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BIM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是建筑业实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缺乏统一的BIM数据存储和传输标准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IFC标准和gb XML标准都是解决BIM建模软件和绿色建筑分析软件之间互操作性问题的重要BIM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基于IFC标准和gb XML标准的绿色建筑信息模型的内容和不同标准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IFC标准和gb XML标准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流程,探索了不同软件间信息共享的途径,对解决BIM模型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BIM技术在各个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技术的基础是数据标准,只有通过合适的数据标准才能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BIM技术的主流数据标准是IFC标准,本文借鉴国外IFC标准的制定经验以及对IFC标准的研究,定义了隧道工程建筑模型与投资分析模型、进度分析模型以及安全分析模型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视图,为最终的BIM-5D信息共享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在工程的后续阶段信息重用和共享困难的问题,本文引入国际工业基础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研究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信息模型。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数据需求,利用IFC的建筑结构信息模型描述方法和模型扩展机制,构建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IFC扩展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原型系统。系统应用表明,施工图设计模型可自动转化为工程算量模型,进行工程算量统计和分析,实现设计信息的无损交换与充分共享,从而验证了建筑结构施工图IFC扩展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效的信息互用是BIM的核心价值所在。IFC标准的提出,推动了建筑生命期不同阶段信息交换和共享的研究。本文根据建筑业以及工程信息的特点,提出基于IFC的建筑电气系统方案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初期阶段不同参与方需求的信息及项目总体流程,并依据IFC标准,规划电气系统方案设计模型。同时,对过程模型中信息结构做初步探讨。方案设计使得项目参与方对工程信息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同专业领域通过多种软件之间简单模型转换导致语义信息部分缺失而难以全面共享,无法实现BIM技术真正的含义。一种软件对于数据标准的支持实际上就是支持对数据的读写,IFC标准作为BIM领域的主要数据模型标准,具有多种几何表达方式,可面向设计应用,含有丰富的建筑语义信息,因而需要通过构建标准化的数据接口来实现BIM的价值。本文基于IFC标准,深入研究IFC构件信息的几何形状表达方法以及构件信息的分解,通过局部坐标转换得到世界坐标系下构件的点坐标信息,最终在三维图像引擎Direct X 11中通过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表面模型,为后续室内导航奠定基础。实验证明,本文深入研究的解析方法和可视化技术路线切实可行,期望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建筑信息化科研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业基础类库(IFC)标准的制定主要用来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定义,它是达到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之间协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NBIM采用用例方法来精确的定义工程工作流规则之间信息交流的数据需求。工作流中的交换信息由交换模型(EM)定义,而交换对象(EO)是形成EM积木块。在为不同的BIM应用工具之间产品模型数据的交换编译模型视图定义(MVD)之前,我们必须确定工程、施工、产品的语义范围,并嵌入到EO中,形成语义交换对象(SEO),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工业基础类标准(IFC)是BIM的数据存储交换标准,其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定义了建筑领域全生命期的各种实体。模型视图定义(MVD)是面向某一信息交换需求的IFC子集,为满足特定信息交换场景的具有明确规定和语义的数据存储模式。本文基于IFC标准探究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数据定义和组织的方法,扩展了结构单元领域中的组实体,增加了结构元素组实体和结构体系实体,以满足混凝土结构体系信息交换需求。另外,在元素构件实体中扩展了结构元素实体,增加了结构构件和结构节点实体,以完善结构体系中结构元素的信息描述。为完整清晰地传递钢筋信息,丰富了钢筋实体和钢筋附属件实体。基于扩展的实体给出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MVD的数据架构,并基于PKPM BIM System开发了结构深化设计工具。最终,通过本文提出的深化设计MVD实现了深化设计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数据传递,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建筑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和IFC标准的基本概念,BIM是一个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最后简要介绍国外软件商对BIM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建筑与结构设计软件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深入,不同专业领域通过简单模型转换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由于只保留了少量的语义信息从而导致了应用的分散和独立,局限性十分明显。IFC和CityGML分别为BIM和GIS领域内通用的数据模型标准,两者之间的几何和语义信息共享将为BIM和GIS的集成奠定基础。本文基于IFC和CityGML标准,提出IFC几何要素过滤方法以及IFC到CityGML的语义映射规则,为IFC与CityGML建筑模型的几何、语义信息互操作提供一种通用手段,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复杂项目的建设,为促进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完整性与有效性,保证BIM数据得以有效的利用,本文在国际IFC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对铁路站房建筑信息模型IFC标准的扩展方法。充分了解IFC实体间继承关系后,通过将新增实体类添加至IFC标准框架,利用转换工具获得新的实体类文件,最后在天磁BIM协同平台验证该IFC数据扩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应运而生。BIM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理念,推动着建筑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也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将大数据云计算与BIM技术相结合,将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研究如何将BIM模型存储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开源HBase数据库中。通过对BIM模型的开放性标准IFC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及解析,设计出基于IFC的HBase数据库的格式,然后开发基于IFC格式的HBase JAVA API总体类库。最后通过运用HBase JAVA API存储示例说明存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当前建筑施工中信息共享问题,基于IFC标准对建筑施工信息组织与表达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信息需求分析,建立起以B IM为载体的施工统一信息模型;按照IFC标准对建筑信息的定义,把施工统一信息模型分为过程信息模型、资源信息模型和成本信息模型;通过建立与IFC数据实体一致的类和结构体,对IFC标准对所需信息的表达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建立起各自的模型。提出的施工信息统一模型基于B IM技术,采用IFC标准为数据表示和交换规范,不依赖于具体的施工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为促进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已经深入到我国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但是各专业之间的合作效率依然无法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以及集成的协同工作平台。本文通过阐述IFC/IDM/MVD开发方法及创建流程步骤,以building SMART组织提出的国际标准格式,对MVD的Diagram,Concept,Document三大模块进行了视图化实现,使进度管理过程中信息传递更加流畅;开发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阶段的BIM应用流程,并通过流程图的信息交换过程定义了信息交付手册(IDM)中相应的信息交换需求;将IFC标准数据格式绑定模型的信息交换需求,对MVD的各个概念进行模块化描述,使基于此模型开发的BIM应用软件可交互使用,保证了语义与逻辑的一致性;最后验证了绑定IFC子模型的信息内容,并整合到mvd XML格式的Ifc Doc工具中,为基于IFC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是建筑生命全周期成本控制的基础。传统的工程算量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过程复杂且误差较大,严重影响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BIM技术势必引发造价行业的变革,而IFC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开放性最好的BIM数据交换标准。本文通过对IFC数据模型中算量相关信息的拆分和解析,提出"两级碰撞排查算法"。该算法利用三维模型的布尔运算,按照清单规则对多重叠构件进行准确的扣减计算,解决了同一模型在不同软件或不同建模路径下普遍存在的工程量计算不一致问题。此算法解决了现阶段算量方式存在的BIM数据难以共享的问题,表明IFC标准的推广和发展可以为三维算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BIM定义是由一组词汇组成,分别是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建筑信息管理,在不同层面完整地描述了BIM的全貌。本文以BIM软件开发实践过程为依据,围绕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需求,阐述建筑信息模型及其应用和信息交互共享的价值,提出软件开发的具体创新方案与实践步骤。  相似文献   

16.
协同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时代已经到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模软件的信息提升。作为国际标准的IFC,是实现标准化建筑信息模型交换的一个选择,本文将结合IFC标准对模型的数据交换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前BIM理念,即在建筑行业中各部门各专业之间协同工作的概念已越来越为国内外研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BIM技术的核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与转换。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介绍了现今国内外对BIM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分析指出当前BIM技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有:多个工程项目信息无法集中存储;大量BIM软件在IFC文件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发生建筑信息的错误;BIM应用软件的缺失等。文章指出BIM技术的实现,需要以基于IFC标准的BIM数据库为基础。然后,本文详细阐述了BIM数据库的构建,以及BIM数据库输入输出应用接口、基于BIM数据库简单工程概算功能的开发、结构模型转换功能至BIM数据库的移植等,并通过实例演示了BIM数据库的存储、查询、工程概算、结构模型转换等功能的应用,验证了构建基于IFC标准BIM数据库的可靠性与应用开发的可行性,为BIM建筑协同平台的开发及数字城市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筑领域文本信息管理难度大、利用效率低,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文本信息集成管理可极大地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效率。在介绍BIM 的概念和数据交换标准(IFC)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 的中文文本信息集成方法:基于向量空间模型进行建筑文本分类;利用Revit API 提取模型对象的属性信息并生成查询向量,通过计算其与文本向量的相似度,检索出与模型对象相关的文本文档;利用IFC 提供的外部资源引用将文本关联到BIM 模型,实现文本信息与项目模型的集成。运用该方法从Revit 模型中提取了楼板属性信息并在楼板与文本间建立了关联关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基于BIM 的建筑文档集成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促进AEC项目中不同专业间的协同是BIM的焦点之一。IFC标准为实现全生命周期不同专业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奠定了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特定阶段,特定目的开发的软件在执行IFC标准时因缺少针对性的信息需求定义而无法保证数据的完备与协调性。因此需要IDM标准对过程以及信息需求进行清晰的定义。本文在对IDM标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IDM的架构、国际上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做全面的介绍,以便对BIM的基础数据标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国家BIM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IFC的建筑协同设计标准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业基础类IFC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的协同设计标准研究。初步研究指出:作为建筑行业中协同设计数据标准应该是开放的标准,IFC是满足该要求的建筑行业数据标准。进一步的研究实践表明,IFC数据格式标准只是协同设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设计中各专业之间信息交互的流程也必须要明确定义,否则作为建筑信息模型的通用数据结构IFC格式无法保证专业之间信息交互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本文介绍了基于“用例”(use case)分析的方法——信息提交手册IDM(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来定义设计工作流程的信息交互标准,以及在IDM基础上的计算机软件实现的模型视图定义MVD (Model View Definition)。本文指出,基于IFC的协同设计标准框架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即IFC数据结构、信息提交手册,以及模型视图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