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东胜气田部分区域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大斜度导眼(最大井斜70°)水平井在复杂构造区钻井过程漏塌严重、测井遇阻、轨迹调整难度大。基于井筒岩石力学、井筒强化理论及28口水平井的实钻资料,分析论证了小斜度导眼(最大井斜40°)的钻井提速优势。结果表明:小斜度导眼利于防漏防塌、测井、轨迹调整及提高机械钻速。认为采用小斜度导眼是东胜气田复杂地层有导眼水平井提速提效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庆探区的深井主要分布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成岩地层横向分布、非均质性强、微裂缝较发育、夹薄层碎屑岩,含大量破碎带,裂缝内半充填或全充填方解石及粘土矿物,钻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失和井壁失稳问题,严重影响了深层天然气井的安全钻进。通过研究大庆松辽深部地层的地质情况,从钻井液角度针对性地给出了钻井技术方案,从而为大庆深部地层安全高效钻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将煤层气储层分为Ⅰ类、Ⅱ类及Ⅲ类,不同类型适合于不同钻井方案,沁水盆地煤储层属于Ⅱ-Ⅲ类,适用于3分支以上的简单水平井及羽状水平井;进一步数模结果表明,均质地层适合于简单的四分支垂向水平井,此井型具有最大的控制面积,且所有分支都起到沟通作用,效率最高,此类地层随井型变复杂产能有降低的趋势,非均质地层则羽状水平井具有优势,且1-2主分支、分支垂直于比较发育的割理方向的羽状水平井为最佳,在同一方向摆放3个以上的主分支会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延川南区块煤层气资源概况,分析了延川南区块煤储层的特点以及煤层气井固井的难点,提出了针对该区块煤储层条件的固井技术对策。文中还指出应考虑后期开采的需求,同时结合延川南区块煤储层埋藏浅、非均质性强,机械强度低,力学稳定性差,易坍塌,易污染等特点以及煤层气水平井固井工艺难点,研究设计出一套适合延川南区块煤层气水平井的固井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庆深部地层具有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地温梯度高、地层倾角大等特点,部分深部地层裂缝发育易发生漏失。分析了制约大庆深部地层提速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大庆深井钻井发展历程,讨论了井身结构优化、个性化钻头优选、井下动力钻具推广等提速技术在大庆深部地层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大庆地区深井提速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57区块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近年来重点产建区块,产量所占比例大。储层物性整体较好,但砂体展布规律较难把握,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局部微裂缝发育,开发矛盾逐渐暴露,需要实时对油田开发进行动态分析,不断调整工作部署,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主要从开发形势,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和水驱程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目前整体注水开发水平相对较低,储层非均质性强,需要进一步研究分层注水技术政策,实现3层及以上分注,提升油藏开发水平,为增储上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侧钻水平井技术可以有效修复套损井、报废井等失去开采价值的老井,可以减少钻井液材料等相关钻井施工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但侧钻水平井具有着陆风险高、轨迹控制困难等问题。针对大庆深部地层的地质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大庆油田深部地层的侧钻水平井施工工艺,为深层探区开窗侧钻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和安全钻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沁水盆地大埋深、高应力、低渗透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本文以郑庄-里必区块深部煤层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直井、多分支水平井和L型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及适应性,确定了L型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开发工艺,考察和评价了开发效果。实践结果表明:深部高地应力及其非均质性限制了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的产能,而L型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开发工艺克服了高地应力及其各向异性,实现了应力重构,强化了水平井筒和缝网系统的有效连通,能够在埋深大于700m的储层中获得较好的产气效果,单井最高产量达到25 000m3/d,创造了大埋深、高应力、低渗透储层条件下的单井产气量记录。  相似文献   

9.
徐深气田是大庆油田天然气的主力产区,为了降低整体开采成本,小井眼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深层天然气经济高效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分析徐深气田深部地层小井眼水平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小井眼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钻头设计及优选、优化钻具组合以及钻井液等技术研究,形成了适合于大庆深部天然气地层老井眼侧钻水平井的配套技术及工...  相似文献   

10.
临南油田街2区块沙三上第5砂层组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相控制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通过对区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上砂体连续性的研究,揭示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性,认为临南油田街2块沙三上亚段第5砂层组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渗透率级差、突进系数、变异系数三项指标来研究储集层的层内非均质性,通过综合分析岩心物性资料及测井解释物性资料,计算平均砂地比、平均渗透率、平均孔隙度、油层钻遇率等指标,探讨层间非均质性。研究得到:研究区具有比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中等略偏强的层间非均质性。结合对层间灰质泥岩隔层稳定性的研究,为层间矛盾的解决和分层注水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水平井井型优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的低渗、非均质强的特点,采用煤层气水平井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水平井井型基本技术指标,提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适用水平井井型。通过实际钻采效果分析,认为除了地质构造等因素外,水平井井型等因素也是影响其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非均质地层参数的获取与表征方法是浅层地质体改造的重要依据。基于非均质地层的地质建模,表征具有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土体表观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利用 Weibull 分布统计描述局部地层信息,并应用Diamond-Square分形插值方法,结合差分盒子维计算非均质地层分形维数,进一步合理演算整体地层参数。采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采样数据,对非均质地层块石颗粒及土颗粒进行建模。通过非均质地层模拟结果,发现其破坏过程与应力应变曲线要比均质土体复杂得多,由于块石大颗粒的含量、分布特性对土样力学性质影响显著。本文建模方法有助于非均质地层参数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分析福建深孔岩心钻探复杂地层护壁堵漏与取心难、孔斜超标、钻进效率低等主要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地勘局多年的钻探生产实践与科研成果,总结地层特别复杂矿区钻孔、长孔段多特征复杂地层、深部强径流大漏失地层、深部松散破碎易坍塌层等重大护壁堵漏难题的治理对策和方法,简要介绍了解决复杂地层岩(矿)心采取率低、易斜地层孔斜、钻进效率低等的经验,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大庆徐深区块营城组地层抗压强度高、研磨性强、具有较强非均质性,以往的PDC钻头钻遇该地层,进尺较少,钻速较慢。着重介绍非平面齿钻头的设计特点及在该地层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800m以深直井煤储层压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兆中  杨苏  张健  李小刚 《煤炭学报》2016,41(1):100-104
以沁水盆地800 m以深煤层气井为例,统计归纳了深部煤层地质特征,分析了与之对应的压裂难点;通过统计10口采用活性水压裂技术且产气效果显著提升的深煤层气井的压裂数据,总结了现有技术体系下深煤层直井压裂施工参数特征,分析了导致深部煤层气藏压裂施工中压力异常偏高的因素,提出了深部煤层气藏开发对策。结果表明:深部煤层气藏的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的地质环境、较差的储层物性以及较强的非均质性等特征,使得现有压裂技术体系在适用性和有效性上面临严峻挑战;增产效果较好的深部煤层气直井,普遍采用大液量注入,同时控制砂比在15%左右;压裂时压力异常偏高是受到压裂液性能、地层微裂缝、储层岩性、钻井液污染及煤粉堵塞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应对深部煤层气藏的开发,除了要对活性水压裂技术进行优化,还有赖于压裂理论的发展和新型压裂材料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单井含水逐渐上升和堵水等增产措施规模开展,油田高效开发管理对水平井控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序注入泡沫和凝胶的水平井二元堵水技术可以避免目前水平井堵水针对性弱,效果差异大的问题,但其最优模式尚不清楚。针对水平井二元堵水注入模式优化的问题,开展了微观可视化实验和单井级别模拟,微观实验结果显示先注泡沫+后注凝胶模式有助于凝胶后续增油,对应采出程度增加26.1%,显著高于先注凝胶+后注泡沫模式的15.8%;单井级别模拟和微观可视化实验结果吻合,水平段处于非均质储层和趾端存在高渗通道的情况下泡沫+强凝胶堵水效果最佳,且高黏度的凝胶堵塞可以保证二次水驱期间堵剂稳定性,有利于更高的增油效果。因此,对于层内非均质水平井的二元堵水,推荐泡沫+强凝胶的堵水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深部火成岩地层裂缝发育,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井漏、垮塌及钻井液性能在高温条件下变化大等情况,从深部火成岩地层地质情况及深层火成岩水平井施工难点出发,明确了钻井液技术研究方向,通过开展抗高温降滤失剂ZJY-1及抗高温增粘剂ZJYZN-1的研制,配合新型高效封堵材料DQSZFD-1,研发出抗高温封堵防塌钻井液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深层火成岩直井、大斜度井、水平井施工。室内研究、现场应用过程中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强的高温稳定性、井壁稳定能力和润滑防卡能力,抗温18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深层火成岩水平井由于地层原因发生井漏问题,施工中润滑和高温稳定性问题,保证了深层火成岩水平井的安全高效施工,创造了大庆油田多项深层水平井施工记录,井深最深达5424m,水平段最长达1608m,满足了深层火成岩水平井安全、高效施工需要,为深层火成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单井含水逐渐上升和堵水等增产措施规模开展,油田高效开发管理对水平井控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序注入泡沫和凝胶的水平井二元堵水技术可以避免目前水平井堵水针对性弱,效果差异大的问题,但其最优模式尚不清楚。针对水平井二元堵水注入模式优化的问题,开展了微观可视化实验和单井级别模拟,微观实验结果显示先注泡沫+后注凝胶模式有助于凝胶后续增油,对应采出程度增加26.1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先注凝胶+后注泡沫模式的15.8个百分点;单井级别模拟和微观可视化实验结果吻合,水平段处于非均质储层和趾端存在高渗通道的情况下泡沫+强凝胶堵水效果最佳,且高黏度的凝胶堵塞可以保证二次水驱期间堵剂稳定性,有利于更高的增油效果。因此,对于层内非均质水平井的二元堵水,推荐泡沫+强凝胶的堵水模式。  相似文献   

20.
曙光油田稠油油藏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主力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开采后期,后备资源接替不足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2006年以来,曙光油田加大了对稠油块状非均质油藏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力度,对目标区的油藏地质特行精细描述、对直井生产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对水平井与直井组合式井网开发可行性进行综合研究。对水平井进行优化设计,优选出2个块状非均质油藏进行水平井与直井组合式井网开发,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