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西藏和平解放后,湖南一批又一批干部先后奔赴雪域高原,支援西藏的建设事业。那么,最早到西藏担任领导工作的湖南人是谁呢?他就是1951年奉命步行进藏的原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将军。我曾在西藏边防部队工作11年,听到过老将军许多传奇的故事。这里记叙的只是其中的一些片断。  谭冠三,湖南耒阳人,1901年生,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参加湘南暴动、井冈山斗争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痛击日寇,在一次战斗中一举歼敌3000多人,声震华北。1949年,谭冠三调任18军政委。  1950年,18军奉命…  相似文献   

2.
雪域天路     
2010年8月的一天,我和弟弟两家一行6人自驾车赴西藏采风。当我们走进雪域高原那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土地时,那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着实让我们震撼。于是就把我们行走在那段天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感受如实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3.
李黄珍  田旭 《职业》2014,(31):28-29
“一个电话的最高价值是拯救生命”,这是他对自己崇高事业的深邃理解。他生长在通天河畔、三江源头,雪域高原给了他坚实的臂膀,浩瀚草原给了他宽广的胸怀,茫茫戈壁给了他挺直的脊梁。大灾面前,他选择了勇敢面对,用自己的行动为灾后的家园撑出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西藏。这里有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有雄伟瑰丽的自然风光,有充满神秘的人文景观,这里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圣地。从1951年到2011年,西藏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四个阶段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眼前纤小漂亮的女孩高媛,会与世界上最凶猛的藏獒结下不解之缘。为了寻找纯种藏獒,她和丈夫竟然30多次进入西藏,在茫茫的雪域高原出生入死、历经千难万险,逃过一次次生死劫难,终于建成了一个专门从事藏獒犬类研究和提纯繁育的基地,并成功育养了数十条纯种中国藏獒。  相似文献   

6.
艳遇     
四年前,有个年轻姑娘只身一人去了西藏,她在西藏跑了近三个月,几乎看遍了所有的高原美景,但离开西藏时,却带着一丝遗憾。因为藏在她心底的一个愿望没能实现。那就是,与一个西藏军人相遇,然后相爱,再然后,嫁给他。  相似文献   

7.
“唐古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雄鹰飞不过的高山”。这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7%,千百年来荒无人烟,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今年7月1日通车的青藏铁路正从这片无人区穿过,并达到了铁路全线的最高点,海拔5072米。除了海拔高,从西藏境内安多至唐古拉山越岭地段也是自然环境最恶劣,施工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段工程,修建过程可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一句名言,“战争让女人走开”。然而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非但没有走开,反而成了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医务工作者,她们都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战胜了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了家庭分离的痛苦,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洒在这雪域高原,在唐古拉山上奏响了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  相似文献   

8.
世界就是男人和女人。她是第一位走进格尔木的女人,她的生命代表格尔木的半个世界,她的存在标志着一座城市真正的开始。格尔木,蒙语,意为“多河流的地方”。1953年底,青藏公路勘探大队涉入一片荒凉的昆仑山南麓,有人问领队的将军:“格尔木在什么地方?”将军说:“我们的帐篷扎在哪儿,哪儿就是格尔木。”1954年12月,从西宁到拉萨的二千多公里的青藏公路修通,开着“解放牌”的大兵们和赶着骆驼走西藏的生意人开始在将军扎帐篷的地方安家,清一色的男性世界。1956年,在布达拉宫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庆祝大会的张茜(陈毅元帅的夫人…  相似文献   

9.
一通滚石般的闷响之后,打垮了他心中的一座山,他心里好受多了。宁吃皮肉苦,别往心尖疼。4年前的5月10日,我奉命前往西藏代职部队驻防。我们走了很久,才到了一个绝壁,连队就在半壁上。听说我们来,战士们还特意杀了一头猪,到的时候他们正在烧水烫猪,一个战士鼓着腮帮子,对着猪的后腿拼命吹气。1962年那场著名的自卫反击战,就是在我代职部队驻防的克节朗河谷打响的第一枪。我走进了这个驻扎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边防连队,走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毕业后,王东海带着梦想与激情来到了西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日喀则仁布县帕当乡切村党支部副书记。提起为啥来西藏,王东海说:“大学期间,我就对西藏的自然风情、民俗宗教很着迷。一来到这儿,我便陶醉在高原美景之中,更是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感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27日,北京盛基艺术学校支教老师张家振,获得2015榜样大典时尚TOP公益人物奖。盛基艺术学校"武艺班"的学生,都是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孤儿,他们性格内向,张家振仅用1年多的时间,将他们带上了国人瞩目的大舞台,获得"出彩中国人"决赛亚军。学生们为了留住他,甚至还做了一回红娘,让学校的副校长张芫嫁给他……  相似文献   

12.
周艳 《中国扶贫》2016,(17):34-37
多日颠簸在平均4000米的海拔上,正是雪域高原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成片的红艳艳的格桑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到令人窒息。然而,记者却无心欣赏绮丽的高原风光,8天时间调研组的行程已超过3500公里。空气稀薄,山路盘旋,百舍重茧。  相似文献   

13.
星辰 《现代妇女》2009,(6):14-15
18年前.正值壮年的他不幸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那时,尿毒症患者最长的存活时间是5年。看着年幼的孩子和感情甚笃的妻子.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死去.为了妻子和孩子。他必须顽强地、好好地活下来去。信心是穿透一切黑暗的强音!在他的努力下。他不仅活了18年。而且还通过创业,挣得财富200万.有了钱的他。又开始了一项新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4,(28):7-7
10年放射科、26年超声科,贾立群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多年。据统计,他已经接诊30多万名患儿,确诊了7万多个疑难病例,挽救了2000多名急危重症患儿的生命。日复一日大样本锤炼,加上高尚的职业操守,他把贾氏B超诊断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5.
夜空里划过一道光芒,是流星,是一颗流着眼泪的流星。那是刚,他静静地带着我的爱飞去,飞向美丽的雪域高原——念青唐古拉山。  相似文献   

16.
钟炎 《老年人》2003,(10):18-20
“夕阳无限好,明日又东升!”素以勇猛、乐观、清廉而闻名的老将军孙毅,2003年5月12日在北京度过了他的百岁大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百岁将军。谁料,7月5日他就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与世长辞了。提起孙毅,年长的战友称他“孙胡子”,年轻的军人称他“孙胡子将军”。他是一位身经5百战的老红军战士,早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斗争中就英勇无比,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又是屡建奇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战斗在抗敌前线,参与了平型关大捷和解放保定等许多著名的战役。他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  相似文献   

17.
雪山圣湖,高原的好山好水没有给西藏人民带来福祉。西藏,是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根据建档立卡数据显示,西藏现有贫困人口59万,贫困程度深、人居环境差,因病、因灾、因债致贫现象较为普遍,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8.
从井冈山到夹金山、从瑞金到小金,往返一万余里,小金县的藏、羌群众称这是一次电力的长征。2009年5月8日上午10点3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两河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合闸送电,小金县地方电网灾后重建工程全面竣工。江西省电力公司灾后恢复重建的援川突击队在海拔3000余米的雪域高原鏖战近一年,终于赶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以前重新"点亮"了小金县灾区的乡镇村寨  相似文献   

19.
格桑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她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她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在藏族人眼中,格桑花是幸福吉祥之花,象征着坚强。同样坚强的玉树州妇联人,也同美丽的格桑花一样,在震后的玉树绽放,她们的芬香溢满全城。  相似文献   

20.
她是明白女子,她何尝不明白,假设蔡将军活着,他们之间,或者也就是一段佳话,如此而已。1916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是她人生最大的亮色,谁知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就如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永远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这让她怎么面对以后的漫漫人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