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收治的64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足部组48例。对照组给予DPN常规护理干预,足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足部综合护理,包括下肢锻炼和足部按摩等。观察两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前两组FBG和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足部组FBG和2 hPG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足部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部护理对血糖的影响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有关,但足部护理干预可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对足部护理措施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组,40例)与观察组(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65.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明显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电子温针治疗组,B组为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改善情况、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的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B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DPN变疗效确切,是治疗DPN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甲钴铵、前列素、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的3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甲钴铵,硫辛酸和血塞通治疗,实验组采用甲钴铵、前列素、硫辛酸联合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运动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2 1,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运动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铵、前列素、硫辛酸联合治疗DPN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甲钴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洋解痹膏穴位贴敷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前列地尔、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水平变化,评价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记录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神经病变情况(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较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能够显著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中药热熨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神经传导速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DPN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病人在基础治疗同时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局部中药热熨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清SOD和血糖指标变化,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中药热熨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SOD水平,降低血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温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针刺电针、药物、康复训练及声光电磁等物理治疗,对照组把温针灸改为普通针刺,其他疗法同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2组的疗效比较两组基本功能、神经电生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并于3个月以后随访,以了解愈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功能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优良率(80.0%)、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90.0%,P0.05);神经电生理评定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80%,P0.05);肌电图的变化:试验组治愈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6.7%,P0.05);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CV、SCV提高明显(P0.05);随访结果:试验组30例无复发,对照组3例有复发。结论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功能优于普通针灸治疗,能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足浴护理在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足浴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2.92%)显著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足浴护理,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TCSS评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整理该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针灸理疗资料,探讨针灸理疗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两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对中医组加用针灸理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1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中医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1±2.48)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78±2.85)m/s,常规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35±2.46)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5.47±2.56)m/s,治疗后中医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8.68±4.54)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72±4.53)m/s,治疗后常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6.62±3.4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5±4.5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病情复杂,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加用针灸理疗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及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8周;观察临床疗效,肌电图仪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记录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9、23、8例及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NCV、SNCV均增快(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快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70例DPN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给予依帕司他与丹红注射液。结果:(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31.4%,(P0.05)。(2)治疗后两组腓神经、胫神经及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传导速度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94.3%优于对照组68.6%(P0.05)。结论:DPN变患者使用依帕司他与丹红注射液治疗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20,(2)
目的探讨中医红外理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红外红光联合甲钴胺治疗,疗程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Hcy水平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Hcy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SCV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及活力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红外理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患者临床症状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DPN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足部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胫后神经与腓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状况、临床治疗效果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胫后神经与腓神经传导速度较护理前、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护理可显著改善DNP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关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甲钴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加快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针灸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74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等进行治疗,温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法治疗。就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患者相关神经传导速度、疾病治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感觉阈值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温针灸组疾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相关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后多伦多临床评分、感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后多伦多临床评分、感觉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活力、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疗程4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四肢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 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使用强效抗氧化剂α-硫辛酸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DPN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部患者手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方法治疗,两组全部治疗8周。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2 h PG、FBG、TG等生化指标,两组治疗方法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症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前肢体麻木评分、肢体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