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Zhao Y  Zhang QC  Zhu Q  Yin SM  Wen HM  Bian HM 《中药材》2011,34(6):927-931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通心络胶囊、步长脑心通、复方血栓通胶囊与血塞通胶囊等5种中成药对局灶慢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凝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5种中成药对脑含水量、脑指数、梗塞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睾酮(T)、雌二醇(E2)及脑内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结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含水量、脑指数、脑梗塞率均显著升高,MDA、E2含量升高,ER表达上调,SOD活性和T含量下降,各药均能改善模型大鼠脑水肿(除通心络胶囊外)、减少梗塞范围、减少MDA含量、下调ER表达、提高SOD活性;复方血栓通胶囊、血塞通胶囊、通塞脉片能显著增加T的含量,步长脑心通、复方血栓通胶囊、血塞通胶囊能显著降低E2的含量,生长脑心通、通塞脉片。结论:这5种中成药可分别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对脑缺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通塞脉方取舍怀牛膝对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32.4 mg/kg)组、通塞脉全方(生药31.74 g/kg)组、去牛膝通塞脉方(生药27.77g/kg)组.除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外,其他给药组大鼠连续ig给药3d,每天1次.给药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大鼠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造模后24 h取血及大脑组织,脑组织以TTC染色,观察梗死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中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量;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HMGB1、TNF-α、IL-1β的量及NF-κB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通塞脉全方及通塞脉去牛膝方均可降低脑缺血大鼠HMGB1、TNF-α、IL-1β的量,抑制NF-κB的表达(P<0.05),其中去牛膝通塞脉方降低IL-1β的作用最强.结论 通塞脉全方及去牛膝通塞脉方均可通过抑制HMGB1相关的NF-κβ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去除牛膝的通塞脉方不会降低对脑缺血疗效,在抑制炎症因子IL-1β的分泌方面优于通塞脉方全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后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133-137
目的:探讨川菊止痛胶囊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脑干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川菊止痛胶囊0.6、1.2、2.4 g/kg组、佐米曲普坦4.0 mg/kg组、复方羊角颗粒4.3 g/kg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等体积蒸馏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头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溶液10 mg/kg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后4 h,分离各组大鼠脑干组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脑干组织NF-κB通路中NF-κB、IκBα、 COX-2、IL-1β、iNOS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导水管灰质区和下丘脑区c-fos和c-jun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菊止痛胶囊1.2、2.4 g/kg可显著上调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中NF-κB、IκBαmRNA表达水平,各剂量均明显下调COX-2、IL-1β、i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NF-κB(胞浆)、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F-κB(核蛋白)、p-IκBα、COX-2、IL-1β、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中脑导水管灰质区和下丘脑区c-fos和c-ju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结论:川菊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与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抑制脑组织中c-fos和c-jun表达,减少疼痛信息的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络通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料饲养10个月建立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脑络通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同时以同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脑络通组小鼠给予脑络通颗粒溶液6.67 g/kg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溶液6.67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每天灌胃1次,共2个月。比较各组小鼠血脂水平及血管组织斑块面积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脂水平及血管组织TNF-α蛋白、NF-κB蛋白及mRNA升高,PPAR-γ蛋白及mRNA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通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水平、血管组织斑块面积指数及血管组织TNF-α蛋白、NF-κB蛋白及mRNA降低,PPAR-γ蛋白及mRNA升高(P0.01)。结论脑络通颗粒能调控ApoE-/-小鼠AS模型NF-κB与PPAR-γ的平衡,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产生AR的患者34例,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7例(给予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照组17例(给予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脑心通治疗组与通心络治疗组治疗1月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与通心络均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对于冠心病病人的阿司匹林抵抗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7.
殷华 《现代中医药》2010,30(4):31-3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测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3W为1疗程。观测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3W为1疗程。根据治疗后中止发作的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6个月内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测组基本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44%和84%,对照组分别为40%和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血脉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MMP-9 和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兰  张晴  黄勇攀  许祖超  刘智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3):3203-3206
目的:研究血脉通胶囊(XMT)对急性心肌缺血MMP-9和NF-κB表达的影响,为深人探讨血脉通胶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脉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每次30 mg·kg-1,每日1次,连续2d,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记录注射前、注射后5,10,20,30 min时心电图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及RT-PCR法观察MMP-9,NF-κB在心肌组织中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结果:血脉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相比,可不同程度降低心肌缺血心电图AM-ST水平;改善心肌缺血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血脉通胶囊高剂量组可减少心肌MMP-9,NF-κB蛋白及mRNA表达(P<0.05).结论:血脉通胶囊对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脉通胶囊降低心肌组织MMP-9,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大鼠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蛭龙活血通淤胶囊)10例,对照组(步长脑心通)10例、模型组10例及假手术组10例,用药7 d,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分布及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证实了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细胞的存在,模型组脑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蛭龙活血通淤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1),但蛭龙活血通淤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脑神经细胞bc1-2和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蛭龙活血通淤组与脑心通组明显上调bc1-2的基因表达(P<0.01),明显抑制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P<0.01),蛭龙活血通淤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急性脑梗塞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抑制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黏附分子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4,2,1 g·kg-1),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实时定量荧光PCR(q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ICAM-1,VCAM-1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MNCV,SNCV明显减慢,血液中ICAM-1,VCAM-1含量显著上升,坐骨神经中ICAM-1,VCAM-1和NF-κB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中、高剂量组小鼠MNCV,SNCV明显增快(P<0.05,P<0.01);血液中ICAM-1,VCAM-1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通心络组坐骨神经中ICAM-1,VCAM-1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通过下调NF-κB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黏附分子表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达灵通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注射丙酸睾酮的方法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采用ig方式给予大鼠罗达灵通胶囊高、低剂量及等体积去离子水,连续15d后处死,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及质量,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给药组大鼠前列腺质量,PCNA增殖指数和bFGF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的效果较为明显,其各项指标都趋近于正常水平。结论罗达灵通胶囊有较好的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晓英  周悦  张吉凤  周庆伟 《中草药》2007,38(10):1536-1538
目的研究黄芋胶囊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以55mg/kgip链脲菌佐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且血糖值相近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模型组、优降糖组(80mg/kg)、黄芋胶囊(1.0、2.0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实验第2周时检测各组血糖、血脂、肝糖原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的量。结果黄芋胶囊连续ig14d对正常大鼠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胰岛素量均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明显提高血清胰岛素及肝糖原的量。结论黄芋胶囊降血糖作用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能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沈燕  王春华  张伟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76-2777
目的观察复方火炭星胶囊体内抗鼠白血病病毒作用。方法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火炭星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0/500/100mg·kg-1·d-1),叠氮脱氧胸苷(AZT)组(剂量为150m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小鼠均腹腔接种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FLV),复制小鼠艾滋病模型;病毒攻击后4h,各组均按设计剂量给药,连续给药21d,剖杀小鼠,观察火炭星对模型小鼠的脾指数(质量比)及脾指数抑制率、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复方火炭星胶囊高剂量组能抑制模型小鼠的睥肿大(P<0.05),改善病毒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异常升高和淋巴细胞异常降低等血象指标变化(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复方火炭星胶囊对小鼠体内感染鼠白血病病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逍遥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柴胡、白芍、当归、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柴胡、白芍、当归、甘草;芍药苷在51~340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41%(n=6)。阿魏酸在41.6~208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37%(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程立方  崔秀君  马海勇 《中草药》2007,38(4):512-523
目的建立异海松酸的HPLC测定方法,控制侧柏叶及其制剂侧柏号胶囊和异海松酸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0∶37∶3);体积流量: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1nm;进样量:10μL。采用外标法计算样品中异海松酸的质量分数。结果异海松酸的线性关系范围为1.25~10.00μg,回归方程为Y=66214X 2487.9,r=1.000。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2.7%(n=5)。侧柏叶药材中异海松酸的测定结果分别为3.09、3.20、3.56mg/g,侧柏Ⅴ号胶囊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0.39、9.67、10.99mg/g,异海松酸胶囊的测定结果分别为553.89、541.50、528.83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可用于侧柏及其胶囊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化学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安伟  窦志华  罗琳  居文政 《中草药》2008,39(9):1285-1288
目的对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作进一步鉴定,并测定主要成分的量。方法HPLC-DAD和UPLC-MS/MS检测相结合进行成分鉴定,HPLC-UV法测定主要木脂素类的量。结果HPLC-DAD检测鉴定出含药血清中8个制剂原形成分中的7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5个代谢产物的紫外光谱图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U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除存在五味子醇甲等7个木脂素类成分外,还含有五味子酯甲;含药血清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1453±1.0202)、(6.6045±1.3414)、(0.5601±0.1375)、(5.9330±0.9666)μg/mL。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有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7.
消瘤饮离子导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消瘤饮离子导入与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消瘤饮离子导入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于非月经期采用消瘤饮离子导入,对照组60例经净后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妇检及B超测量子宫及其肌瘤大小,检测血液流变学并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治疗组及对照组1/3病例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对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了检测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四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血清P水平明显下降(P<0.01),LH水平上升(P<0.05),FSH、PRL、E2、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PI、RI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瘤饮离子导入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比桂枝茯苓胶囊疗效更为确切,除降低血液粘滞性外,且能使血清P水平下降,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糖复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糖复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糖尿病。肾病、高血糖、血瘀等实验模型,观察、测定相应的实验指标。结果糖复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降低高血糖动物的血糖;抑制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大鼠全血黏度的升高;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结论糖复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组成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离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方法分离芪苈强心胶囊的不同部位,通过活性筛选确定有效部位,利用HPLC-PDA/ELSD进行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分析,并通过柱色谱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核磁、质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W-4和E-4为芪苈强心胶囊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活性部位,建立了其HPLC-PDA/ELSD的指纹图谱,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1)、人参皂苷Re(2)、人参皂苷Rg1(3)、杠柳苷G(4)、人参皂苷Rf(5)、人参皂苷Rb1(6)、人参皂苷Rc(7)、人参皂苷Rb2(8)、丹酚酸B(9)、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和丹酚酸A(11)。结论明确了芪苈强心胶囊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的活性部位,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得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活性部位中的指认为提供胶囊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阐述芪苈强心胶囊的药效物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尤劲松  胡建芳  汪峰  危建安  韩凌 《中草药》2008,39(7):1031-1034
目的 探讨通腑醒神胶囊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调节神经细胞膜上Na离子通道基因表达有关.方法 观察通腑醒神胶囊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的影响;运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动物损伤侧及健侧大脑神经细胞膜上Na离子通道α亚基基因各亚型(Nav1.1、Nav1.2、Nay1.3、Nav1.7、Nav1.8)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在1、2、3、7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 d时脑含水量,3、7 d时的脑梗死体积均较模型组低,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损伤侧脑组织在1、2 d时Nav1.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其中2 d时差异显著(P<0.05),但低于健侧、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5);模型组及治疗组损伤侧Nav1.2、Nav1.3、Nav1.7、Nav1.8 mRNA的表达水平与健侧、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腑醒神胶囊对缺血性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Nav1.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