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GFR、Her-2、C-met、IGF-1R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9月-2014年9月行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采用SP法检测EGFR、Her-2、C-met、IGF-1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印戒细胞患者C-met、Her-2、IGF-1R阳性率均高于低分化腺癌、管状腺癌以及乳头状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met、EGFR、Her-2、IGF-1R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NMⅣ期患者各基因表达阳性率均高于TNMⅢ期患者,细胞低分化患者各基因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分化、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EGFR、Her-2、IGF-1R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EGFR、Her-2、C-met、IGF-1R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类型、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和34例胃癌(GC)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其中浅表性胃炎(CSG)13例,萎缩肠化生胃炎(CAG+IM)26例,异型增生(DYS)27例,早期胃癌(EGC)10例,进展期胃癌(AGC)24例。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切片Giemsa染色检测Hp感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病变组织的c-myc、PCNA表达。结果 CAG+IM、DYS、GC患者Hp阳性率均高于CSG患者(P0.05);GC患者中,AGC患者Hp阳性率均高于EGC患者(P0.05);CAG+IM、DYS、GC患者c-myc蛋白、PCNA蛋白表达均高于CSG患者(P0.05);c-myc蛋白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和肝转移有关(P0.05);肠型胃癌Hp感染患者c-myc阳性表达率较弥漫型高(P0.05)。胃癌Hp感染者5年生存率12.00%低于非Hp感染者55.5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和c-myc、PCNA表达与胃黏膜增殖和恶化有关,Hp感染也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基因在93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MGC-803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而93例胃癌组织中有66例表达阳性,占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细胞株MGC-803中survivin呈高表达。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提示胃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癌胚抗原(CEA)和CD147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26例,另随机抽取距胃癌组织边缘5 cm的癌旁组织80例为对照,SP免疫组化法检测CEA和CD147蛋白表达情况。术后随访患者,进行生存状况分析。结果 126例胃癌组织中CEA、CD147阳性率分别为68.3%(86/126)、77.8%(98/12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0.0%(0/80)、25.0%(20/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总生存期在CEA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EA阳性表达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偏高,总生存期明显偏低。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总生存期在CD147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D147阳性表达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偏高,总生存期明显偏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CD147与CE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3,P0.05)。胃癌术后总生存期3年、≥3年的患者CEA阳性率分别为88.6%(62/70)、42.9%(2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阳性率分别为88.6%(62/70)、64.3%(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CEA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4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和CD147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相关,二者在胃癌组织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CEA和CD147可作为胃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胃癌形成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胃癌(GC)形成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COX-2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30例异型增生(Dys)和40例GC组织中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NGM→IM→Dys→GC的形成过程中,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其阳性表达中GC组(67.5%)和NGM组(13.3%)及GC组和IM组(33.3%)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细胞凋亡指数(AI)在GC时最低(2.8±0.6),GC组A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增殖指数(PI)则呈递增趋势,GC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中COX-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在低分化GC中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型。COX-2、PI与GC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5)。从NGM→IM,COX-2与AI呈正相关(r=0.55,P<0.05);从Dys→GC,二者与AI负相关(r=-0.56,P<0.05)。在GC形成整个过程中,COX-2与PI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在GC形成过程中,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COX-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GC形成的早期事件,且其表达水平和PI对评价GC的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OX-2在GC形成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39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为胃癌前病变组,13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取患者胃癌组织标本或胃黏膜组织标本,检测Survivin、MMP-2蛋白表达及Hp感染情况。统计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和Hp感染Survivin、MMP-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Survivin、MMP-2蛋白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对照组Survivin、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Survivin、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Hp阳性组胃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7%、84.21%,均高于Hp阴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cl-1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Mcl-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Mcl-1和Survivin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28/43)和69.8%(3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B-NHL患者Mcl-1的表达要高于惰性组(P〈0.05),Survivin的表达与B-NHL的组织病理学等级和国际预后指数(IPI)具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Mcl-1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P〈0.01)。结论Mcl-1和Survivin在B-NHL中表达上调以及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表明Mcl-1和Survivin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73、P53、P21waf1及PCNA在胃黏膜不同病变中的蛋白表达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的关系、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9例胃癌及17例萎缩性胃炎、40例慢性炎性息肉中的P73、P53、P21waf1和PC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中P73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64·1%(25/39),与慢性炎性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73和P53、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和P21waf1呈负相关,P3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型、黏膜浸润的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胃癌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1%(25/39),与慢性炎性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黏膜浸润的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胃癌中P21waf1蛋白低表达,其阳性率为20.5%(8/39),胃癌组与慢性炎性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与慢性炎性息肉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21waf1的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黏膜浸润的深度无相关(P>0.05);PCNA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5%(31/39),与慢性炎性息肉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型、黏膜浸润的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结论P73高表达可能是一个胃癌发生的热点基因变化,在胃癌中P73蛋白的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73作为抑癌基因有其组织特异性。P73和PCNA蛋白的协同表达,与P53、P21waf1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在胃癌的恶性转化、临床病理过程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21waf1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早期信号,也可能是一个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AM-1在胃癌细胞、胃癌患者腹腔液和血浆中的表达及水平与胃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35例胃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表面ICAM-1水平;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腹水及血浆中可溶性ICAM-1水平及其细胞阳性表达率。结果肿瘤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Ⅲ期显著高于Ⅱ期(P<0.05),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Ⅰ期与Ⅱ期间sl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手术切除肿瘤后,血浆中slCAM-1的水平下降,并与TMN分期有关。结论肿瘤细胞表面ICAM-1阳性率及腹水和血浆中可溶性ICAM-1浓度随着胃癌TNM分期增高而有上升趋势,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发展程度、转移状况以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EB病毒相关性胃癌(EBVaGC)的阳性率及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EBVaGC微血管生成、微淋巴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EBV编码小RNA1,从60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筛选出EB病毒相关性胃癌组织标本,对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BHRF1、VEGF-C、LYVE-1和CD3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在600例胃癌标本中EBVaGC的阳性率为5.0%,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EBVaGC与性别、病理类型、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在30例EBVaGC标本中LMP1呈低表达,与性别、分期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BHRF1、VEGF-C高表达,均与TNM分期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关系(P<0.05);EBVaGC中MVD与性别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TNM分期显著有关(P<0.05);MLVD与TNM分期和周围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BHRF1的表达与MVD无显著关系,而与MLVD有明显差异(P<0.05)。VEGF-C阳性表达的19例EBVaGC组织中,MVD和MLVD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aGC与性别、病理类型、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无关。EBVaGC中LMP1的表达率低,BHRF1的表达率高,可能与EBVaGC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可能参与EBVaGC的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生成,其高表达间接促进肿瘤细胞沿新生的淋巴管迁徙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环氧合酶2(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Survivin、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肺癌组,43例)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组,2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和COX-2在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29/43)和55.8%(24/43);在对照组中均无表达;Survivin和COX-2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urvivin和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Ⅱ~Ⅲ期及低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期及高、中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0.05). 结论 Survivin和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基因在人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Survivin mRNA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6例胃癌组织的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32.6%,46例相应正常组织为10.9%,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胃癌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8%)与相应正常组织(3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Survivin mRNA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的性别、肿瘤长径(>和≤5cm)、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提示Survivin与胃癌形成有关,与胃癌发展侵袭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在结肠癌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及与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结肠癌组织及30例正常结肠标本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1.7%,以强阳性为主,Survivin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不表达。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示:高分化明显低于中低分;不同TNM分期的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示:I、Ⅱ期明显低于Ⅲ、Ⅳ期。结论 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呈高表达,且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存素(Survivi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表达的意义和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V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腺瘤中EGFR,Survivin和uPA阳性率。结果:乳腺腺瘤和乳腺癌EGFR阳性率分别为18.75%和6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65.62%和70.45%;uPA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61.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Survivin和uPA在分期低(Ⅰ、Ⅱ期)、非浸润型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均低于分期高(Ⅲ、Ⅳ期)、浸润型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EGFR、Survivin和uPA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而且和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检测它们对提示预后和靶向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ln基因在93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MGC-803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而93例胃癌组织中有66例表达阳性,占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细胞株MGC-803中survivin呈高表达。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结论 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提示胃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kB和BDNF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组织,34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对应的阳性淋巴结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kB和BDNF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TrkB和BDN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59.4%,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一例表达.TrkB和BDNF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浸润至胃壁全层、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的TrkB和BDN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浸润至胃壁全层、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P<0.01).胃癌转移患者TrkB和BDNF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76.5%,26/34;70.6%,24/34)较原发灶(85.3%,29/34;82.4%,28/34)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kB和BDNF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表达增强提示肿瘤可能已发生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研究p53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6例胃癌组织的p53和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选择同一时间段30例胃黏膜异型增生病例和30例正常胃黏膜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患者随访5年.结果 p53蛋白的阳性率,胃癌中为86.8%,胃黏膜异型增生为30.0%,正常胃黏膜呈阴性表达 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Survivin阳性率,胃癌中82.1%,胃黏膜异型增生为26.7%,呈弱表达 正常胃黏膜为1.3%,呈弱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淋巴结转移组的p53蛋白及Survivin蛋白均相应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随访结果提示,随着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阳性率的增高,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缩短.结论 p53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此两种蛋白高表达,癌细胞易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4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Cyclin D1和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和65.0%(26/40),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11/40)和25.0%(10/4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P0.01);Cyclin D1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病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yclin D1和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肿瘤及乳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其表达与乳腺癌的病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刘学 《中国卫生产业》2011,(3):36-36,3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结肠癌的表达水平厦其意义,及与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结肠癌组织及30例正常结肠标本组织,采用SP免疲组化染色,分析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1.7%,以强阳性为主,Survivin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不表达。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示:高分化明显低于中低分;不同TNM分期的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示:Ⅰ、Ⅱ期明显低于Ⅲ、Ⅳ期。结论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呈高表述,且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周立荣  刘彧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0):1242-1244
目的 探讨老年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TEN、DJ-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年龄≥60岁TNBC患者85例,另选择同期年龄≥60岁的正常乳腺组织50例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DJ-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老年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EN、DJ-1在85例老年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2%(24/85)和74.1%(63/85),在5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0/50)和6.0%(3/50),老年TNBC组织中DJ-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而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在老年TNBC组织中,TNM分期(III-IV)、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有脉管癌栓者的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TNM分期(I-II)、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癌栓者(P<0.05);病理分级(III-IV)、TNM分期(III-IV)、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有脉管癌栓者的DJ-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I-II)、TNM分期(I-II)、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癌栓者(P<0.05)。结论:老年TNBC组织中存在PTEN的表达缺失,DJ高表达,且两者均对TN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侵袭性强和容易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