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影响因素,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5例,其中罹患糖尿病患者56例纳入病例组,未罹患糖尿病的患者239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结果合并率18.98%(56/295),均为2型糖尿病。病例组男性、50岁以上、60岁以上、饮酒、吸烟、合并感染比重、年龄、病毒性肝炎病程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病毒复制控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WHR、BMI、SBP、DBP、TC、HDL-C、C-P、2h-CP、AST、ALT、GLB、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OR=1.284,95%CI(1.305~4.737)]、合并感染[OR=1.772,95%CI(1.986~6.875)]、病毒复制控制[OR=0.875,95%CI(0.453~0.985 2)]、WHR[OR=5.68,95%CI(1.985~24.57)]、TC[OR=1.974,95%CI(1.875~9.472)]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高于普通人群,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肝病、血脂的管理,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颗粒直径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但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情况及其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AIP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1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114例(未合并冠心病)、低危狭窄组203例(合并冠心病且syntax积分≤22分)和高危狭窄组184例(合并冠心病且syntax积分22分)。比较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发生情况、吸烟史、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AIP]及syntax积分;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P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吸烟史、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狭窄组患者BMI、TC、TG、non-HDL-D、LDL-C、ApoB、HbA_(1c)、AIP高于对照组,HDL-C、ApoA1低于对照组,BMI、TG、non-HDL-D、LDL-C、ApoB、AIP高于低危狭窄组(P0.05);低危狭窄组患者TC、HbA_(1c)、AIP高于对照组,HDL-C、ApoA1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OR=0.35,95%CI(0.15,0.83)]、non-HDL-C[OR=1.47,95%CI(1.16,1.86)]、LDL-C[OR=1.32,95%CI(1.03,1.74)]、ApoA1[OR=0.31,95%CI(0.11,0.80)]、HbA_(1c)[OR=1.56,95%CI(1.25,1.95)]、AIP[OR=3.29,95%CI(1.27,8.50)]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G[OR=1.29,95%CI(1.05,1.59)]、non-HDL-C[OR=2.11,95%CI(1.60,2.78)]、LDL-C[OR=1.85,95%CI(1.43,2.38)]、ApoB[OR=5.03,95%CI(2.09,12.01)]、HbA1c[OR=1.32,95%CI(1.13,1.54)]、AIP[OR=2.74,95%CI(1.03,5.93)]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IP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non-HDL-C及LDL-C(P0.05)。结论 AIP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2例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胆源性和酒精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患者就诊时的性别、年龄、合并脂肪肝、BMI、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家族史、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LDL、HDL、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D-二聚体浓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合并脂肪肝、BMI、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家族史、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D-二聚体浓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2型糖尿病[比值比(OR)=2.206,95%可信区间(95%CI):1.125~4.263,P=0.024]、血清甘油三酯水平(OR=5.253,95%CI:2.502~9.568,P=0.001)、BMI(OR=3.812,95%CI:1.896~7.529,P=0.011)、脂肪肝(OR=4.255,95%CI:2.185~8.236,P=0.009)及D-二聚体浓度(OR=6.258,95%CI:3.526~11.653,P=0.006)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发病高危因素积极进行干预,最大限度降低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老年人的临床特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0年5月-2010年6月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 054例老年体检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发现154例ALT升高,其中54例有乙型肝炎或者酒精摄入过量,最终100例入选本组研究。被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D)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进行体格检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脂质代谢、ALT及糖尿病等调查。结果在10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50%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无脂肪肝的患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糖尿病史(P=0.019),并有较高的BMI(P=0.013)和甘油三脂(P=0.022)。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BMI和糖尿病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BMI(OR=1.454;95%CI∶1.139~1.856;P=0.003)和糖尿病史(OR=3.378;95%CI∶1.343~8.494,P=0.01)。结论具有ALT升高且无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如糖尿病史和高BMI可以预测出超声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72例,健康体检者62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尿酸(S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组BMI、SUA、ALT、AST、TG、FBG、FINS、HOMA IR、HbA1C、Ualb/UCr均高于对照组;与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及SUA水平更重;相关性研究表明,FBG、HOMA IR、HbA1C与SUA呈正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尿酸血症,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SUA是否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因子PTX3水平,并探讨PTX3与胰岛素抵抗以及氧化应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1例(A组),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3例(B组)以及140例健康对照组(C组)血清PTX3脂肪因子水平,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空腹胰岛素和糖脂代谢参数等资料。探讨PTX3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获得检测时脂肪因子PTX3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断效能。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血清PTX3脂肪因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2±1.2)ng/ml vs.(2.0±0.6)ng/ml,P=0.000];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TX3脂肪因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4.5±1.2)ng/ml vs.(2.5±0.6 ng/ml),P=0.001]。相关分析表明PTX3脂肪因子与HOMA-IR(r=0.236,P=0.001),空腹血糖(r=0.312,P=0.012),MDA(r=0.004,P=0.001)呈正相关,但与GSH(r=-303,P=0.001)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TX3脂肪因子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的独立因素(OR 1.45,95%CI:1.13~1.912,P=0.041),血清PTX3脂肪因子鉴别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最佳截点为3.86 ng/ml(敏感度:51.9%,特异度:94.5%,P=0.012),进一步以PTX3脂肪因子截点为参照,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当血清PTX3脂肪因子高于3.86 ng/ml时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增加(OR=3.6,95%CI:3.19~13.36,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SH、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为影响PTX3脂肪因子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PTX3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以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有助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发展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淄博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65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85例和非肥胖组180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分别分为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组)和有肢血管病变患者(B组),其中肥胖组-A组121例、肥胖组-B组64例,非肥胖组-A组138例,非肥胖组-B组42例。比较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两个亚组患者年龄、病程、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尿酸(BUA)及空腹血糖(FPG),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肥胖组-A组患者年龄、BMI、收缩压(SBP)及TC、HDL-C、LDL-C低于肥胖组-B组,病程短于肥胖组-B组(P0.05);肥胖组-A组与肥胖组-B组患者舒张压(DBP)及Hb A1c、TG、BUA、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63,95%CI(2.16,4.77)〕、BMI〔OR=3.12,95%CI(2.35,7.65)〕、SBP〔OR=2.32,95%CI(1.89,5.42)〕、HDL-C〔OR=2.79,95%CI(1.56,8.42)〕、LDL-C〔OR=2.46,95%CI(1.87,3.29)〕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非肥胖组-A组患者年龄、BMI及Hb A1c、BUA、FPG低于非肥胖组-B组,病程短于非肥胖组-B组(P0.05);非肥胖组-A组与非肥胖组-B组患者SBP、DBP及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7,95%CI(1.75,3.70)〕、病程〔OR=1.59,95%CI(1.05,3.50)〕、BMI〔OR=2.76,95%CI(3.35,8.71)〕、BUA〔OR=2.03,95%CI(1.86,9.47)〕、FPG〔OR=3.51,95%CI(2.05,6.34)〕是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对照人群各100例,对两组人群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在870例体检者中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11.49%),单因素检验发现男性、文化程度低、35~50岁年龄段、不良生活方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血尿酸水平高等8个变量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高(OR=3.49)、35~50岁年龄段(OR=3.08)、高脂血症(OR=2.98)和糖尿病(OR=2.76)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因素复杂,应该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未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区别,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180份,分为合并脂肪肝63例与未合并脂肪肝组117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数据差异。结果在180份资料里,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占资料总数的35.00%。合并脂肪肝组在BMI、TG、TC、Hba1c、LDL-C等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DL-C水平上低于未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发病率与体重、血脂、Hba1c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的相关性,探讨CVAI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及未合并NAFLD组,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VAI与各项指标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T2DM合并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VAI对此类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244例患者,其中女性82例,男性162例,T2DM合并NAFLD的患病率为50.82%。两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W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酸(UA)、CVAI、内脏脂肪指数(VA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后,年龄[比值比(OR)1.110,95%可信区间(CI)1.070~1.152],BMI(OR1.217,95%CI 1.070~1.383),TG(OR 1.995,95%CI 1.404~2.836),UA(OR 1.005,95%CI 1.001~1.010),CVAI(OR1.034,95%CI 1.023~1.045)和VAI(OR 1.306,95%CI 1.139~1.498)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CVAI诊断T2DM合并NAFLD曲线下面积为0.807,灵敏度97.0%,特异度71.7%。结论 年龄、BMI、TG、UA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CVAI对T2DM合并NAFL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根据ACS发生情况分为ACS组79例与非ACS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2型糖尿病并AC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高于非ACS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低于非AC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OR=3.746,95%CI(1.048,13.400)]、空腹血糖[OR=16.912,95%CI(4.478,63.872)]、糖化血红蛋白[OR=5.778,95%CI(1.597,20.900)]、血清hs-CRP水平[OR=7.523,95%CI(1.961,28.863)]、血清VCAM-1水平[OR=6.166,95%CI(1.759,21.615)]、血清HMGB1水平[OR=5.387,95%CI(1.531,18.960)]是2型糖尿病并ACS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SFRP5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ACS的保护因素[OR=0.186,95%CI(0.043,0.802),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hs-CRP、VCAM-1、HMGB1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ACS的危险因素,血清SFRP5水平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合并心房颤动(AF)的影响因素,为AS合并AF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S患者222例,其中未合并AF者137例(对照组),合并AF者85例(观察组);根据AF类型将AS合并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者51例(A组)和持续性AF者34例(B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冠心病(CHD)病史及血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影像学检查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D)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AS合并AF的影响因素及AS合并阵发性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TG、LAD及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CHD病史、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5,95%CI(1.039,1.111)]、收缩压[OR=1.066,95%CI(1.023,1.111)]、LAD[OR=1.089,95%CI(1.025,1.157)]、颈总动脉IMT[OR=1.022,95%CI(1.008,1.036)]是AS合并AF的危险因素(P<0.05)。A组和B组患者年龄、吸烟史、舒张压及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性别、CHD病史、收缩压、TC、LDL-C、HDL-C、LAD及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5,95%CI(1.039,1.155)]、舒张压[OR=1.409,95%CI(1.191,1.668)]及TG[OR=1.039,95%CI(1.019,1.059)]是AS合并持续性A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LAD、颈总动脉IMT是AS合并AF的危险因素,年龄、舒张压及TG是AS合并持续性AF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影响2型糖尿病人群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2年1月开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法观察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基线腰围逐渐增粗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观察至2015年1月。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和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4组人群性别、TC、HDL-C和吸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年龄、BMI、SBP、DBP、FBG、TG之间比较,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LDL-C为(2.24±0.45)mmol/L,明显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本组共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13例(10.2%),其中A组1例(3.0%),B组2例(7.4%),C组3例(10.0%),D组7例(18.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组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为A组的1.223倍(P0.05),C组为A组的1.581倍(P0.05),D组为A组的1.976倍(P0.05),说明糖尿病患者腰围越粗,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越大。结论腰围是影响糖尿病人群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早期干预,注意加强运动和饮食控制,以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139例,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无NAFLD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患者的各个相关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清胰岛素(FIn S)、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TG是糖尿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B组).然后对其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BMI、SBP、DBP、HbAlC、TC、TG、LDL、ALT和GGT的水平均高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 kg/m2±3.2kg/m2 vs 21.2 kg/m2±3.3 kg/m2.133 mmHg±17 mmHg vs 132 mmHg±20 mmHg.82 mmHg±10 mmHg vs 78 mmHg±8 mmHg.9.6%±2.3% vs 8.5%±2.4%.5.5 mmol/L±1.2 mmol/Lvs 4.3 mmol/L±1.2 mmol/L.2.7 mmol/L±1.2mmol/L vs 1.2mmol/L±1.1 mmol/L,1.2mmol/L±1.2 mmol/L vs1.1 mmol/L±1.3 mmol/L,33 U,L±14 U/L vs 16 U/L±12 U/L.33 U/L±23 U/L vs 15 U/L_±12U/L,均P<0.01).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脂肪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9例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高诊断阈值(>0.676)、低诊断阈值(<-1.455)将T2DM合并NAFLD组分为纤维化亚组、不确定亚组、无纤维化亚组进行分析。结果(1)T2DM合并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C肽(FCP)、FCP代替胰岛素改良稳态模型指数(HOMA-C肽)均更高(P<0.01或P<0.05),而年龄、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T2DM患者(P<0.01,表1)。(2)逐步logistic回归提示BMI[比值比(OR)=1.325,95%CI 1.249~1.406]、ALT(OR=1.025,95%CI 1.013~1.038)、TG(OR=1.283,95%CI 1.105~1.490)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HDL(OR=0.532,95%CI 0.286~0.989)则是保护因素。(3) 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纤维化亚组占13.4%。与无纤维化及不确定两亚组比较,年龄、病程、BMI、WC、HC、收缩压(SBP)、AST/ALT、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增加(P<0.01),然而ALT、白蛋白(ALB)、TG、血小板(Plt)显著减少(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BMI、ALB、AST/ALT、Plt是T2DM合并NAFLD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T2DM合并NAFLD患者比例较大,与BMI  相似文献   

17.
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的1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70例,不合并NAFLD组60例。结果:与不合并NAFLD组比较,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的体重指数(BMI),血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LD-L)显著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HbA1c升高,血脂紊乱相关,而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年龄不相关,导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其所包含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9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9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0例(观察组)与非高血压非糖尿病健康老人90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各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1.1%、53.3%比2.2%,P0.05);同时,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6.021,95%CI 3.653~9.924)、受教育年限(OR=6.760,95%CI 4.087~11.182)、独居(OR=12.716,95%CI 6.759~23.923)、糖尿病病程(OR=7.225,95%CI4.376~11.929)、高血压病程(OR=7.857,95%CI 4.721~13.076)、痴呆家族病史(OR=13.777,95%CI7.833~24.231)、收缩压(OR=6.538,95%CI 3.983~10.733)、舒张压(OR=6.676,95%CI 4.057~10.986)与空腹血糖(OR=7.452,95%CI4.497~12.348)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相关。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均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产生影响,并且两种慢性病合并存在时老年人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脂、脂肪肝的关联性分析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该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选取7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体检人群,根据BMI分为正常组(15例)、超重组(32例)、肥胖组(23例),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体检人群BMI与血脂、脂肪肝的关联性。结果肥胖组的TC、TG、LDL-C明显高于超重组与正常组,肥胖组的HDL-C明显低于超重组与正常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3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体检人群空腹B超的分析中发现,正常组有5例脂肪肝的患者,占33.33%,超重组有19例脂肪肝患者,占59.38%,肥胖组有18例脂肪肝患者,占78.2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5,P=0.022)。BMI指数与TC、TG、LDL-C、脂肪肝呈正相关(r=0.222、0.335、0.344、0.439,95%CI=0.027、0.148、0.159、0.265,P0.05),BMI指数与HDL-C呈负相关(r=-0.690,95%CI=-0.784,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体检人群体BMI越高,血脂的水平越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高,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控制饮食,减轻体质量,对控制血糖、血脂和脂肪肝的发展与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9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n=178)和非MS组(n=41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根据AP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317)、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n=171)、重型急性胰腺炎(SAP)(n=102),比较3组患者的MS成分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趋势χ~2检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BMI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MS合并AP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脂性(48.3%)和胆源性(24.7%),SAP更易合并MS(χ~2=141.519,P0.001),AP合并MS患者有着更高的临床系统评分、更多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住院时间更长、ICU入住率与病死率更高(P值均0.05)。随着MS成分(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增加,AP严重程度随之增加(G=0.540,P0.001)。不同AP严重程度组间比较,BMI(F=9.291,P0.001)、HDL-C(χ~2=40.3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SAP较MAP、MSAP患者有着更高的BMI、更低的HDL-C(P值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AP病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1,95%可信区间(95%CI):1.041~1.143,P0.001]。根据AP严重程度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设立MAP组对比非MAP组为模型1,SAP组对比非SAP组为模型2。结果显示,模型1中MS患者发生非MAP是MAP的5.867倍(OR=5.867,95%CI:3.072~11.207,P0.001);模型2中MS患者发生SAP是非SAP的7.214倍(OR=7.214,95%CI:3.018~17.244,P0.001)。模型1和2均显示HDL-C为AP病情发展的保护因素(OR=0.593,95%CI:0.387~0.910,P=0.017; OR=0.314,95%CI:0.160~0.614,P=0.001)。结论 AP入院时合并MS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其中BMI和HDL-C水平与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