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瓜蒌薤白白酒汤类方包括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后二方是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基础方衍化而成。三方均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为胸痹证而设,方中均应用了瓜萎薤白二药。在组方、功效、证治方面极相类似,因此临床应用容易混淆,难以  相似文献   

2.
仲景先师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制定了九方(九痛丸不计在内),各有主治,如法用之,皆有良效。第1、2、3方应用最多,成为治疗胸痹心痛的常用方剂,由于这3个方中均有瓜蒌、薤白二药,所以后世医家有的特称这3方为“瓜蒌薤白剂”。  相似文献   

3.
胸痹方指源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等九首方剂。仲景原为胸痹、心痛、短气而设。然咳喘证患者的胸满闷、气短、喘息、咳嗽、咯痰、端坐等临床表现与文中所述的“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胸痹不得卧”、“胸痹心中痞气 ,气结在胸 ,胸满”、“胸中气塞 ,短气”、“心中痞 ,诸逆”等证候颇有相似之处。探析其病机 ,当为“阳微阴弦”。“阳”为阳气及病位在上焦 (其时中、下焦阳气亦不…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2,33(12):1673-1674
<正>瓜蒌薤白半夏汤是治疗冠心病的经典名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篓薤白半夏汤主之"。我们在临床诊治痰浊阻胸型冠心病时应用该方加减,常常取得满意的疗效,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偶遇两例  相似文献   

5.
1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中"迟"与"数"含义<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相似文献   

6.
考胸痹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要略》承《灵枢》之说,而又有所发展。《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第三条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第四条云:“胸痹不得卧,心痛  相似文献   

7.
瓜蒌薤白白酒汤首见于<金匮要略>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原文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的理解,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但是,又都不甚恰当,笔者试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瓜萎薤白白酒汤是张仲景创治的主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个紧数。” (《金匱·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之胸痹病证常用方。原文寥寥数语,就概括了胸痹病的主要脉证及主方,初步展示了胸痹病的辨证施治的规模。方中瓜萎苦寒润滑,开涤胸中痰结,薤白辛温通阳下气、豁痰散结,白酒,今之米酒初熟者,亦名醪糟,其气轻扬,能引药上行,诸药共奏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之功效。《金匱》记载治胸痹方共七首,而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近乎半数,此方药味精炼,立意深刻,依法用于临床,效果亦佳,故深受后世《金匮》注家和临床医师推崇,至今仍是治胸痹的常用方剂。笔者水平有限,仅举  相似文献   

9.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四味药组成,具有通阳教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大气的作用,原文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心肺同居胸中,本方经过加减用于治疗心、肺疾病的临床报道较多,且疗效肯定,后世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拓展了本方的治病范畴,且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瓜娄、薤白、半夏组成。原治疗胸痹、心痛、短气病症。笔者用于临床治疗多种胸部疾病,如: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冠心病、咽部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等。随证加减均获得较满意疗效。一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贾××男,36岁,工人,73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11.
瓜蒌薤白汤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瓜蒌薤白汤又称栝蒌薤白白酒汤,由瓜蒌、薤白和白酒3味中药组成,具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效。此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是中医治疗胸痹的著名方剂。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由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组成,原治"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近来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属痰湿阻遏胸阳者.笔者多年来,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多种内科杂症取得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了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闭塞,不通则痛的病机实质,并围绕"通阳"这一中心原则,创立了逐饮、降逆、散寒、温阳等治法和瓜蒌薤白白酒汤等名方,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栝蒌薤白白酒汤,由栝篓、薤白、白酒三味药组成,为治疗胸痹的基本方之一,其源盖出于《金匮要略》。该书《胸痹心痛短气篇》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考胸痹一证,主要是由于胸中阳气不振,浊阴上逆,乘居阳位,津液不能敷布,凝滞为痰,气机阻滞所致。  相似文献   

15.
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胸痹的主证及处方用药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但对于胸痹的临床表现,则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相似文献   

16.
<正> 赵锡武教授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1.瓜蒌薤白半夏汤赵老治疗心绞痛善用本方。他根据《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的理论,认为阳不宣可致血之痹,血之痹可令阳不宣,故通阳可以宣痹,宣痹亦可通阳,二法相互为用,故临床常以此为胸痹心痛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绞痛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儒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77-778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对此病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如《素问·标本病专论》“心病先心痛”。张仲景《金匮要略》专论《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其病因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为本 ,瘀血、痰浊、寒凝为标。主要病机为五脏亏损 ,气血阴阳不足 ,推动无力 ,心不能所主 ,心脉阻滞不通所致。其病位在心 ,但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笔者在十余年心血管病临床中 ,对胸痹心痛辨治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分型辨治1.1 心脉瘀阻 ,…  相似文献   

18.
栝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栝蒌、薤白、半夏组成,原治胸痹、心痛、短气;我们以此方加减治疗胸痹、乳癖、梅核气、胁痛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例一]张××,男,54岁,干部。初诊于1984年12月4日,心窝部闷痛彻背伴短气,间歇发作已半个月,常于饭后或劳累时诱发,每次2~3分钟。  相似文献   

19.
胸痹病名的确立,始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迟,关上小紧速,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半夏汤主之。”胸痹以“虚”为因,以“阻”为机,以“通”为治。据此,我10余年来治疗胸痹颇有收获,今将辨证治疗的心得介绍如下。 胸部憋闷疼痛,或胸闷如窒,呼吸欠畅,或  相似文献   

20.
十七论胸痹病《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综合胸痹、心痛、短气并论。其实,胸痹是病,心痛、短气是胸痹病中所表现的主证。本文专论以心痛、短气为主证包括喘息、咳唾、胸满、背痛、胁下逆抢心,心中痞,不得卧等症状的胸痹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