值(Vs)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血清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优于对照组76.67%,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还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