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显著上升,全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已成为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1].众所周知,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亦呈逐渐增加趋势.因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冠心病的重要诊断标志物,改善肠道菌群微环境有望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作为肠道菌群参与合成的活性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 (Trimethylamine-N-oxide,TMAO) 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基础研究表明TMAO可能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特性;这些研究提示TMAO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潜在靶点。文中分析了当前调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TMAO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及基础性研究,以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胆固醇摄入过量带来的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如何减少胆固醇摄入量、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1]。美国的一项统计调查^[2]发现,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首要因素。而另一项最近的研究报告^[3]证实,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将有助于降低高脂血症患者患上心脏疾病的几率。因此,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也是目前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引言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的数量增加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的重要问题,目前真菌引起的感染已影响到全世界数百万人口,根据统计调查,每年约有140万人死于真菌感染[1];最新的全球监视和多中心研究表明,超过90%的侵入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病因是由念珠菌属(Candida spp.)感染引起的[2-3]。其中,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占所有病例的近15%,且其占比有稳步上升的趋势,是仅次于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第二大常见的念珠菌病的病原体[4-6]。  相似文献   

5.
结核分枝杆菌的后基因组研究和新型疫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人类健康的威胁。全球人口的 1 /3(约 2 0亿人 )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每年 30 0万人死于结核病 ,死于结核病的人数是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8] ,因此 ,世界卫生组织在 1 993年和1 997年两度发出警告。去年 3月 ,我国卫生部的专家也宣布中国进入结核病的紧急状态 ,中国是除印度外的世界第二大结核病重灾区 ,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结核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结核病重新在世界抬头的原因很多 ,除了社会经济的因素外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和当前唯一可用的疫苗 卡介苗BCG的免疫效果下…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正《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事实和数据》(Alzheimer's Association)强调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伴随人类老龄化的日益严重,AD已被列为美国的第六大死因,在我国已成为第五大死因,且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对痴呆症的态度》估计全球有超过5 000万人患有痴呆症,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增加到1.52亿[1].  相似文献   

7.
心肌肥厚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与冠心病、心衰、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 ,其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探讨其机制将为心肌肥厚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益的线索 .本研究选用腹主动脉绑扎的左心室肥厚大鼠模型 ,运用差减杂交法 ,研究其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1 材料和方法1 .1 压力负荷型左心室肥厚大鼠模型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2 ] :雄性健康 Wistar大鼠 ( 2 0 0 g左右 )用速眠新 846合剂麻醉 ,将直径 0 .7mm的小圆棒以3/0丝线绕腹主动脉一起绑紧 ,抽出小圆棒 .对照组行假手术 .大鼠血压测量采用颈动脉插管 (术后 2 8…  相似文献   

8.
癌症——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公布的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估计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日前在日内瓦警告说,到202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一倍,未来10年中会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数十年来,我们只是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而癌症的形成机理,也只是显示了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9.
<正>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neoforma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鸽粪等自然环境中的机会性致病酵母菌,在易感患者中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全球每年约有近25万例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其中约18.1万人死亡[2]。近20年来,我国的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但是隐球菌病的治疗药物种类有限,  相似文献   

10.
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问题的出现,结核病疫情出现加重趋势.目前,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发展成活动性结核患者,200~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  相似文献   

11.
<正>冠心病诞生于20世纪初,在这短短的百年间,它就已经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和头号杀手。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心脏病患者将增加2 600万人,并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占死亡人数的41%,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300万,平均每分钟约死亡5人。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冠心病高发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发病率节节攀升,给我国的冠心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何芬奇  林植 《动物学杂志》2010,45(3):109-109,182
<正>游隼(Falco peregrinus)在全球广泛分布,亚种分化多达16个[1]。综合以往文献,在中国记录到的游隼亚种有calidus,japonensis,peregrinator,peregrinus[2-4]。2010年2月25日上午,我们在云南普洱市(原思茅市)市郊石头山(22°47′34″N,100°57′11″E;1349m)一棵  相似文献   

13.
阮凤 《蛇志》2015,(2):209-21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COPD的死亡率将高居第三位[1]。COPD患者后期大多死于呼吸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并发症[2]。因此,医务人员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还要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管理及护理措施,从而帮助个  相似文献   

1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1750万,占所有死亡人数的30%。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后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据WHO统计,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高达1.5%~5.6%.65岁以下心衰患者8年死亡率超过75%,4年死亡率高达40%左右,重度心衰的年死亡率更是高于50%。  相似文献   

15.
周冬娜 《蛇志》2003,15(4):40-4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心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急症 ,且并发症多。在美国每年有 9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死 ,大约 2 2 .5万人死亡 ,其中包括 1 2 .5万人在未获得医治之前死于“现场”。早期治疗不及时 ,会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 ,入院前及时正确处理是关键 ,时间是抢救的前提。我科自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3年 3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 0 9例 ,抢救成功 1 0 6例 (97.2 % ) ,死亡 3例 (2 .8% ,其中有 1例是安装人工起搏器后 )。现就其抢救护理方面谈几点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0 9例 ,男 83例 ,女 2…  相似文献   

16.
杨振华 《蛇志》2012,24(2):182-18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报告,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有120万,即每天有3000多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另有约5000万人受伤或致残,其中8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2]。这些数据说明车祸伤已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29日,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癌症死亡率在30年中增长八成以上,每4~5个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在中国,每年死于癌症人口总数接近200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2009年2月份公布报告说,全世界每年有近800万人死于癌症,并指出,如果能改善饮食习惯并加强运动,至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29日,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癌症死亡率在30年中增长八成以上,每4~5个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在中国,每年死于癌症人口总数接近200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2009年2月份公布报告说,全世界每年有近800万人死于癌症,并指出,如果能改善饮食习惯并加强运动,至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酸雨(Acid rain)是当代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中国已成为继西欧和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发生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重酸雨发生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1]。同时,中国也是稀土(Rare earth,RE)资源大国,RE对作物具有优质增产的生物学效应且农业经济效益显著[2],一度作为政府行为得到广泛应用。仅2006年,农用稀土达4 800吨(以  相似文献   

20.
黄胫小车蝗室内种群的建立及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美国人最早从草地血黑蝗Melanoplussanguinipes上分离到病毒[1] ,1969年确认为是一种痘病毒(entomopoxvirus ,EPV) [2 ] ,其后他们用这种草地蝗虫大量增殖痘病毒 ,现已进入了田间试验阶段[3] 。 1981年我国也从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4 ] ,但我国没有人研究过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问题 ,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与鳞翅目昆虫不同 ,即使在当地条件下饲养也很困难 ,这使得我国利用痘病毒防治草地蝗虫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2 0世纪 80年代末 ,我们从新疆和内蒙古的其它重要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5] ,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