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氯化/超滤技术处理滦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滦河水并进行现场中试。结果表明,超滤膜具有良好的除浊功能,对CODMn、UV254与DOC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稳定。预氯化能够提高超滤膜对CODMn与UV254的去除率,且有助于减缓比通量的衰减,但预氯化只是改善了超滤膜的透水通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膜污染。  相似文献   

2.
生物陶粒膨胀床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了一种新的水处理工艺———生物陶粒膨胀床处理微污染原水 ,同时对生物陶粒膨胀床和固定床的处理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不同水力负荷及气水比下 ,生物陶粒膨胀床对CODMn、UV2 54 等的处理效果均比固定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爱华 《市政技术》2012,30(3):78-80,83
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分别与活性炭工艺、超滤组合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要好于超滤,出水CODMn、UV254、DOC等指标均优于超滤工艺;超滤工艺对浊度、颗粒物和微生物方面的去除效果要优于活性炭工艺,其原因在于不同的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某微污染河网水为原水,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粉末活性炭(MBR/PAC)工艺对其处理的效果和运行特性,并与超滤工艺进行比较。膜组件采用聚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膜孔径为0.2μm,面积为2 m2;组合工艺的活性炭和污泥浓度分别为0.5、2 g/L;通过时间控制器控制出水泵间歇运行,开/停时间比为8 min/2 min。结果表明:与超滤工艺相比,MBR/PAC工艺对CODMn、TOC、UV254、UV410等有机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其中对UV410的去除率为85%~100%,对CODMn、TOC、UV254的去除率均可达50%以上,出水CODMn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氨氮、铁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超过80%、87%和90%,出水值分别低于0.5 mg/L、0.1 mg/L和0.5 NTU,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黄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黄河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超滤工艺对浊度和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0.1NTU的保证率可达到95.26%,对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9.7%以上;对UV254的去除效果一般,平均去除率为14.9%。微絮凝—超滤工艺对CODMn的去除效果受进水CODMn的影响较大,当进水CODMn为3.6~4.5mg/L时,出水CODMn〈3.0mg/L;但当进水CODMn为4.6~5.9mg/L时,出水CODMn〉3.0mg/L,不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超滤/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结果表明,超滤膜对浊度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远好于传统滤池,超滤膜出水浊度基本在0.1NTU以下,对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达92%;另外超滤膜对细菌的去除效果也较好,出水中检测不到细菌和总大肠菌群。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好,对CODMn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均仅为23%,对UV254则几乎无去除效果;但PAC的投加弥补了超滤膜的这一缺点,使对CODMn、T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至45%、71%和42%,并大幅降低了水中的三卤甲烷生成势。超滤/PAC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滤膜结合水厂的传统处理工艺,考察了絮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工艺1)和絮凝/沉淀/砂滤/超滤组合工艺(工艺2)对不同水质期的滦河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对浊度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都稳定在0.1 NTU以下;相比之下,工艺2对CODMn、UV254、TOC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更好,并且其出水水质更稳定,抗水质冲击能力更强,可用通量和产水率更高;两种工艺对DOM和UV254的去除作用主要体现在分子质量>30 ku的有机物上。  相似文献   

8.
潜流人工湿地预处理给水厂原水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潜流人工湿地对给水厂原水进行预处理,以提高进水水质,减轻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负荷。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人工湿地对原水中浊度、CODMn、UV254、TN和NH4^+-N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0.8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5d时,该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1%、43.19%、17.69%、49.15%和48.92%。潜流人工湿地对原水预处理效率较高,运行稳定,可以有效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9.
溶气气浮法与沉淀法的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松花江原水采用气浮法和常规沉淀法进行处理发现,气浮法的除浊效果优于常规沉淀法,在低温、低浊时二者的处理效果差距更大,故从颗粒尺寸、颗粒密度、水温、颗粒沉降速率和反应时间等角度阐述了气浮和沉淀工艺在除浊效果方面的差异。此外,两种工艺对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效果表明有机物质的去除只与混凝步骤有关而与沉淀或气浮步骤无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浸没式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深圳市某水库原水,考察了PAC投加量、排污周期和曝气强度对有机物的去除以及膜污染的影响,以优化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投加PAC强化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投量为10 mg/L时,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42%和35%;膜池内活性炭随过滤的进行逐渐达到吸附饱和,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3%和5%,24 h排污一次有助于保持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相对较高的去除效果;增加曝气强度,将气水比提高为12∶1,不仅能够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同时还可减缓滤饼层及膜孔内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