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前栓塞供血动脉治疗骨盆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单发病灶的骨盆肿瘤动脉插管造影,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后24-72h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栓塞前血管造影显示多支动脉供血,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肿瘤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成功切除,无1例发生手术中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栓塞可减少骨盆肿瘤手术中的出血,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骨盆肿瘤多支血供的DSA诊断和治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骨盆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表现 ,探讨骨盆肿瘤多支血供的诊断和治疗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术前栓塞治疗 4 8例骨盆肿瘤患者 ,观察其临床改善情况 ,计算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多支血供特点 ,术中失血量 (2 177 1± 96 9 8)ml,手术时间 (198 9± 97 4 )min。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失血量 ,并能缩短手术时间。肿瘤供血血管共 90支 ,栓塞 81支 ,栓塞率 90 %。组织学证实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 ,部分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结论 :骨盆肿瘤术前栓塞时应考虑到多支血供的可能 ,力争栓塞肿瘤全部供血血管 ,以提高疗效。术前栓塞是骨盆肿瘤手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手术时机应选择在栓塞后 6d内。  相似文献   

3.
曹维军  高芸  闫梅  赵立蜂 《当代医学》2009,15(9):99-101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栓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对于血管造影显示供血丰富、并有多支动脉供血,行一次性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检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丰富、多支动脉供血,一次均成功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5.
骨盆肿瘤术前导管栓塞供血动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 ,栓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丰富、多支动脉供血 ,一次均成功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 ,染色消失 ,病变区可见碘油沉积 ,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 :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 ,增加肿瘤切除率 ,同时也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6.
陈文福  黎显瑞 《广西医学》2002,24(8):1181-1181
目的:探索骶骨肿瘤术前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骼内动脉或肿瘤供血动脉对减少术中失血失作用。方法:利用7例栓塞术24-48小时病例与6例不行栓塞而手术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骶骨肿瘤术前栓塞,对减少术中失血作用明显,手术视野显示清楚,对切除肿瘤有利。结论:骶骨肿瘤术前有绞海绵栓塞髂内动脉对减少术中失血作用明显,从而提了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肿瘤栓塞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拟行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先行双侧髂总动脉造影,用明胶海绵颗粒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术前栓塞,然后留置球囊导管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开口远端,于24小时内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每次阻断40~60分钟,间隔10~15分钟。结果15例肿瘤患者切除术都顺利完成,术中失血量在600~1000mml之间,平均750ml,未出现异位栓塞和缺血性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肿瘤栓塞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能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恶性骨盆肿瘤血管造影特点及术前栓塞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骨肿瘤栓塞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恶性骨盆肿瘤,由于部位深、血供丰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过多,手术视野不清,往往难以全部切除,或失血过多导致术中休克、甚至死亡。而骨肿瘤的术前造影及供血动脉栓塞为骨科医师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我院1998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24例恶性骨盆肿瘤的术前造影及栓塞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减少骨盆肿瘤木中出血.以完整切除肿瘤,我们试尝施行木前髂内动脉栓塞术。方法;奉组12例各种骨盆肿瘤.术前进行髂内动棘造影及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结果:术前栓塞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出血.术野清晰.肿瘤完整地被切除,木手并发症.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术前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是减少骨盆肿瘤术中出血,完整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术前动脉造影及治疗性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脑膜瘤术前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栓塞后手术切除.结果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及供血动脉特征;栓塞后术中出血减少到(400±15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显示肿瘤的血供状况;术前栓塞能大大减少术中出血;若注意操作技巧.,栓塞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骨盆肿瘤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介入治疗50例骨盆肿瘤患者,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术中出血大大减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并有假包膜形成。介入术后血管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骨盆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其作用在于:使肿瘤缩小,分变清晰,减少肿瘤血供,有利于完整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是骨盆肿瘤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和总结应用Glubran2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颅底脑膜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完全以颈外动脉供血或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颅底脑膜瘤,应用Glubran2胶通过微导管超选择术前栓塞肿瘤,栓塞后7-9d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栓塞后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大部分消失7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肿瘤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3例,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在2-5h,平均3.5h,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 Glubran2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颅底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5例脑膜瘸患者术前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探索脑膜瘸的术前栓塞效果。方法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行颈外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证实血供来自颈外动脉且无颅内危险吻合存在后。用150-300μm的明胶海绵微粒栓塞。结果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5例。术中见肿瘤实质明显变软,瘸体呈黄色,切除肿瘤过程中几乎无出血。估计术中平均失血量约为400ml。术中输血16例,输血量为400-800ml,平均550ml。无1例发生休克。显微镜下见肿瘤实质内有大量坏死区,其中心部位可见明胶海绵微粒。结论脑膜瘸术前供血动脉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全切率。是脑膜瘸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颅内脑膜瘤术前血管造影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6例脑膜瘤进行术前血管造影栓塞治疗,结果77例脑膜瘤手术全切治愈,9例未行手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认为术前血管造影栓塞治疗,不仅能了解肿瘤供血情况及与颅内肿瘤周围重要血管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对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液化碘油和Glubran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脑膜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例直径大于4cm的脑膜瘤行术前栓塞,先以超液化碘油注入,在肿瘤内弥散,再以GLUBRAN胶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结果 6例脑膜瘤行脑血管造影检查,4例为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2例为单纯颈外动脉供血。超液化碘油和GLUBRAN胶超选择性栓塞后,肿瘤染色完全消失2例,大部消失4例。1例患者为后颅窝脑膜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完全栓塞后26h出现意识模糊,随后突发呼吸停止,术中未见肿瘤内出血,考虑可能与栓塞后肿瘤膨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加重有关, 出院时患者完全恢复。其余5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与栓塞操作有关的并发症。5例完全手术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患者术中出血较易控制。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超液化碘油和Glubran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脑膜瘤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能达到永久栓塞,有助于减少手术切除过程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但对于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后颅窝脑膜瘤术前栓塞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评估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将导管逐支选择地插入需栓塞的肿瘤动脉,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后24~48h进行手术。结果栓塞前肿瘤供血动脉数字血管减影术(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肿瘤染色与栓塞后再次造影肿瘤染色较之前减少75%以上。共栓塞肿瘤供血动脉32支。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认真分析DSA的结果,尤其注意根髓大动脉,以免误栓出现并发症。把握好栓塞时间、栓塞适应证及栓塞的程度,以保证脊柱肿瘤术前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手术切除前行胸廓内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3例胸部肿瘤均经胸部CT和/或MRI确诊,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内胚窦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瘤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寻找其可能供血动脉造影,对参与供血的胸廓内动脉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介入术后1~3 d行胸部肿瘤切除术。结果 13例胸部肿瘤中动脉造影可见7例胸廓内动脉为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肿瘤主要位于前胸部,并与前、侧胸壁粘连,造影表现为胸廓内动脉主干增粗,远端分支增多、迂曲、杂乱,供血范围与肿瘤阴影相重叠。栓塞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外科手术中失血量少,肿瘤切除完整,手术时间缩短。结论前胸部肿瘤,尤其是有粘连者,切除术前栓塞胸廓内动脉对手术切除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前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在临床手术的应用价值及脑膜瘤供血情况。方法 23例经CT或MR诊断的脑膜瘤,术前均先行颈外动脉造影并超选择性栓塞术。结果 所有术前作颈外动脉栓塞的脑膜瘤,肿瘤体积缩小,手术切除容易,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液化碘油和Glubran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脑膜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例最大径大于4 cm的脑膜瘤脑血管造影检查,4例为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2例为单纯颈外动脉供血,行术前栓塞,先以超液化碘油注入,在肿瘤内弥散,再以Glubran胶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结果 超液化碘油和Glubran胶超选择性栓塞后,肿瘤染色完全消失2例,大部分消失4例.1例患者为后颅窝脑膜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完全栓塞后26 h出现意识模糊,随后突发呼吸停止,术中未见肿瘤内出血,考虑可能与栓塞后肿瘤膨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加重有关,出院时患者完全恢复.其余5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与栓塞操作有关的并发症.5例完全手术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患者术中出血较易控制.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超液化碘油和Glubran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脑膜瘤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能达到永久栓塞,有助于减少手术切除过程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但对于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后颅窝脑膜瘤术前栓塞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辅助治疗头颈及颅内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头颈部及颅内肿瘤(脑膜瘤7例,纤维血管瘤3例,脊索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腺样囊性癌、鼻咽癌、蔓状血管瘤、颈动脉体瘤和鳞状细胞癌各1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诊断为高血流肿瘤,供血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使用4F或5F造影导管,经股动脉导入颈外动脉的肿瘤目标血管并注射自制明胶海绵微粒栓塞目标血管。栓塞后1d手术。结果:栓塞后11例(57.9%)患者供血动脉完全不显影,肿瘤不显影。3例术中有暂时头面部疼痛,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头颈部及颅内高血流肿瘤的术前颈外供血动脉栓塞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安全辅助治疗。应用自制明胶海绵微粒,降低了成本,扩大了该技术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