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守荣  廖跃 《贵州医药》1998,22(1):61-62
尖锐湿疣(CA)系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现就我科常用的四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3例尖锐湿疣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均符合卫生部《性病防治手册》规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70例,女性7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4岁,平均35.5岁;病程1周至1年,平均2.5月;有不洁性交史者188例,无不洁性交史者55例。发病部位:包皮、龟头、冠状沟82例,冠状沟、肛周56列,外阴、阴道32例,外阴、肛周28例;肛周27例;尿道口12例,趾间6例。尖锐湿疣形状:乳头瘤样112例…  相似文献   

2.
生殖器部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皮损的发生、发展及消退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为进一步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使用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了CA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制订的CA诊断标准确诊CA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34.2岁;病期1周至2年,平均3.2个月。皮损位于外阴者11例,阴道内2例,肛周4例。其中2例合并淋病,1例合并丑期梅毒。所有患者在系血前1个月未接受过免疫制剂治…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至2008年6月,笔者在电灼基础上应用自体疣埋置治疗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58例,达到预期目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应用组5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1岁;病程3周至1年;部位:外阴单发21例,肛周单发5例,宫颈单发2例,外阴合并阴道、肛周、尿道、宫颈者30例.对照组60例,年龄17~53岁,平均32.4岁;病程1周至1年;部位:外阴单发33例,尿道单发3例,宫颈单发3例,阴道单发1例,肛周单发5例,外阴合并阴道、肛周、尿道、宫颈者15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其它性传播疾病的增多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临床上所见的外阴赘生物并非全为尖锐湿疣,1996~1999-05我院妇科门诊共诊治外阴赘生物85例,根据病理特点,进行尖锐湿疣和乳头状瘤的组织学鉴别诊断。1一般资料 21例尖锐湿疣,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孕妇2例。临床症状外阴瘙痒8例,白带多3例,自觉外阴结节2例,无症状3例;另4例记录不详。病程多为1~3个月。部位小阴唇8例,大阴唇2例,肛周3例,会阴部2例,2个部位以上6例(包括外阴和阴道或宫颈同时发生)。乳头状瘤:大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外阴尖锐湿疣和宫颈尖锐湿疣的HPV—DNA分型,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167例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分型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7例患者中,仅有外阴CA的有129例,合并宫颈CA的有38例,在外阴167例标本中,检测出HPV6,11型114例(68.26%),而HPV16,18型有82例(49.10%),38例合并宫颈CA的38个标本中,HPV6,11型有18例(47.37%),HPV16,18型有31例(81.58%),外阴和宫颈HPV6,11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外阴处以HPV6,11型感染为主;而外阴和宫颈处HPV16,18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表明宫颈处以HPV16,18型感染为主。结论外阴尖锐湿疣以HPV6,11型感染为主,宫颈尖锐湿疣以HPV16,18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顾文玉  穆涛 《天津医药》2000,28(1):40-41
湿疣(condyloma)是一种病毒传染病,近年国内外湿疣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年增长率高达136.32%,已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极大重视。临床也常见假性湿疣,其临床表现及形态易与湿疣相混淆。我们通过对137例外阴尖锐湿疣及120例外阴假性湿疣进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分析,提出鉴别诊断要点。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37例外阴尖锐湿疣及120例外阴假性湿疣均为我院阴道镜专科门诊病人。尖锐湿疣组:幼女2例,51岁以上11例,20~50岁12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岁半,未婚者4人,已婚者配偶有性生活混乱史或性病史(湿疣、淋  相似文献   

7.
女阴假性湿疣36例报告(河南省开封市155医院475003)恒秀梅女性外阴假性湿疣由于与尖锐湿疣的病变早期及其不典型皮损改变表现相似,临床上常有误诊。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在门诊病人中诊断为女性外阴假性湿疣3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郑洪  李德祥  胡琼 《贵州医药》2002,26(2):99-100
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回顾性分析2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 样病变中HPV-Ag和HPV6/11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93例尖锐湿疣HPV-Ag阳性102例(占52.85%),HPV6/11阳性187例(占96.89%),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20例湿疣样病变HPV-Ag阳性3例(占5%),HPV6/11阳性7例(占35%),20例假性湿疣HPV-Ag和HPV6/11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 延长融合;而假性湿无诊断挖空细胞,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HPV6/11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相病变。  相似文献   

9.
1992年3月~1998年3月,我院采用5%新洁尔灭纱布1次性湿敷法治疗女阴尖锐湿疣90例,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 年龄20~40岁。发病部位在小阴唇28例,大阴唇8例,尿道口20例,阴道内壁25例,宫颈4例,会阴及肛周5例。临床类型:粟粒丘疹型70例,小乳头型13例,团块形或大乳头型7例。合并霉菌性阴道炎5例,滴虫性阴道炎7例,淋病3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CA)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而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研究证明,CA患多有细胞受抑制或紊乱现象。发病部位除性器官外,肛门部尖锐湿疣或肛周独立发病的为数不少,约占21.6%。本主要针对79例肛周尖锐湿疣患采用以二氧化碳激光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尖锐湿疣     
杨柯君 《上海医药》2012,(14):34-34
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尖锐湿疣不及时治疗的话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多发生于外阴、阴道、尿道口、子宫颈及肛周,初为淡红色或污灰色湿润小丘疹,很快形成疣样增殖,大小不等,可融合,形如菜花状或鸡冠样等,有时有分泌物,并有臭味。在社区可采用醋酸白试验法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作病理组织学观察外阴、阴道尖锐湿疵和湿疣样病变100例。结果显示89例诊断为尖锐湿疣,占(89%),89例尖锐湿疣中85例(95.5%)可见明显诊断性空泡细胞,11例诊断为湿疣样病变,100例外阴、阴道尖锐湿疣占全年妇产科门诊量的13.7%。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很高,已跃居性病发病率的第二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更应注意尖锐湿疣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以防造成误诊。首先在临床上尖锐湿疣应与外观酷似的假性湿疣进行鉴别。现将我科自1997年以来尖锐湿疣、假性湿疣各20例在临床及病理方面鉴别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尖锐湿疣、假性湿疣各20例,尖锐湿疣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37岁。20例假性湿疣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为29岁。患者主诉均为生殖器部位长出疣状增生物,无…  相似文献   

14.
杨奇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23-123,160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特点,部分病例作免疫组织化学HPV检测。结果真假湿疣发病年龄高峰差异不大。部位:尖锐湿疣多为不对称性分布,而假性湿疣多数对称性分布。局部表现:两种病变均形成乳头状突起,是临床病理误诊的主要原因,但尖锐湿疣常呈疣状、菜花状,而假性湿疣多为毛刷状。病理观察: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及诊断性挖空细胞是诊断尖锐湿疣的主要依据,假性湿疣中空泡化细胞是病理误诊的主要原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为45.5%,假性湿疣为阴性。结论诊断性挖空细胞及HPV检测阳性是目前诊断尖锐湿疣及与假性湿疣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桂黔  马俐 《江苏医药》2001,27(7):547-547
本文报告在手术的同时辅用聚甲酚磺醛 (爱宝疗 )治疗尖锐湿疣 33例 ,取得满意疗效 ,兹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8年 8月~ 1999年 8月门诊患者 ,年龄 16~ 4 5岁 ,平均年龄 2 7.2岁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诊断 ,病程 2周至 2个月。病变部位 :外阴16例 ,外阴及阴道下段各 12例 ,会阴及肛门周围 5例。二、方法 :用肥皂、清水及 1‰新洁而灭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 ,在湿疣基底部以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用血管钳将湿疣疣体逐一钳夹 ,彻底清除至疣体完全脱落 ,基底部用刀片搔刮数次 ,对出血点用爱宝疗浓缩液涂压迫止血 ,未出血病灶部位用…  相似文献   

16.
王宝玲 《中国医药》2013,(12):1770-1771
目的探讨妇科用碘伏棉球(福美源)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585例,完全随机法分栓剂组、冲洗组和碘伏棉球组,各195例。栓剂组采用制霉菌素栓置于阴道内治疗,连用7d为1个;程;冲洗组采用碘伏冲洗液冲洗阴道治疗,连续冲洗3d为1个疗程;碘伏棉球组将妇科用碘伏棉球塞入阴道治疗,连用3d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碘伏棉球组无复发病例,栓剂组和冲洗组复发率分别为19.5%(38/195)和5.1%(10/1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栓剂组、冲洗组和碘伏棉球组总有效率分别73.3%(143例)、90.8%(177例)和100.0%(19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用碘伏棉球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91年10月开始,采用激光治疗辅以术后理疗的方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至1994年4月底共治疗48例,全部治愈。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至57岁,平均36岁;病程1个月至2年,平均6个月。本组病例中8例合并生殖器湿疣,其中男5例,合并阴茎尖锐湿疣;女3例,2例合并外阴尖锐湿疣,1例合并外阴、阴道、宫颈尖锐湿疣。其余均未累及生殖器。湿疣面积最大者达36cm~2。  相似文献   

18.
苯扎溴铵新用途五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小娟 《医药导报》1999,(2):114-114
近年来,苯扎澳铰(新洁尔灭)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不良反应轻,值得重视。1外阴尖锐湿疣用5%苯扎澳铰棉签涂疣体并压迫lmin,每日1次,同时用双黄连溶液(双黄连粉0.6g加0.9%氯化钠溶液5ml)外涂局部,tid,连用7天为1个疗程。王颖[‘j报道用该法治疗38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治愈36例,有效2例。外阴病变轻者一般2个疗程内痊愈,阴道口、尿道口及肛周粘膜病变者经3~4个疗程痊愈。用药局部有灼热痛,病灶周围有轻度炎性反应,可耐受。2烧伤用0.9%氯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双氧水)冲洗创面,清除异物,剪去脱落皮肤,吸尽大、小水泡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前壁瘢痕内膜异位症致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有剖宫产史,阴道不规则出血妇女行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4%。超声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瘢痕处液性暗区30例(62%),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低回声占位12例(25%),子宫瘢痕处回声增强5例(10%),子宫前壁下段浆膜层与膀胱壁间低回声区1例(2%)。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前壁瘢痕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我院门诊1997年6月开始局部联合应用氟尿呼峻(5-Fu)与a一干扰素治疗36例,疗效满意,复发率低。1临床资料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8~47岁,平均243岁。病程2周~0.sa。男性尖锐湿疣多位于冠状为、阴茎头、包皮内板、尿道外D,女性尖锐湿疣多位于大小阴唇、阴道、尿道口及肛周。醋酸白试验阳性26例,清理活检确诊4例,临床诊断6例。2方法与结果“36例均用2.5%氟尿呼峻10ml溶于a一干扰素10万U,用5号针头作尖锐湿疣基底部皮内注射,注射范围应超出疣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