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46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外周血CD_4~+、CD_8~+和CD_4~+/CD_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96%,20/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14/23)(P 0.05)。对照组便秘证候积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其他证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便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证候积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其他证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证候积分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和CD_4~+/CD_8~+各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证候,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肌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XELIRI方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生存质量(KPS)积分、血液毒副反应(白细胞计数及分级)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43.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对照组生存质量积分提高率分别为62.50%、37.50%,两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血液毒性,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医院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予以康艾注射液静滴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的近期总治疗有效率为76.00%(38/50),显著高于对照组近期治疗有效率48.00%(2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血清CD_3~+、CD_4~+、CD_8~+水平较干预治疗前降低,CD_4~+/CD_8~+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观察组CD_3~+、CD_4~+、CD_8~+水平较干预治疗前显著升高,CD_4~+/CD_8~+较治疗前降低(P0.05);干预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QOL评分、KP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远期3a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乌贝方与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乌贝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_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嗳气、出血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和病理疗效有效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乌贝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对比西药三联疗法更能够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中医症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对XELOX方案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胃癌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8~+、CD_4~+/CD_8~+、CD_(16)~+/CD_(56)~+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M、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M、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抑制、血红蛋白抑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XELOX方案化疗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減轻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进行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消积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P0.05);治疗后2组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28.57%)显著低于对照组(57.50%)(P0.05)。结论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提高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75例采用TA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和75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研究组)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RECIST1.1实体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化疗毒性反应及分度标准(NCI-CTCAEV4.0)评价疗效和安全性,Kaplan-Meier分析患者3年生存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_3~+、CD_4~+、CD_8~+及CD_4~+/CD_8~+)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R23例,PR15例,SD30例,PD7例,DCR 90.67%,高于对照组(P0.05),RR 50.67%,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33%,对照组14.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5,P0.05)。两组患者随访3-5年,中位随访2.8年,研究组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25%VS 81.05%,P0.05),2年生存率对比(75.92%VS 63.42%),3年生存率对比(67.38%VS 5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4、6.20、5.21,P0.05);观察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8,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疗效和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1):85-86
要目的:观察加味当归饮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4例CU患者抽签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饮,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血清总IgE和生活质量DLQI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34例,好转9例,无效4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CD_8~+、总IgE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指标变化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饮有助于提高CU的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该方调节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CD_4~+/CD_8~+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观察患者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CD_3~+、CD_4~+、CD_8~+和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总Ig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IL-4、TNF-α和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54%和9.57%,两组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可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外周血CD_4~+/CD_8~+水平,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苓桂咳喘宁胶囊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苓桂咳喘宁胶囊口服,两组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56例完成研究,对照组54例完成研究,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39,P=0.01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t=16.274、11.646、15.634,P0.001;对照组t=11.215、4.323、9.859,P0.001),且两组治疗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9、6.563、5.004,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及CD_4~+/CD_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细胞、CD_4~+细胞及CD_4~+/CD_8~+升高(t=3.824、7.618、5.343,P0.001),CD_8~+细胞下降(t=4.425,P0.001),而对照组仅CD_4~+/CD_8~+出现下降(t=2.270,P=0.025),两组治疗后CD_3~+、CD_4~+、CD_8~+及CD_4~+/CD_8~+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08、5.013、2.639、3.076,P0.05)。结论:苓桂咳喘宁胶囊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芎茜根散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三项与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芪芎茜根散,对照组给予口服潘生丁、复方芦丁,均治疗2个月,另选取20例健康儿童纳入空白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其尿畸形红细胞及免疫三项,同时分析血清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变化,并随访6个月,观察患儿复发率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畸形红细胞(13.27±1.56)%、IgA(1.62±0.19)g/L、IgG(10.17±1.29)g/L低于对照组(P0.05),IgM(2.38±0.37)g/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4~+/CD_8~+低于空白组(P0.05),CD_8~+、CD_(19)~+均较空白组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_8~+、CD_(19)~+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芎茜根散能有效缓解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医症候,改善其免疫功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乳腺癌化疗患者28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人参多糖注射液,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情况中,只有腹泻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余项目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2.07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9.082个月,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CD_3~+,CD_4~+,CD_8~+,CD_4~+/CD_8~+,CD_(16)~+_(56)~+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0.496,0.226,0.000,0.255,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_3~+,CD_4~+,CD_4~+/CD_8~+,CD_(16)~+_(56)~+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5,2.412,62.795,2.847,P0.05),CD_8~+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80,P0.05),观察组的CD_3~+,CD_4~+,CD_4~+/CD_8~+,CD_(16)~+_(56)~+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87,8.576,29.745,4.981,P0.05),CD_8~+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62,P0.05)。结论利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稳定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无进展生存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减桑菊方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对机体免疫、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沐舒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加减桑菊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机体免疫(CD_3~+、CD_4~+、CD_4~+/CD_8~+)及血清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CRP和CD_3~+、CD_4~+、CD_4~+/CD_8~+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_3~+、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IL-6、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不良反应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桑菊方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清金化痰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进行联合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对患者VEGF水平、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进行比较,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有效,有效率84.91%;对照组35例有效,有效率66.0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EGF-A、VEGF-B、VEGF-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CD_4~+、CD_8~+、CD_4~+/CD_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均降低,CD_8~+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受损、血小板降低、便秘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金化痰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抑制患者VEGF水平,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消癌平片联合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外周血象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6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消癌平片治疗,对比两组缓解率、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外周血象指标[血红蛋白(Hb)]、免疫功能指标(CD4~+/CD8~+)。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Hb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CD4~+/CD8~+升高,对照组治疗4周CD4~+/CD8~+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对患者外周血象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芪双抗感汤联合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芪双抗感汤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和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_3~+、CD_4~+、CD_8~+、C_D4~+/CD_8~+)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为66.1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升高程度、CD_8~+水平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双抗感汤联合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高患儿机体免疫机能,且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威麦宁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肿瘤内科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4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观察组67例。两组均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观察组给予威麦宁胶囊口服,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以CD_3~+、CD_4~+、CD_4~+/CD_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评价免疫功能,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评价炎性微环境,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程度。结果:观察组肿瘤客观疗效有效率63.27%、临床获益率89.7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2.65%、65.31%,Ⅱ级、Ⅲ级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7.46%、4.4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37%、1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症、次症、舌脉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及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K细胞、CD_3~+、CD_4~+、CD_4~+/CD_8~+等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K细胞、CD_3~+、CD_4~+、CD_4~+/CD_8~+等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IL-6血清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在CTCAEv3.0范畴内的不良反应。结论:威麦宁胶囊在GP化疗方案基础上可减少NSCLC患者免疫功能损伤,抑制炎性微环境,提高化疗疗效,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芪苓益肾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方芪苓益肾汤,每日1剂,煎汤口服;均治疗8周。8周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BUN、SCr)及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CD_4~+/CD_8~+。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7.8%,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BUN、SCr比较均具统计及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明显升高,CD_8~+下降;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芪苓益肾汤有益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提高常规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叶明  高坤 《河南中医》2016,(1):107-109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D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方。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4.69%,总稳定率为71.64%;对照组有效率为28.26%,稳定率为56.5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稳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身体状况、情绪状态、家庭作用、认知和社会功能5个维度方面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DP化疗方案可提高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静  王瑜 《四川中医》2020,38(7):111-114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证属肺脾气虚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采用喷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4~+/CD_8~+)、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FVC、FEV1、PEF、CD_3~+、CD_4~+、CD_4~+/CD_8~+、IFN-γ、IL-4、IL-17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CD_3~+、CD_4~+、CD_4~+/CD_8~+、IFN-γ值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及IL-4、IL-17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EF、CD_3~+、CD_4~+、CD_4~+/CD_8~+、IFN-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及IL-4、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可有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