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昌  陈立平 《内燃机工程》2012,33(2):38-44,53
鉴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传统过程式模型在模块化、重用性、参数化等方面的不足,在详细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部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陈述式建模方式在多领域仿真平台MWorks上建立了易于管理、修改、重用和扩充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陈述式动态模型库,模型库各重要部件均采用动态表征。为更精确地计算散热器动态性能,提出了二维离散方法构建散热器模型。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散热器模型,散热器出口冷却液温度和空气温度的稳态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分别为4.20%和4.75%。通过调用模型库中的部件模型构建了结构典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整车热管理仿真软件KULI,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维仿真模型,以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物理参数和性能参数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标定工况的计算分析并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对冷却系统部分参数进行匹配,分析了影响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某重型商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整车热管理仿真软件KULI建立了冷却系统模型,进行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仿真计算,并与试验数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数值吻合较好,仿真模型可靠,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软件仿真可以大大提高冷却系统分析效率,节省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分析,总结出发动机进气流量的计算公式;基于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探讨了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方法,并通过整车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了整车冷却系统优化匹配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系统压力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加注和汽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峰 《内燃机》2015,(3):33-35
主要介绍了一种解决整车冷却系统水温过高的方法。某车型在进行冷却系统整车转毂试验时,出现发动机水温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不合理,导致发动机压力不能满足冷却系统加注特性和汽蚀特性要求,发动机水温过高。通过更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布置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最终解决了冷却系统水温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用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多缸不平衡问题,开展了多缸平衡控制的仿真与试验,建立发动机仿真模型,用试验测量的进气歧管压力验证了模型精度,基于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了发动机各缸燃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差异.采用燃气喷射量补偿的方法对各缸进行缸平衡控制的研究,分别以各缸爆发压力、平均指示有效压力(IMEP)和排气温度为控制变量修正各...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取消节温器,水泵、风扇分别电控化的发动机新型电控冷却系统型式,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搭建电控冷却系统试验装置;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分别设计基本模糊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进行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试验。最后综合比较非线性控制、基本模糊控制和变论域模糊控制3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8.
应用流体计算软件Flowmaster,建立发动机的热量流动模型。对不同的冷却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方案的选择与改进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仿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仿真的现状及发展,在建立冷却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智能化冷却系统的控制优化,提出了未来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冷却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与优化、冷却系统各部件的电子控制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总结了智能化控制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